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小冰一直在做《盒裂變》,每天上班都在與遊戲打交道,電子羊尾許久。
作爲身心疲憊的打工人,很長一段時間,回到家的小冰只想躺在牀上,玩玩手遊,刷刷b站。
懶得開電腦,成爲了阻止我玩pc遊戲的最大障礙。
當然,在王國之淚發售那會,俺也沉迷了一段時間掌機遊戲。小冰購入了switch oled,可玩完王國之淚後,機器就喫了灰。究其原因,還是買遊戲得花錢,換卡帶也十分麻煩,說到底還是窮和懶。
前段時間,某晚刷b站,偶然看到有數碼博主評測《星空》的steam deck表現,勾起了我想擁有steam deck的興趣。我開始瘋狂搜索相關的視頻,瘋狂做功課,怎麼買,怎麼換硬盤。準備趁着十一活動,入手一臺。
直到有位朋友告訴我,如果我想在牀上玩玩steamdeck,必須練就一雙麒麟臂!
我看了看重量,好傢伙669g!
頓時,想買 steam deck的心就涼了半截。
400克的NS拿久了都手痠的我,肯定是無法長時間握持這麼重的機器,畢竟細胳膊細腿,也沒鍛鍊。
可是我還是想在牀上打遊戲啊!
可是我不想擼鐵啊!
那麼,繼續埋頭做功課!
貨比三家,最終我選擇了它
爲了這次不再最後翻車,我先明確了選購的範圍,羅列了一些我在意的痛點。
第一,要比steam deck要輕,大小適中,能夠牀上握持,握持不會太熱。
第二,性能能滿足大部分獨立遊戲以及小部分往年3a遊戲的遊玩需求,存儲容量越大越好。
第三,續航基本不考慮,畢竟主要的使用場景在牀上,一直插電就好。
第四,價格合適,預算不超過4000,可接受二手。
首先我相中了最近快上線GPD Win mini,機身夠小巧,最新的7840U的丐版7640U也能應對大部分遊戲場景。最重要的是,它還有鍵盤。
早鳥3999還湊合,加存儲1t肯定就超預算了。除此之外,非掌機的按鍵佈局有些感覺不適應,畢竟有鍵盤。另外,從先行評測來看,機身太小的結果散熱不太行,這是小尺寸win掌機散熱通病,高瓦數遊玩有些拿不住。雖說官方將改動背板材質,但那時的我,已經有些上頭等不及發售後的評測了。畢竟,還是想盡快上手遊玩。
既然GPD Win mini pass了,那剩下的也就只有ayaneo air系列了。這個系列主要是主打輕,重量在500克左右。然而二手air 1s的7840u版本要價也直逼5000,混蛋超預算了啊。
沒辦法退而求其次,選6800u版本吧。6800u和7840u的性能差距還在能接受的範圍。
另我意外的是,從做的功課來看,6800u與steam deck核心對比,遊戲實際畫面表現差距並不大。(沒有那種吊打的情況)
但從cpu理論性能上看,還是強不少,也湊合吧。
最終,我決定入ayaneo air plus 6800u版本。
在鹹魚上逛了逛,以3600的價格收了一款改過散熱,存儲升級到2t的機器。(順便還花了100多撿了個512G的tf卡)
然後就滿心期待等着機器到貨。
到牀體驗,艾瑪真的很香
到手後,我滿心歡喜地拆開包裝。
還沒開機,就拿着和我的switch oled比重量,萬幸感覺也就稍微沉點,還拿的動,大小和和switch差不多,單手也能拖住。
緊接着就是躺牀上,打開機器。
嗚嗚嗚嗚嗚嗚!!!!!
