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声明
本人只是一个比较业余的硬件爱好者,并不具有足够的专业性,因此以下内容仅为我个人的一点浅显的理解,用于讨论,无法给出任何百分百确切的答案或解决方案。在这里也是希望有更专业的人士能来给出更实际、更细节、更专业的解释。
本文章没有广告内容,不为黑AMD,也不是在吹Intel。我不是卖家,没有任何产品在售。
个人手打文字,可能存在语言上的疏漏或主观性,敬请谅解。
省流
AMD X3D CPU因为体质不一,可能由于电压无法满足需要,同时出厂调校验证不足,导致部分用户即使在全默认设置下也遇到卡顿抽帧问题。可能可以通过增加电压,例如增加核心电压、VDD SOC电压,或者降低频率,来解决例如FCLK频率稳不住的情况。
省流版比较片面,详情烦请阅读正文。
一个因图片太多而过长的 前言
自zen4平台开始,就时有x3d用户报告自己玩游戏出现掉帧、抽帧、卡顿、low帧触底等问题。虽然非x3d au用户和intel用户也有报告,但是相对而言遇到该问题的这些用户数量还是少一些,x3d用户报告得比较频繁。例图如下:
(不要看到这个去攻击原贴主)
(求助帖)
(补注:此处原贴主已经试过expo到6000c28了,没用,只是截图截了个默认的5600c46,所以此处不是内存问题,不要再说内存了)
包括近期我给我群友推荐的x3d u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都是只开expo其它什么也不动的,全自动全默认状态下也是如此,其中有人用的9950x3d已经排除过调度问题了:
群友聊天记录
对此,许多人认为是调校问题,大多人认为是内存或者PBO没调好:
pbo负压
内存
还有人认为是windows高精度事件计时器的问题:
原贴住关了还是没用
这些解决方法,有的人说有用,有的人说没用,也许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既然只开expo,甚至默认、自动都会有,那么这肯定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也许并不是简单的设置问题那么简单。
最近有一名博主发布了这么一期视频,试图揭秘x3d CPU抽帧问题:
看看就好,想去寻解决方案的务必谨慎
但博主本身是卖软件的,一讲到关键的地方就开始卖关子了,想解决的似乎只能加群下软件找群主付费激活(如果不用付费我讲错了敬请谅解,也不建议大家看到这个文章就被引流过去买软件)。
不过从下面评论区的讨论中我们还是可以得到一些线索:
再次重申,私下交易买软件这种事请谨慎
所以就这个视频贴出的内容,结合视频下方评论区的一些讨论,我随便说说自己的浅显理解。在此再次重申,我并非专业技术人员,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因此讲的内容不一定都准确,对此在不是很确定的地方我也不会使用肯定的语气。
终于到正文了啊
首先,我们可以比较确定的是:
造成这类问题的因素并不唯一,而且存在体质差异。
有的体质好点有的体质差点,这一定程度上是为什么有些人会遇到有些人没事,具体的关联性下面会进一步讲。然后像内存因素和高精度事件计时器这种,只是可能的间接因素之一,而且这些通常只有性能改善效果,这种效果有可能恰好间接解决了本质问题所在。
然后,我们来讲讲比较关键的问题:
这个视频中和下方评论区除了贴出的图外,还讲到了些其它问题。
我们先来讲其中贴出的这张图:
视频中贴出的图
图中讲述的是一种自适应时钟调整机制,当CPU检测到电压低于某个阈值时,为了避免系统不稳定或出错,就会降低当前的实际执行时钟频率,导致核心时钟运行周期被拉长。
但出现这种“降频”时,通常使用的监控软件是观察不到的,关于这一点,其实指的就是hwinfo里核心频率和有效频率的区别,虽然核心频率(标称的工作频率)没有变化,但是有效频率(CPU实际在执行指令时的频率)降低了。关于这两者的关系,比如说核心频率为5GHz,而有效频率只有2GHz,那么说明CPU大部分周期都在因等待而停顿,并没有干实事。
那么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关键,就在于CPU的电压无法满足当前需要跑的频率,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实话,很难解释。
我个人猜测,问题的重点还是在于CPU调校。用人话说,这颗CPU可能体质不太好,但是出厂预设的参数或者主板的调校策略还是用同一套方法,从而导致在某些情况下,电压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但是由于CPU的自我保护机制,通过时钟拉伸,降低有效频率,重回了稳定状态,而这只是表面上的稳定,出厂验证不足或者主板调校认为这样稳定了,或者说稳定的规范就止步于此,只需要调校成这样就算稳定了,导致部分CPU实际到用户手中,即使默认使用,也依然出现卡顿抽帧问题。当然这只是我对通常情况的猜测,实际的因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些人说或者有些媒体测得CPU场景压力一大x3d low帧就下跌,可能也是这样的因素之一。
==================
另外,进一步地,在下方评论区,有人进行了这样的表述分析(也就是上面那张图):
if不稳定
