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聲明
本人只是一個比較業餘的硬件愛好者,並不具有足夠的專業性,因此以下內容僅爲我個人的一點淺顯的理解,用於討論,無法給出任何百分百確切的答案或解決方案。在這裏也是希望有更專業的人士能來給出更實際、更細節、更專業的解釋。
本文章沒有廣告內容,不爲黑AMD,也不是在吹Intel。我不是賣家,沒有任何產品在售。
個人手打文字,可能存在語言上的疏漏或主觀性,敬請諒解。
省流
AMD X3D CPU因爲體質不一,可能由於電壓無法滿足需要,同時出廠調校驗證不足,導致部分用戶即使在全默認設置下也遇到卡頓抽幀問題。可能可以通過增加電壓,例如增加核心電壓、VDD SOC電壓,或者降低頻率,來解決例如FCLK頻率穩不住的情況。
省流版比較片面,詳情煩請閱讀正文。
一個因圖片太多而過長的 前言
自zen4平臺開始,就時有x3d用戶報告自己玩遊戲出現掉幀、抽幀、卡頓、low幀觸底等問題。雖然非x3d au用戶和intel用戶也有報告,但是相對而言遇到該問題的這些用戶數量還是少一些,x3d用戶報告得比較頻繁。例圖如下:
(不要看到這個去攻擊原貼主)
(求助帖)
(補註:此處原貼主已經試過expo到6000c28了,沒用,只是截圖截了個默認的5600c46,所以此處不是內存問題,不要再說內存了)
包括近期我給我羣友推薦的x3d u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他們都是隻開expo其它什麼也不動的,全自動全默認狀態下也是如此,其中有人用的9950x3d已經排除過調度問題了:
羣友聊天記錄
對此,許多人認爲是調校問題,大多人認爲是內存或者PBO沒調好:
pbo負壓
內存
還有人認爲是windows高精度事件計時器的問題:
原貼住關了還是沒用
這些解決方法,有的人說有用,有的人說沒用,也許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既然只開expo,甚至默認、自動都會有,那麼這肯定是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也許並不是簡單的設置問題那麼簡單。
最近有一名博主發佈了這麼一期視頻,試圖揭祕x3d CPU抽幀問題:
看看就好,想去尋解決方案的務必謹慎
但博主本身是賣軟件的,一講到關鍵的地方就開始賣關子了,想解決的似乎只能加羣下軟件找羣主付費激活(如果不用付費我講錯了敬請諒解,也不建議大家看到這個文章就被引流過去買軟件)。
不過從下面評論區的討論中我們還是可以得到一些線索:
再次重申,私下交易買軟件這種事請謹慎
所以就這個視頻貼出的內容,結合視頻下方評論區的一些討論,我隨便說說自己的淺顯理解。在此再次重申,我並非專業技術人員,只是一個業餘愛好者,因此講的內容不一定都準確,對此在不是很確定的地方我也不會使用肯定的語氣。
終於到正文了啊
首先,我們可以比較確定的是:
造成這類問題的因素並不唯一,而且存在體質差異。
有的體質好點有的體質差點,這一定程度上是爲什麼有些人會遇到有些人沒事,具體的關聯性下面會進一步講。然後像內存因素和高精度事件計時器這種,只是可能的間接因素之一,而且這些通常只有性能改善效果,這種效果有可能恰好間接解決了本質問題所在。
然後,我們來講講比較關鍵的問題:
這個視頻中和下方評論區除了貼出的圖外,還講到了些其它問題。
我們先來講其中貼出的這張圖:
視頻中貼出的圖
圖中講述的是一種自適應時鐘調整機制,當CPU檢測到電壓低於某個閾值時,爲了避免系統不穩定或出錯,就會降低當前的實際執行時鐘頻率,導致核心時鐘運行週期被拉長。
但出現這種“降頻”時,通常使用的監控軟件是觀察不到的,關於這一點,其實指的就是hwinfo裏核心頻率和有效頻率的區別,雖然核心頻率(標稱的工作頻率)沒有變化,但是有效頻率(CPU實際在執行指令時的頻率)降低了。關於這兩者的關係,比如說核心頻率爲5GHz,而有效頻率只有2GHz,那麼說明CPU大部分週期都在因等待而停頓,並沒有幹實事。
那麼造成這一問題出現的關鍵,就在於CPU的電壓無法滿足當前需要跑的頻率,至於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說實話,很難解釋。
我個人猜測,問題的重點還是在於CPU調校。用人話說,這顆CPU可能體質不太好,但是出廠預設的參數或者主板的調校策略還是用同一套方法,從而導致在某些情況下,電壓出現了不穩定的情況,但是由於CPU的自我保護機制,通過時鐘拉伸,降低有效頻率,重回了穩定狀態,而這只是表面上的穩定,出廠驗證不足或者主板調校認爲這樣穩定了,或者說穩定的規範就止步於此,只需要調校成這樣就算穩定了,導致部分CPU實際到用戶手中,即使默認使用,也依然出現卡頓抽幀問題。當然這只是我對通常情況的猜測,實際的因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有些人說或者有些媒體測得CPU場景壓力一大x3d low幀就下跌,可能也是這樣的因素之一。
==================
另外,進一步地,在下方評論區,有人進行了這樣的表述分析(也就是上面那張圖):
