爲什麼越努力的人,越容易崩潰

週末不卷,隨便寫寫

之前看了哪吒2,裏面有一句“如果你們有妖族小兒一半努力,我哪裏用做這種事!”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這好像是一個正確的定理,好像無數的先賢都在告訴我們說不努力不堅持就無法成功

有點像王陽明去格竹子,真以爲自己能格出個一二三四來

我是不太喜歡“努力論”的,這種厭惡甚至勝於“成敗論”

以成敗論英雄我可以理解,但努力不是,在當下的環境裏,努力論更像是痛苦論

如果你在這個過程中受到了足夠多的折磨、足夠多的痛苦,那麼大家就會拍拍你的肩膀說“沒關係,你努力了”

有點像老闆叫你去辦公室裏訓話,然後對你的作品挑挑揀揀罵來罵去之後,說再堅持堅持,公司馬上就要發工資了

說實話,每個教你要咬牙堅持的人,都在偷偷對你實施精神PUA

不知道大家刷沒刷到過那種自律博主,其實他們的內容都很千篇一律,更直白一點,就是一模一樣

早起、咖啡、跑步、健身、牛油果,是不是短短几個標籤你就能在腦海裏塑造一個非常“自律”的形象?

爲什麼我們會覺得這種人是自律的?因爲我們感受到這種生活是痛苦的,但如果你認爲這個人非常享受的,那就說明你適合早起喝咖啡去健身。

而當你去早起、健身時,大腦發出了強烈的拒絕信號,讓你覺得這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事,就說明你錯誤的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路,進化程序裏的原始設定——多巴胺獎懲機制在告訴你,這不是你應該堅持的事情。

當你覺得堅持做一件事就像是在胸口碎大石,說明你正在用石器時代的工具攻克量子計算機,你正在對抗着進化過程中的原始設定,這就是痛苦的根源。

一個人真正能堅持下來的事情,能做到成功的事情,絕對不是說你在痛苦下堅持的事情,而是你覺得輕鬆的事情。

因爲熱愛,你不覺得疲憊,甚至不會把這些付出看做爲努力

我們的社會總是將努力跟痛苦掛鉤,一旦你不痛苦,那說明你不努力,一旦你深處於深淵的邊緣,人們又會說“這算個什麼大事情,惹得你這麼難受”

你看那些在健身房咬牙切齒堅持數秒的人、在書桌前靠咖啡續命的人、在凌晨朋友圈打卡的人,本質上都在對抗人類300萬年的生存算法。

你會清晰的發現,那些逼着自己努力的人,往往最後都失敗了,痛苦不是一個勵志故事,而是認知資源的內戰現場。

想象一下你做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時是什麼表現,當你看着筆下寫出來的文章,看着畫布上畫出的畫,沒有人會在熱愛的事情上感到痛苦,除非你遇到了突破不了的瓶頸。

但你第二天仍然願意坐在桌子前去攻克它

這纔是熱愛,在這一領域,堅持和努力像呼吸般自然

以上。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