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友们知道吗?香蕉也是有灭绝风险的...

有这么一种香蕉,曾经是“蕉中佼佼者”。

它们比如今超市里常见的卡文迪什香蕉更早出现,也更加好吃。可以说正是它们,让香蕉成为了风靡全球的美味水果。

但是,这么伟大的“香蕉”,现在却近乎稀缺到灭绝。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bushi),现在就让bot来为盒友们科普一下这种可怜的蕉蕉吧。

简介:

拉丁学名为Gros Michel Bananas,美国常称为Big Mike。

是一种香蕉品种,通常被称为大米七香蕉、大麦克香蕉或大米歇尔香蕉。据说香味浓郁、口感如奶油冰淇淋,在当时十分受人喜爱。

省流版本:

该品种曾一直是香蕉的主要种植品种。其特性使其尤其适合出口:厚实的果皮能够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碰伤风险,密集的果串也便于运输。

然而,由于极易感染巴拿马病,大麦克香蕉在之后的商业种植中,几乎完全被卡文迪什品种所取代。

卡文迪什香蕉(Cavendish)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商业香蕉品种,占国际贸易量的99%以上。

大香蕉往昔:

该品种曾经是向欧洲和北美洲出口的主要香蕉,在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和中美洲其他地区都有大规模种植。

最先是法国博物学家尼古拉斯·博丹Nicolas Baudin,从东南亚带回了几颗这种香蕉的球茎,并将它们存放在马提尼克岛的一座植物园中。

1835年,法国植物学家让·弗朗索瓦·普亚特Jean François Pouyat将这种由博丹引入的果实,从马提尼克岛带到了牙买加。

该水果最初被称为“Figue Baudin”(意为“博丹无花果”),后来因牙买加进口商而得名“Poyo”。至于“大麦克”这一名称的具体来源,目前已不可考。

巴拿马病:

在20世纪50年代,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引起的土传病害:巴拿马病,严重摧毁了中美洲的多处种植园,但这时候,未受感染的区域仍保留了一定规模的种植。

巴拿马病:又称香蕉黄叶病或香蕉枯萎病。它会导致香蕉植株下部叶片黄化倒垂,维管束呈红棕色病变,假茎基部开裂,最终全株枯萎死亡。该病通过受污染土壤、灌溉水、农机具及带菌种苗传播,被称为香蕉“不治之症”。

该病1874年首次发现于澳大利亚,并于1950年代摧毁了拉丁美洲大麦克香蕉种植业。

到了20世纪60年代,因出口商无法继续承担该品种易感病带来的风险,他们逐渐转向种植属于卡文迪什亚组的抗病品种。

最终大麦克香蕉被更好种殖的卡文迪什香蕉所代替。

如今:

虽然如今因商业种植已经终止,大麦克香蕉辉煌不再,但在东南亚或者一些南美洲国家仍有个体户在种植,只是能不能买到它们就要看你的运气了。

我去搜索了一下,发现有些外站还在售卖。但是价格...不是很美丽啊hhh

不过看着是感觉挺好吃的嘞。

所以说啊,光好吃也是没有用的,要身体健康啊喂。希望现在这些好吃的水果,要好好保护自己(

我是奇怪的bot,感谢各位观看,喜欢的话,就三连一下吧~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