if不穩定
AMD的CPU架構中,if(Infinity Fabric)用於連接核心模塊(CCD)、IO Die(其中包含內存控制器)、其它SoC等,FCLK是if的的運行頻率,有點類似於intel cpu中的環形總線頻率。所說的if不穩定,也就是說fclk的頻率和電壓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可能存在“隱形報錯”,雖然系統表面上看起來沒問題,y-cruncher壓力測試也過了,但是實際通信的時候因爲內部的不穩定,導致數據傳輸出現錯誤,這種小錯誤可能觸發了Error Correction(糾錯機制),導致內存控制器需要重新發送信號請求數據,進而觸發卡頓。
對此,一種應對方法就是提高if的電壓也就是VDD_SOC電壓,讓if保持穩定;但過高的vddsoc電壓又反而會造成不穩定,因此此人建議將vddsoc電壓設定爲1.15v或者1.2v;但是較低的電壓同樣意味着fclk的頻率跑不了太高。
以往我們的認識裏,對於6000頻率的內存,內存控制器頻率MCLK爲3000,按3:2的比例,fclk應爲2000。但是安裝這個說法的意思,如果CPU的if體質不太好,會導致不穩定出現抽幀卡頓,那麼降低fclk的頻率保證穩定也許會更好。
這麼說也是有道理的,而且降低fclk的影響也是可以接受的,按照codeyuri老師的測試,fclk雖然會對性能有影響,但稍微提高或降低fclk,對實際遊戲的影響很小:
不同fclk性能影響
所以比起追求極致性能,也許穩定纔是更重要的。
==================
還有人說,頻譜拓寬也會導致這樣的問題發生,所以intel平臺也逃不掉:
原話
附圖
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時鐘頻率如果在這種小幅度範圍內抖動,對於高精度和低延遲要求的場景,可能是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按intel平臺報告這種問題比較少的情況來看(包括我個人的嘗試和使用也是如此),個人認爲,intel平臺採用單芯片封裝,imc和核心的整合度比較高,所以即使觸發了類似的問題,可能也能及時響應,從而儘可能避免或減少此類影響。
關於這一點,我們還知道intel酷睿ultra2代將內存控制器放在了另一個tile裏,核心和內存控制器的通信訪問延遲增加,理論上有可能更容易受到此問題的影響。我原先從13600kf換到ultra7 265k,也是發現了類似的問題,所以我個人的體驗認爲,這是有可能的,雖然僅憑我個人的案例,不敢百分百確認就是這個問題,但是在我使用九州風神冰翼LQ360水冷的監控軟件時,的確出現了隔一段時間頓卡一下的問題,關掉監控軟件後,日常使用中也偶有發生(此時則是比較罕見了)。
我的機箱內部
==================
可如果intel新平臺和AMD非x3d系CPU也可能有這樣的問題出現,爲什麼唯獨X3D似乎更容易遇到問題呢?
同樣是個人看法,也許是大三緩導致CCD內部的通信量暴增,加上CCD堆疊帶來的例如發熱問題,引發了對FCLK和IMC穩定性和體質更高的要求吧。
還有人認爲可能是ccd喫太多功耗緩存沒餵飽,緩存太大了找出數據需要時間等,個人認爲這種說法存疑,不太可靠。
==================
總結
懶得總結了,基本就是開頭省流版的內容。
嘗試解決方案的總結
如果你也遇到了這類遊戲中抽幀卡頓的問題,可以嘗試先去hwinfo監控一下有效頻率是否有明顯降低(遊戲中監控,低負載下由於省電特性,有效頻率頻繁波動是正常的),如果發現有效頻率明顯低於核心頻率,那很可能你就遇到了上述的問題之一。
另外再檢查一下FCLK的頻率,以及VDD SOC的電壓,無論你是何種抽幀卡頓的問題,均可以嘗試降低fclk的頻率,或者嘗試增加VDD SOC的電壓,甚至是嘗試增加核心電壓。
如果你啓用了PBO2負壓,還可以嘗試一下減少負壓的量。
AMD平臺的設置我玩的少,瞭解不多,比較懂的盒友可以在評論區再補充說明一些設置方法。
結語
x3d系列CPU對遊戲利好已是人盡皆知了,繼9800x3d封神後,不僅是價格一路飆升,網友們也紛紛開始吹它,加之intel 13 14代陷入縮缸門的事件,甚至引發出了“愛折騰買intel,求穩定買AMD”的說法。而對於這種抽幀卡頓問題,有些網友還認爲全默認下不可能出現,肯定是人的問題,從而忽視了許多其它的因素。
現在看來,也許AMD的CPU被過分地高估了。AM5 X3D的遊戲性能是毋庸置疑的,但這種抽幀卡頓問題也着實令人頭疼,萬一遇到,折騰的也不比intel少。有人說,“intel不穩定了你還能還,amd抽幀卡頓你能換嗎”也是凸顯出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最後還是那句話,我個人只是一個業餘愛好者,在此也是希望能有更專業的盒友能提供一些更加細節的排查和解決問題的方案。畢竟正如我上面所說,我這邊的羣友也有遇到這類問題的,人家買x3d還是我推薦過去的,這不找出個解決辦法多對不起人家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