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Deck#2 rog新款掌機和SD相比個人看法

  歡迎來到關於Steam Deck合集的第二期

  作者本人呢是於今年的2月28日花了4699購買的一臺steamdeck Oled 512G 美版這樣子的機器

    之前發過一期有關於有關於steamdeck和rog的對比,伴隨着前段時間新機rog ally X機器的發佈,無數關於他的測評也是接踵而來

  然後我就在思考,相比較於新發布的rog,steamdeck他還有什麼優勢,或者說他有什麼是rog無法替代的,於是乎這篇文章便應運而生了,我想說一說我的個人看法,歡迎大家友好討論

PS: 以下說的steamdeck我是以oled爲參考的

                      ↓ ↓ ↓


優點

1.觸控板

  要說一樣看上去steamdeck和rog有什麼不同,那便是那兩塊觸控板了,我覺得那兩塊觸控板真的絕了,有振動不提,用一個最直觀的遊戲來說明,前陣子爆火的植物大戰殭屍雜交版,拿這個遊戲對比兩款機子的差別幾乎只有遊玩上的體驗,也就是一個可以用觸控板/直接點屏幕,另一個是隻能點屏幕。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手部皮膚會分泌油脂,這些油脂和日常生活中的污垢很容易在觸摸屏幕時留在屏幕上,尤其是當我們頻繁的使用時,這些油脂和污垢會逐漸積累,使得屏幕看起來油膩且滿是手指印。我本人是受不了這一點的,這時候觸控板的優勢就提現出來了,當然除了植物大戰殭屍,只要是不喫性能的小遊戲,需要用到鼠標點來點去的,這款觸控板都能起到很好的一個作用

總結:觸控板可以沒有,但有的話一定是個加分項


2.低功耗

  說Steam Deck就不得不說他的低功耗了,他的設置裏可是可以設置最低3w的TDP功耗的,rog最低才能設置到10w,而且他的能耗比是比SD要高的。所以所以所以,既然低功耗很好用,那麼最適合SD玩的遊戲便是——獨立遊戲和小遊戲,沒錯,如果你的庫裏3A居多,那麼我勸你還是選擇rog吧。如果小遊戲獨立遊戲居多,那麼SD便是你的當仁不讓的第一之選,例如潛水員戴夫,哈迪斯,土豆兄弟,甚至一些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懂得都懂)
,這些都非常適合在SD上游玩

總結:SD是專門爲了獨立遊戲和小遊戲而生的


3.即開即玩

  Steam Deck是V社基於Linux系統打造的,並且在其基礎上構建的Steam OS系統,比Win系統最方便的那就是他擁有近乎和Switch一樣的開機即可遊玩的屬性,並不需要像win掌機一樣,我想玩一款遊戲,需要先開機→打開Steam/其他啓動平臺→等待進入Steam纔可遊玩

總結:玩遊戲非常方便


4.獨特的優化

  我們在小黑盒或者Steam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標誌,綠色✓則代表可以在steamdeck上完美運行,都是V社一個一個審覈出來的,所以各家遊戲廠商相對應爲了steamdeck對遊戲也有相對應的優化

  拿星際拓荒這款遊戲舉例,720P中畫質下,同樣的15WTDP功耗,SD可以說是碾壓rog ally x,幀生成時間也有問題,當然嚴格意義上來說,也可能並不是優化好,而是因爲rog運行這個遊戲的時候優化不好或者有bug

  不過Steam deck還是相當有排面的,畢竟2077都有專門給Steam deck設置的這麼一個檔位

總結:SD對遊戲有獨家優化


5.屏幕

  看完rog ally x之後我發現,這款新掌機相比於前代來說完全就是一個小迭代款,他主要是解決了上代的痛點,①電池續航不行,所以他直接翻倍,給你從40wh→80wh②散熱出風口燒SD卡,於是移了個位置。③背鍵容易誤觸,改小了 除了這三點以外都是一些小優化,手感升級,內存條升級之類的,屏幕和CPU並沒有改變,和上代一模一樣。所以這樣子的話Steam Deck Oled的屏幕還是略微有點優勢,畢竟OLED+HDR是比LCD要好的,不過這裏爲什麼要說略微呢,因爲rog雖然是LCD但是本身屏幕素質並不差,如果和Steam Deck的LCD款的屏幕相比那真的是好太多太多了,而且還是1080p的屏幕,所以我這裏才說略微有點優勢,不過每個人體驗不一樣,衆說紛紜

總結:oled+HDR略勝一籌

缺點

1.Linux系統

  當然有優勢便有劣勢,所有的東西都是具有兩面性的,正因爲他是基於Linux系統打造的,所以自然而然的他的可玩性沒有Win系統要高,無論是安裝軟件還是運行一些程序時,如果我們要用steamdeck運行,我們需要把遊戲先添加到Steam裏,然後切換Steam自帶的兼容層才大概率可以運行了這款程序

總結:機器的折騰性,拓展性不高


2.性能

  如果我們單看Steam Deck的性能,其他他本身並不差,但是如果把他和rog、聯想、飛行家這些掌機相比,那他的上限就沒有那麼高了,最明顯的就是3A遊戲幀率肯定沒有他們的高。不過最讓我意外的還是,給Steam Deck打一個FSR 3.0的補丁,他居然可以讓賽博朋克 2077基本穩定在60幀運行我還是沒想到的,如此看來他的底子並不差,只不過是上限相比較而言沒有那麼高罷了,至少不至於像switch的機能一樣

結語

  前面說了這麼多,又分析了一大堆,其實吧我覺得,掌機的發展就是要兼顧續航性能等等這些需要綜合考慮的,SD就像一箇中等生,在每個方面都是比較均衡的,沒有特別突出也沒有特別的不好。rog我個人感覺是偏向插電遊玩,那麼體驗將是最好的,並且他還能外置顯卡。所以Steam Deck Oled最適合玩的,就是獨立遊戲,而rog最適合玩的就是3A。有一說一SD玩獨立遊戲或者小遊戲是真的爽,根本看不出來是800p的屏幕,而且oled的色彩還很棒,還可以低功耗遊玩非常省電。反觀rog插電玩大型3A也是很爽的,1080p的屏幕很清晰並且性能強帶來的就是幀率高

  對比了一圈說了一大堆,其實我最想說的就是:你在糾結買哪個掌機,那麼我認爲如果自己有一臺性能跟得上的電腦,那麼買Steam Deck Oled,沒有則買ROG,辦公遊戲兩不誤。當然你也可以都買(鈔能力)


最後的最後!!!!!!!!!!!!!


製作不易,還是希望大家可以一鍵三連多多支持,非常感謝大家了,歡迎大家來電🐮🐮,我會更加喜歡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