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是我來自鎌倉幕府的第一任徵夷大將軍源賴朝。距離第二期也有好久沒更新了,最近比較忙,拖了一下。針對第二期有些部份僅僅是我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在俄羅斯方面存在了一些錯誤,感謝各位老爺大人指正。下面言歸正傳,我繼續向各位老爺介紹文明6的各個文明的領袖。
七、德川家康(日本)
![]()
文明6中德川家康的形象
說到日本,第一期的小夥伴已經看到,日本是雙領袖文明,擁有北條時宗和德川家康,對於雙領袖來說,基本的通用技能大部分一致。只是每個領袖都有自己的獨特特性。好了,現在由我向大家介紹江戶幕府的第一任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相信很多玩過信野和喜歡日本戰國曆史的小夥伴對德川家康那是並不陌生,日本的很多歷史愛好者不惜用一種動物來形容他——烏龜。隱忍和長壽成了德川家康的代名詞。德川家康原名松平元康,出生在日本現在愛知縣的三河國一個小大名家中,松平家雖然佔據岡崎城,但是實力弱小,在東海島弓曲——今川義元和尾張豪強織田家的夾縫中偷生。最終,家康的父親在一場內亂中被殺,家康的岡崎城被今川接手,家康從小就成爲了今川家的質子和俘虜。
![]()
三河國徹底併入今川家
但是時來運轉,今川在上洛途中,在桶狹間之戰被大魔王織田信長以少勝多擊敗,自己死在了桶狹間。我們隨今川出征的德川家康在大軍潰敗時率領軍隊回到了自己的故土岡崎城。當德川家康意識到今川氏是確定走向敗亡的路途了,便從今川家中獨立而出,與織田信長締結了同盟,史稱清州同盟。這一結盟,家康便跟上了自己的第一個大哥織田信長。有了新的大哥家康當然也有了自己的底氣,於是聯合北邊的軍神武田信玄瓜分了失去今川義元的今川家,三河國不斷崛起。
隨着織田的南征北戰,大魔王織田信長打敗了東國最強的武田家和上杉家,成功上洛。作爲小弟的德川家康也分到了一杯羹,實力不斷積攢,就在織田最如日中天的時候,他的部下明智光秀叛變,織田家瓦解。
![]()
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織田手下的軍團長豐臣秀吉迅速集中兵力打敗了反叛的明智光秀,一舉統一了日本成爲天下人。這個時候家康認了第二個大哥——豐臣秀吉。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將家康轉封關東江戶,於是家康來到了這個屬於他後半生輝煌的地方江戶城(今天的東京)。我們的家康終於熬死了秀吉,又熬死了五大老中最強的前田利家,於是開始對豐臣家進行反叛。最終在關原之戰打敗了西軍,成爲了江戶幕府的第一任徵夷大將軍。又過了十年,家康徹底圍剿了豐臣家的最後城市大阪,此間出了一位震驚日本的英雄——小龍蝦真田幸村。但最終豐臣家還是敗了,家康徹底統一日本,開創了和平200年的江戶幕府。
![]()
文明6中日本的文明示意圖
看到這個幕藩和明治維新同屏真的蚌埠住了。首先向大家解釋什麼是幕藩。幕藩體制是17世紀德川家康建立的封建統治制度,以江戶幕府爲核心,通過將軍統領全國約260個大名藩國。最終倒幕最狠的也是德川家統治下的藩國長州藩。
明治維新的話相信不少小夥伴都不陌生,是日本徹底走上工業文明的一衆大舉措。德川幕府統治末期,政治腐敗,被國外叩關開放,政權岌岌可危。一些攘夷維新志士,比如桂、坂本龍馬、西鄉隆盛等在藩國的支持下(龍馬是脫藩武士,但是最終也得到了土佐藩的支持),紛紛倒幕。最終擊敗了幕府軍,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將權力還給明治天皇。俗稱大政奉還。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掌權後重用維新派,開啓了一場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運動。最終日本國力強盛,稱霸亞洲。
八、狄奧多拉(拜占庭)
![]()
文明6中迪奧多拉形象
拜占庭也是一個雙領袖文明,第一期介紹過了拜占庭的今生前世。所以本期只介紹我們的狄奧多拉皇后。迪奧多拉皇后是拜占庭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大帝的皇后。我們的迪奧多拉也是個風雲的女人,她出身寒門,以後當過演員與妓女(據說),以其猥褻的啞劇風靡了整個君士坦丁堡。最終成爲了拜占庭的皇后,成爲皇后後,查士丁尼大帝將政務一半分與她決策,迪奧多拉也成爲帝國名副其實的“副皇帝”。
![]()
迪奧多拉的能力
爲什麼她的能力設定叫“悔改”。這就不得不提當年我們這位皇后的一個趣事。特地爲從良的妓女蓋了一所漂亮的悔過的修道院,有些妓女爲她們自己的悔過覺得懊悔,就從窗口跳出,活生生地摔死。她對朋友的婚事有着慈母式的興趣,撮合了好幾對佳偶。她是最早承認婦女權利的統治者之一,她制定過嚴格的法律禁止買賣少女,並修改離婚法使之對婦女有利。
九、狄多(腓尼基)
![]()
狄多女王文明6中形象
腓尼基,是希臘人對迦南的稱呼。腓尼基大約相當於今黎巴嫩地域,古代的腓尼基並非指的一個國家,而是整個地區。腓尼基從未形成過統一國家,城邦彼此林立,以推羅、西頓等爲代表。由於腓尼基地狹人稠,他們便向其在航線上建立的貿易據點殖民。
![]()
腓尼基位置
腓尼基人泰爾王國的狄多公主因其兄庇格瑪裏翁在國王死後,排斥公主而獨攬大權。爲免遭迫害,狄多帶着財寶與僕人飄洋過海,在突尼斯登陸。她向部落首領馬西塔尼求借一張牛皮之地棲身,得到應允;於是她便把一張牛皮切成一根根細條,然後把細牛皮連在一起,在緊靠海邊的山丘上圍起一塊地皮,建起了迦太基城。故而迦太基的衛城又叫柏薩意爲“一張牛皮”。歷史上對狄多女王的記載不多,大多是以神話的形式來說。就着重介紹迦太基吧!
