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蘋果公司以其革命性的產品和創新技術,引領着智能手機和電子產品的潮流。然而,即便是這樣一家備受矚目的科技巨頭,也難以避免其產品存在的一些短板和挑戰。本文將深入探討蘋果設備在實際使用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痛點,重新審視那些被光環掩蓋下的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蘋果設備背後不爲人知的一面。
續航差,充電慢
目前很多安卓機基本上都是打底4000毫安起步的時代,超長的續航給人們帶來了不少便利,從以前的一天兩充,到現在已經能一天一充(遊戲黨除外)。
然而,蘋果卻仍舊採用3200毫安的設計,雖然pro Max系列給足了4000毫安的電池,但是奈何錢包不太允許,很多用戶仍然是選擇蘋果的標準版,所以蘋果用戶出門,基本上要外掛一個“營養袋”,也就是充電寶,簡直就是蘋果的生命維持機!
所以如果你和你用蘋果的好兄弟出遠門,幫他帶個充電寶他會好好感謝你的。
但是蘋果更離譜的點來了:“你說我電池小,但是我充電慢啊!”
沒錯,人均快充的時代,蘋果還是堅持自己的20w慢充(最大27w),這一點讓用戶們不能在手機沒電的時候迅速回滿血,如果還要出門,那就只能帶充電寶了。
也許是爲安全着想呢?實際上,蘋果在低功率充電下,發熱量仍然好不到哪裏去,充電一會還是燙手;而且電池健康依舊是損壞的很快!
信號差
蘋果的信號問題一直是用戶關注的焦點,儘管公司嘗試通過硬件升級和軟件優化來改善,但在地鐵、電梯、地下車庫等特定環境下,iPhone的信號接收和網速仍面臨挑戰。iOS 18的無線局域網通話功能是蘋果爲解決信號問題所採取的補救措施之一。然而,爲了根本提升用戶體驗,蘋果可能需要在硬件設計和與運營商的合作上做出更多創新和優化。
儘管蘋果在這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成果卻並不是很好。
散熱差
散熱問題無疑是蘋果用戶的一大痛點,尤其在炎炎夏日,設備溫度的升高彷彿預示着”蘋果熟透”。即便在冷氣十足的室內,遊戲玩家仍可能因設備發熱導致的偶爾掉幀而感到困擾,這種體驗無疑是令人不悅的。
在散熱技術尚未跟上的情況下,即便是蘋果那以高性能著稱的芯片,也難以完全釋放其潛在能力。一旦置身戶外,高溫環境下的散熱挑戰更是嚴峻,陽光直射或悶熱的空氣都可能讓設備運行變得緩慢,即使是運行普通的聊天軟件也難免出現卡頓,這種狀況確實令人感到沮喪。
價格昂貴,設備綁定性高
在蘋果的陣營中,選擇一款基礎款手機,其價格在安卓市場上足以購得一款頂配旗艦機型。今年蘋果推出的標準版iPhone,即使是128GB的入門級別,標價也高達5999元;而頂配的iPhone 15 Pro Max 1TB版本,更是標出了令人咋舌的1.4萬元。與其全副武裝選擇蘋果,不如考慮組合一臺性能強勁的4070顯卡主機和一部4000元級的安卓手機,預算內甚至還有餘額添置一臺Switch遊戲機!
然而,蘋果的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粘性,它通過“蘋果賬號”將用戶緊密綁定。一旦用戶轉向安卓,不僅遊戲進度難以遷移,而且許多數據和聊天記錄在轉換過程中可能會丟失。在這個數據至上的時代,信息的價值不可估量,因此蘋果用戶往往難以徹底擺脫蘋果的生態圈。這種生態的鎖定效應,無疑增加了用戶轉換平臺的成本和難度。
系統擴展性差
蘋果的閉環系統在提供一定安全性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便,特別是在軟件安裝的靈活性方面。用戶無法自由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序,一些實用的快捷工具,比如能夠跳過廣告的”李跳跳”軟件,在蘋果的應用商店裏根本無從尋找。想要在蘋果設備上安裝這類軟件,用戶不得不去探索複雜的”側載”方法或者選擇風險較高的越獄途徑,這些嘗試往往因耗時耗力而讓大多數用戶望而卻步。尤其在最新的iOS 17系統中,一些側載方法如”巨魔”已經失效。
由於這種軟件安裝的限制,蘋果應用商店中的許多應用,儘管在安卓平臺上免費,但在蘋果上卻需要付費,甚至充斥着廣告。這種現象的背後,是蘋果相對較高的應用抽成政策和應用開發成本,以及系統封閉性給予開發者的有限盈利途徑,從而迫使一些應用開發者採取收費或廣告模式來實現收益。
總結
蘋果設備的這些問題,也反映了技術創新與用戶需求之間的微妙平衡。在未來,我們期待蘋果能夠傾聽用戶的聲音,解決這些難題,繼續以創新引領潮流,提供更加完善、高效的產品和服務。同時,這也爲其他競爭者提供了機會,去挑戰現狀,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開放、更人性化的方向發展。
如果蘋果優化散熱,全系列上高刷,增加續航,添加紅外和優化nfc,那將會變的完美!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