開機風扇的聲音嚇了我一跳,差點以爲要爆炸了。
不過片刻之後風扇聲音變小,Windows正常開機了。
那就不墨跡了,下個steam跑個遊戲試試吧。
我首先嚐試了自家遊戲《盒裂變》,除了一直向上有輕微掉幀之外,其他關卡均能正常遊玩。
在測試《盒裂變:衝!》時,得益於此,我可以躺在牀上,測關卡和測bug。(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
然後試了試幾款小遊戲,感覺不插電的續航的確難崩,雖然是小遊戲,但掉電速度還是飛快,基本上1-2分鐘掉一格電。因此我還是插上了電源。
遊玩小體量獨立遊戲的感覺非常絲滑,屏幕大小恰到好處,表現也挺正常的。重要的是大小重量合適,拿久了也不是很累。
那再試試3a大作,於是我試了試在我庫存裏喫灰已久的《破曉傳說》。
這幾天下班回家,我都會在牀上玩會《破曉傳說》,對於我這種時間特別碎片的打工人,每天如果玩遊戲還得開個電腦,我肯定是懶得動的。但如果只是在牀上打開掌機那就非常適合。目前遊戲時間打到10小時,打到了草原那一章。要是換做電腦,可能2小時都打不到。
《破曉傳說》的第一章可謂是性能殺手,火焰特效不要錢得加,導致的問題就是畫面模型的解析度低,不過並沒有遇到掉幀和卡頓的問題,勉強能玩。
第二章冰雪有所改善,但也會出現畫面模型解析度降低的情況,不過玩下來也還算流暢。發熱情況一般,雖然沒有燙手不能拿的感覺,但玩了一會手上還是出了點汗。(往被子上擦×)
至於待機方面,待機掉電還是存在。不像switch可以休眠半個月還有電。這點可能是比較難受的一點,不過經常玩的話也沒啥事。
總的來說,往年3a大作勉強能玩,獨立小遊戲輕鬆應對,對於我這種喜歡玩獨立遊戲爲主,偶爾玩玩大作還玩的很慢的玩家非常適合。並且掌機的優勢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可以躺在牀上,想玩打開就能玩。
軟件功能,帶來了意外驚喜
在做功課的時候,看見有一個視頻吐槽了某Win掌機的生態適配問題。作爲win掌機,首先它是Windows,自然沒有steam deck原生os使用方便。更多的還是需要自己來搗鼓。雖說對於我這種喜歡搗鼓的玩家而言,這都不成問題,但多少玩起來還是會有些麻煩。
而就我的體驗來看,ayaneo提供的ayaneo Space插件軟件就解決了部分問題。
最開始我用的1.0版本,發現ui很簡陋,有些字看不清,調整的功能很多但藏得很深。用了幾次,覺得沒啥用就不管了。
後來繼續做功課,發現ayaneo Space更新了2.0版本,於是就從官網下載了裝上。這次終於有了不錯的體驗。
通過快捷鍵調出的快捷的性能調節菜單,一目瞭然,可以快速調整機器的性能參數。相應的功能開關也降低了應用層級,只用點幾下就能馬上進行更改。
而另一個讓我驚喜的點就是,軟件對於遊戲截圖的管理和同步功能。作爲一名評測玩家,寫文需要收集大量截圖,將這些截圖進行多端同步每次都非常麻煩。特別是ns那種需要掃碼才能傳的,更是雪上加霜。
而ayaneo Space則是幫我解決了這一痛點,遊戲截圖被收納在了一個單獨的功能區域,只需要綁定賬號,截圖就能自動同步到手機和電腦端進行下載。非常方便管理。
雖然這是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點,但他們的確考慮到了。
總的來說,因爲體驗了1.0和2.0兩個space版本,還是可以看出官方在Windows系統適配掌機這一塊還是做出來不少易用性方面的努力。至少這個2.0版本的space插件,基本達到了我的預期。
總結
嘛,寫這篇文章當然不是恰飯。
主要還是想分享一下萌新入手win掌機的一些體驗。
如今打工人玩遊戲的時間少之又少,可能也有很多人像我一樣,雖然很想玩遊戲,但每天回家只想躺在牀上刷刷手機,根本不想動。
如果是這樣,相比市面上常見的大尺寸掌機,我更推薦大家購入一臺小巧的win掌機。
在選購時候,不光要考慮性能,還得考慮下廠商對於掌機軟件生態的支持,多做做功課。
有人說我買個串流掌機不就行了。
那也打要開電腦,擁有穩定的網絡環境,而且卡頓,模糊總無法避免。
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小尺寸win掌機也就那麼幾款,選擇空間有限。
價格自然也就很美麗。
不過嘛,多逛逛,蹲蹲二手還是挺香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