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官,您是如何注意到春田的?
像您这样温柔的人,就是我今后的归宿吧……
那就请让我、成为您最可靠的力量!“
"春田M1903",乍一听可能会以为是霓虹的枪,但是实际上"春田"是英语"Springfield"的意译方式。
这支步枪的诞生和1898年的美西战争有很大关系。当时美军主要装备的是温彻斯特的杆式步枪,而西班牙军队则主要装备的是弹仓式毛瑟步枪。毛瑟步枪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的优点成为了美军的噩梦之一。尽管最终美国凭借国力上的综合优势击败了早已没落的西班牙,但是美军伤亡之大,也让美国陆军部和国防部大吃一惊,所以在战争结束后,美国迅速行动起来,向德国毛瑟公司购买了许可证,在国内仿制生产毛瑟步枪,这就是著名的"春田M1903"步枪。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春田M1903”仍然以低水平的产量生产,配备备用零件以保持现有步枪的可操作性。美国士兵和海军陆战队员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参与的各种行动中携带它们,如对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干预行动。然而,到了1930年代中期,军队开始展望未来。斯普林菲尔德军械库的雇员约翰·加兰德发明了一种新的半自动步枪M1,可以在扣动扳机的同时连续发射八发子弹,大大增加了火力。由于美国仍然陷入大萧条,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生产M1,所以“春田M1903”继续作为美国的主要服务武器。
二战美国参战后,加兰德步枪开始在多家不同公司进行大规模生产,并很快在士兵中建立了卓越的声誉。尽管似乎“春田M1903”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这把古老的步枪仍然有用武之地。最初,M1步枪没有发射步枪榴弹的能力,一个步兵小队中的一名士兵通常会携带一把带有必要配件的“春田M1903”。由此 “春田M1903”得到大规模生产,并进行了一些简化制造的改进。这就是今天常被收藏家和历史学家称为“03A3”的M1903A3斯普林菲尔德。
M1903A3步枪用于发射M9A1反坦克步枪手榴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根据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枪装备中国军队,在中国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广泛使用。由于该枪外形、长短均与当时中国军队装备的中正式步枪(仿毛瑟1924)相似,被中国士兵称为“花旗中正式”。1951年10月21日晚上,李增祥在运送军需物资途中,遭遇两架美国B25型敌机空投下的数枚照明弹。李增祥抄起一支M1903春田步枪和仅有的五发子弹,跳出驾驶室,瞄准俯冲下来的敌机猛烈射击。李增祥射出了最后一颗子弹击中了敌机要害,敌机当即起火,跌落着地。面对敌我实力悬殊的“遭遇战”,李增祥仅凭一支步枪和五发子弹,就在朝鲜战场上击落了美军一架轰炸机,这无疑提振了志愿军的士气。李增祥因此荣立一等功。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汽车暂8团于1951年10月 28日给他颁发了嘉奖令。
春田在外表上比较有特点的的地方是上护木后段(表尺前的部分)向上拱起,会给人一种“胖”的感觉。
(太太的上护木,嘿嘿,瞄准的时候满眼都是上护木了呢,好想狠狠的握住太太的上护木)
嘿嘿,太太的上护木蒙蔽了我的双眼
最后用太太的美图收尾啦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