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這個詞語最早見於明代的《本草蒙荃》中關於"上火瘡"的論述。但"上火"一詞的出現相對較晚,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概念逐漸被廣泛使用,並在民間流傳開來,成爲了描述人體出現某些中醫火熱症狀而導致的病證的俗稱。
那麼"上火"了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呢?
什麼是中醫所說的“上火”
首先,按照現代醫學的方式理解,“上火”是人體免疫力出現輕微程度的低下,導致長期存在於體內的細菌等微生物繁殖而表現出來的病症,也就是不同部位的“炎症”。
其次,傳統的中醫認爲,人體只有陰陽平衡了,才能正常運轉,身體纔會健康。
大致來說,陰氣不足(相對的陽氣也就佔上風,也就是虛火),或陽氣過盛(實火),都會導致上火的症狀,只在上火的部位和症狀有所差異。
“上火”的部位不同
1.肝火
平時有經常熬夜、睡眠不夠或睡眠質量不高等情況,最容易造成肝火上升。
典型症狀:急躁易怒、頭暈頭痛、脅痛、口苦。
2.胃火
大部分是飲食不當造成的,像平時喫了太多辛辣、乾燥的食物,都會引發胃火。
典型症狀:口氣重、口乾舌燥、牙齦腫痛、便祕。
3.心火
平時情緒容易激動、遇到事情容易着急、過分緊張或焦慮都容易引發“心火”。
典型症狀:心煩易怒、心悸失眠、口腔潰瘍。
4.肺火
肺火一般是和呼吸道感染相關的,經常會發生在感冒前後。
典型症狀:感覺鼻孔噴熱氣,還經常咽喉腫痛。
5.腎火
腎火一般都是由腎陰虛引起的,說明身體可能存在一些健康問題需要注意了。
典型症狀:腰膝痠軟、盜汗、遺精。
“上火”的虛實之分?
1.實火
身體壯實、胃口大好、喜歡喫肉、面色紅潤、口臭口苦、不會輕易就感到虛弱無力的,這類人一般陰還處於正常水平,但陽超過正常水平,人就火大了。
伴隨症狀:舌紅苔黃、大便幹、小便黃、咳黃痰。
滅火可適當多喫苦瓜、絲瓜、冬瓜、菊花、苦丁茶、金銀花、羅漢果等清火的食物。
2.虛火
身體偏消瘦、食慾不振、總感到腰腿痠軟無力、心思也比較重、容易失眠,這類人陰氣損耗,如果上火,一般就是虛火。
伴隨症狀:手腳心熱、舌質紅、盜汗。
滅火可適當多喫梨、銀耳、百合、沙蔘、麥冬、石斛等滋陰潤肺的食物。
日常“上火”的原因有哪些?
1.飲食因素
比如過食辛辣、油膩、煎炸食物,或是嗜酒、吸菸等。
2.心理因素
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也會導致體內熱氣鬱結。
3.環境因素
比如天氣炎熱、乾燥,或是長期處於空調房中,導致毛孔無法疏通,致使體內多餘的熱量無法及時的排出體外。而冬季空調主要吹的是熱風,容易導致空調屋內空氣乾燥,如果不及時給機體補水,容易出現上火的症狀,吹空調導致的上火多數爲實火,患者通常會出現喉嚨腫痛、大便祕結、高熱頭痛等症狀。(這其實也提醒我們,讓身體隨着四季自然的變化,不停的自我調節,何嘗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啊)
怎麼“降火”?
1.飲食調養
多喫新鮮蔬菜水果,這個季節如西瓜、苦瓜、黃瓜、絲瓜、冬瓜等具有清熱解暑作用的食物;適量飲用綠茶、菊花茶等清熱飲品;避免過食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2.心情調節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過度焦慮、抑鬱;可以通過冥想、瑜伽、散步、八段錦、太極等方式放鬆心情,緩解壓力。
“降火”飲品推薦
1.茅根竹蔗水
【做法】選用茅根50克,竹蔗300克,馬蹄300克,所有材料洗乾淨,竹蔗砍成小段,對半再剖開,馬蹄切去頭和底部,大火燒開15分鐘後,轉小火再煮30分鐘。
【功效】可清熱養陰止渴。
【適用人羣】適合容易口乾的人羣。
(上次熬的,沒買到茅根)
2.蓮子百合湯
【做法】選用蓮子 30 克(不去蓮心),加百合10克,冰糖適量,水煎,喫蓮子喝湯。
【功效】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強身健體、補脾止瀉、益腎養心、固精止帶等功效。
【適用人羣】適合心煩失眠的人羣。
3.桑椹茶
【做法】選用桑椹幹10克,加入適量沸水,蓋燜 10 分鐘後服用。
【功效】桑椹味甘酸,性寒,可滋補肝腎,養陰潤燥。
【適用人羣】適用於熬夜、容易眼乾人羣。
4.菊花茶
【做法】選用菊花10克,加適量沸水沖泡,蓋燜 10 分鐘後服用。
【功效】菊花味苦甘,性微寒,可滋養肝陰,降火明目。
【適用人羣】適用於肝火旺盛,出現眼乾眼澀,口苦人羣。
用藥不是最良策,良好生活習慣纔是長計。祝大家都能有個好身體!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