AMD的CPU架构中,if(Infinity Fabric)用于连接核心模块(CCD)、IO Die(其中包含内存控制器)、其它SoC等,FCLK是if的的运行频率,有点类似于intel cpu中的环形总线频率。所说的if不稳定,也就是说fclk的频率和电压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可能存在“隐形报错”,虽然系统表面上看起来没问题,y-cruncher压力测试也过了,但是实际通信的时候因为内部的不稳定,导致数据传输出现错误,这种小错误可能触发了Error Correction(纠错机制),导致内存控制器需要重新发送信号请求数据,进而触发卡顿。
对此,一种应对方法就是提高if的电压也就是VDD_SOC电压,让if保持稳定;但过高的vddsoc电压又反而会造成不稳定,因此此人建议将vddsoc电压设定为1.15v或者1.2v;但是较低的电压同样意味着fclk的频率跑不了太高。
以往我们的认识里,对于6000频率的内存,内存控制器频率MCLK为3000,按3:2的比例,fclk应为2000。但是安装这个说法的意思,如果CPU的if体质不太好,会导致不稳定出现抽帧卡顿,那么降低fclk的频率保证稳定也许会更好。
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而且降低fclk的影响也是可以接受的,按照codeyuri老师的测试,fclk虽然会对性能有影响,但稍微提高或降低fclk,对实际游戏的影响很小:
不同fclk性能影响
所以比起追求极致性能,也许稳定才是更重要的。
==================
还有人说,频谱拓宽也会导致这样的问题发生,所以intel平台也逃不掉:
原话
附图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时钟频率如果在这种小幅度范围内抖动,对于高精度和低延迟要求的场景,可能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按intel平台报告这种问题比较少的情况来看(包括我个人的尝试和使用也是如此),个人认为,intel平台采用单芯片封装,imc和核心的整合度比较高,所以即使触发了类似的问题,可能也能及时响应,从而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此类影响。
关于这一点,我们还知道intel酷睿ultra2代将内存控制器放在了另一个tile里,核心和内存控制器的通信访问延迟增加,理论上有可能更容易受到此问题的影响。我原先从13600kf换到ultra7 265k,也是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个人的体验认为,这是有可能的,虽然仅凭我个人的案例,不敢百分百确认就是这个问题,但是在我使用九州风神冰翼LQ360水冷的监控软件时,的确出现了隔一段时间顿卡一下的问题,关掉监控软件后,日常使用中也偶有发生(此时则是比较罕见了)。
我的机箱内部
==================
可如果intel新平台和AMD非x3d系CPU也可能有这样的问题出现,为什么唯独X3D似乎更容易遇到问题呢?
同样是个人看法,也许是大三缓导致CCD内部的通信量暴增,加上CCD堆叠带来的例如发热问题,引发了对FCLK和IMC稳定性和体质更高的要求吧。
还有人认为可能是ccd吃太多功耗缓存没喂饱,缓存太大了找出数据需要时间等,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存疑,不太可靠。
==================
总结
懒得总结了,基本就是开头省流版的内容。
尝试解决方案的总结
如果你也遇到了这类游戏中抽帧卡顿的问题,可以尝试先去hwinfo监控一下有效频率是否有明显降低(游戏中监控,低负载下由于省电特性,有效频率频繁波动是正常的),如果发现有效频率明显低于核心频率,那很可能你就遇到了上述的问题之一。
另外再检查一下FCLK的频率,以及VDD SOC的电压,无论你是何种抽帧卡顿的问题,均可以尝试降低fclk的频率,或者尝试增加VDD SOC的电压,甚至是尝试增加核心电压。
如果你启用了PBO2负压,还可以尝试一下减少负压的量。
AMD平台的设置我玩的少,了解不多,比较懂的盒友可以在评论区再补充说明一些设置方法。
结语
x3d系列CPU对游戏利好已是人尽皆知了,继9800x3d封神后,不仅是价格一路飙升,网友们也纷纷开始吹它,加之intel 13 14代陷入缩缸门的事件,甚至引发出了“爱折腾买intel,求稳定买AMD”的说法。而对于这种抽帧卡顿问题,有些网友还认为全默认下不可能出现,肯定是人的问题,从而忽视了许多其它的因素。
现在看来,也许AMD的CPU被过分地高估了。AM5 X3D的游戏性能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抽帧卡顿问题也着实令人头疼,万一遇到,折腾的也不比intel少。有人说,“intel不稳定了你还能还,amd抽帧卡顿你能换吗”也是凸显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个人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在此也是希望能有更专业的盒友能提供一些更加细节的排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毕竟正如我上面所说,我这边的群友也有遇到这类问题的,人家买x3d还是我推荐过去的,这不找出个解决办法多对不起人家呀。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