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苹果公司以其革命性的产品和创新技术,引领着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的潮流。然而,即便是这样一家备受瞩目的科技巨头,也难以避免其产品存在的一些短板和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苹果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痛点,重新审视那些被光环掩盖下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苹果设备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
续航差,充电慢
目前很多安卓机基本上都是打底4000毫安起步的时代,超长的续航给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从以前的一天两充,到现在已经能一天一充(游戏党除外)。
然而,苹果却仍旧采用3200毫安的设计,虽然pro Max系列给足了4000毫安的电池,但是奈何钱包不太允许,很多用户仍然是选择苹果的标准版,所以苹果用户出门,基本上要外挂一个“营养袋”,也就是充电宝,简直就是苹果的生命维持机!
所以如果你和你用苹果的好兄弟出远门,帮他带个充电宝他会好好感谢你的。
但是苹果更离谱的点来了:“你说我电池小,但是我充电慢啊!”
没错,人均快充的时代,苹果还是坚持自己的20w慢充(最大27w),这一点让用户们不能在手机没电的时候迅速回满血,如果还要出门,那就只能带充电宝了。
也许是为安全着想呢?实际上,苹果在低功率充电下,发热量仍然好不到哪里去,充电一会还是烫手;而且电池健康依旧是损坏的很快!
信号差
苹果的信号问题一直是用户关注的焦点,尽管公司尝试通过硬件升级和软件优化来改善,但在地铁、电梯、地下车库等特定环境下,iPhone的信号接收和网速仍面临挑战。iOS 18的无线局域网通话功能是苹果为解决信号问题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之一。然而,为了根本提升用户体验,苹果可能需要在硬件设计和与运营商的合作上做出更多创新和优化。
尽管苹果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成果却并不是很好。
散热差
散热问题无疑是苹果用户的一大痛点,尤其在炎炎夏日,设备温度的升高仿佛预示着”苹果熟透”。即便在冷气十足的室内,游戏玩家仍可能因设备发热导致的偶尔掉帧而感到困扰,这种体验无疑是令人不悦的。
在散热技术尚未跟上的情况下,即便是苹果那以高性能著称的芯片,也难以完全释放其潜在能力。一旦置身户外,高温环境下的散热挑战更是严峻,阳光直射或闷热的空气都可能让设备运行变得缓慢,即使是运行普通的聊天软件也难免出现卡顿,这种状况确实令人感到沮丧。
价格昂贵,设备绑定性高
在苹果的阵营中,选择一款基础款手机,其价格在安卓市场上足以购得一款顶配旗舰机型。今年苹果推出的标准版iPhone,即使是128GB的入门级别,标价也高达5999元;而顶配的iPhone 15 Pro Max 1TB版本,更是标出了令人咋舌的1.4万元。与其全副武装选择苹果,不如考虑组合一台性能强劲的4070显卡主机和一部4000元级的安卓手机,预算内甚至还有余额添置一台Switch游戏机!
然而,苹果的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粘性,它通过“苹果账号”将用户紧密绑定。一旦用户转向安卓,不仅游戏进度难以迁移,而且许多数据和聊天记录在转换过程中可能会丢失。在这个数据至上的时代,信息的价值不可估量,因此苹果用户往往难以彻底摆脱苹果的生态圈。这种生态的锁定效应,无疑增加了用户转换平台的成本和难度。
系统扩展性差
苹果的闭环系统在提供一定安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便,特别是在软件安装的灵活性方面。用户无法自由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一些实用的快捷工具,比如能够跳过广告的”李跳跳”软件,在苹果的应用商店里根本无从寻找。想要在苹果设备上安装这类软件,用户不得不去探索复杂的”侧载”方法或者选择风险较高的越狱途径,这些尝试往往因耗时耗力而让大多数用户望而却步。尤其在最新的iOS 17系统中,一些侧载方法如”巨魔”已经失效。
由于这种软件安装的限制,苹果应用商店中的许多应用,尽管在安卓平台上免费,但在苹果上却需要付费,甚至充斥着广告。这种现象的背后,是苹果相对较高的应用抽成政策和应用开发成本,以及系统封闭性给予开发者的有限盈利途径,从而迫使一些应用开发者采取收费或广告模式来实现收益。
总结
苹果设备的这些问题,也反映了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微妙平衡。在未来,我们期待苹果能够倾听用户的声音,解决这些难题,继续以创新引领潮流,提供更加完善、高效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这也为其他竞争者提供了机会,去挑战现状,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开放、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如果苹果优化散热,全系列上高刷,增加续航,添加红外和优化nfc,那将会变的完美!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