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迦太基逐漸成爲地中海西部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佈局嚴謹,建築宏偉。迦太基的港口繁忙,商船絡繹不絕,連接着希臘、意大利、西班牙、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貿易的繁榮帶動了城市的財富積累,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迦太基的軍事力量也日益強大。城市建立了龐大的軍隊,配備先進的戰船和武器,以保護其貿易利益和領土。迦太基的海軍實力在地中海地區數一數二,使其在與其他城邦和民族的衝突中佔據一定優勢。
![]()
布匿戰爭示意圖
公元前3世紀,羅馬共和國逐漸崛起,成爲地中海的強大力量。羅馬對外擴張的步伐逐步逼近迦太基的勢力範圍,雙方的矛盾逐漸激化。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146年,發生了三次著名的“布匿戰爭”,也稱“迦太基戰爭”。
第一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64-241年)主要圍繞西西里島的控制權展開。羅馬通過海上戰鬥逐步擊敗迦太基,奪取了西西里島的控制權,爲後續的衝突奠定基礎。
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8-201年)是最著名的一次。迦太基的軍事將領漢尼拔(不是那個變態)率領軍隊穿越阿爾卑斯山,帶領大象軍隊入侵意大利,給羅馬帶來了巨大威脅。儘管漢尼拔在多次戰役中取得勝利,但最終未能攻佔羅馬城。但是漢尼拔也逃不出名將悲劇論的宿命,最終自殺身亡,羅馬通過不斷的戰略調整,逐步削弱迦太基的實力。
![]()
漢尼拔
第三次布匿戰爭(公元前149-146年)是決定性的。羅馬發動全面攻勢,圍攻迦太基城。在經過三年的激烈戰鬥後,羅馬軍隊成功攻佔城市,將其夷爲廢墟。傳說中,羅馬士兵焚燒了整個城市,甚至用鹽灑在土地上,以確保不再有生命力的復甦。(爲了報當年漢尼拔圍攻羅馬之仇)。
![]()
腓尼基文明能力
單詞“U型港(cothon)”在希臘語中意爲“飲水器”,形象地描述了腓尼基人造港口的環狀外形。如今在西西里、突尼斯和塞浦路斯仍有歷史上的U型港存在。最著名的U型港則是迦太基所建。U型港是腓尼基稱霸地中海的重要組成部分。船舶的建造和維護成本很高,而這些專業複雜的設施恰恰證明了腓尼基人制霸海洋的決心。
![]()
雙層槳座戰船
雙層槳座戰船是一種槳船,船體上下兩層皆有槳手,並裝備有弩機。腓尼基人是古代世界中的造船大師,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對他們設計的雙層槳座戰船讚不絕口,但實際該詞“bireme”爲拉丁文。腓尼基人也樂於爲揮舞金錢的客戶製造戰船,希臘城邦、波斯人和其他地中海強權均是他們的客戶。古代世界的海戰就是嘗試用銅皮包裹的弩機擊沉敵方船隻,同時避免被敵方船隻擊沉、或者被沉沒的船隻拖住一同沉入水底。考古表明,當時人們喜歡在戰船上繪製巨大的眼睛,以驅散邪靈。
十、闍耶跋摩七世(高棉)
![]()
闍耶跋摩七世
說道高棉大家可能稍有陌生,但是他的另一個名字一定如雷貫耳——柬埔寨。沒錯,高棉是柬埔寨的古稱,本將軍有幸在十年前曾到訪吳哥窟,這位闍耶跋摩七世被雕刻在大吳哥城裏,被冠予“高棉的微笑”。
![]()
高棉的微笑
別看我們的闍耶跋摩七世長得像胖虎一樣,其實他繼位時已經56歲了。他繼位時的真臘國處於吳哥王朝的弱勢期間,真臘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的佔婆國國力強大,曾貢獻真臘國首都吳哥。即位前闍耶跋摩七世就率領軍隊光復首都,驅逐佔婆軍隊。即位後,闍耶跋摩七世大展雄風兩次出兵佔婆,最終滅掉了佔婆國,俘虜了佔婆國王。並且組織修建了大吳哥城,功勳顯著,成爲柬埔寨三神王之一。
![]()
鼎盛時期吳哥王朝疆域
![]()
高棉文明能力
闍耶跋摩七世個人能力這裏國王的修道院,我的理解可能是翻譯問題。闍耶跋摩七世是吳哥王朝修建寺廟最多的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爲祭祀父親,修建了聖劍寺。他將原來吳哥的國教印度教改爲大臣佛教,因此修建了巴戎寺。
大人工湖則是來自於柬埔寨境內最大的洞裏薩湖。當年古代高棉人爲了灌溉田地,在洞裏薩湖的北部修建了兩個巨大的人工湖,這兩個人工湖是高於地面的水庫,高棉古代的灌溉工程。
![]()
洞裏薩湖
高棉廟堂之前就說過,建立了不少寺廟,最後在叢林中荒廢,變成了現在的吳哥窟遺址。上幾張當年去吳哥窟拍攝的照片吧
![]()
小吳哥落日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裏,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