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之王3溥天之下DLC戰報式萬字長評:詞人秦觀的權臣之路

楔子

開頭先感謝P社提供的寶貴的試玩與評測機會,讓我玩上了新鮮的熱乎的提前批次的“溥天之下”dlc

我也算是十字軍之王系列的老玩家了,印象中最早是18年從稚嫩的魔法師的不列顛統治者系列視頻那裏聽說了這款高自由度(大奸大惡)的中世紀曆史題材策略遊戲。

19年夏天正式入手,整個暑假的時間莫名其妙地被偷走了。後來趁着史低的時候買了ck2的全dlc,並且預購了ck3的皇家版。

如今兩款遊戲都有六年的遊玩經驗了,雖然不算什麼技術上的大佬,但對玩法和歷史考證都有自己的心得。

三年前我也在黑盒寫過ck3的伊比利亞劇變介紹和新手教程(並且鴿了征服者威廉的劇本),參見:

手把手的大奸大惡教程——十字軍之王3破碎的伊比利亞劇本介紹

溫馨提示:本文總字數高達1.2w字,其中的主要部分是以秦觀開局的戰報,借秦觀崛起的故事講解普天之下dlc裏的各種新機制。對戰報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末尾的省流部分。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閒話少敘,我就不從盤古開天闢地的時期開始講起了,直接切入主題“溥天之下”dlc。其實早在二代的玉龍dlc裏就有了中國陣營的戲份了,但是並沒有整個中華地區的地塊,只有歸義軍等少數地區,外加地圖右下角的與中國帝國互動選項,可以向中華天子進貢並要求恩賜,也可以與西域都護府友善互動或者對其採取敵對行動。

玉龍dlc的內容

這個沒有實體的中華帝國遙遠、神祕且異常強大,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是隻要進貢的寶貝夠多,朝拜天子的態度夠虔誠,就能召喚“皇恩碎地拳”,像南美洲的行軍蟻一樣把擋路的塞爾柱、拜占庭、神羅統統擊碎,只有日落入侵裏的阿茲特克人和大汗的火星兵才能與之相提並論。

交互界面

此外,ck3剛發售時,細心的玩家(如我)都注意到了地圖最右邊的鋸齒狀邊緣,暗示着對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可能的擴展。如今,這個埋藏了五年的懸念終於得以揭曉,玩家們盼望已久的東方帝國總算塵埃落定了。

大宋王朝1066——士人秦觀的崛起

鄉紳與莊園

爲了保持提前試玩的新鮮感,我此前並沒有做任何功課,既沒有細細閱讀溥天之下的開發日誌,也沒有看p社員工的實機視頻,甚至連這個新dlc界面的文字描述都沒點開,只憑借我的歷史知識積蓄和既往遊戲經驗。

因此,當我懷揣着急切的心情,欣賞着古色古香的新加載界面壁紙和古風音樂,點開新遊戲,看到新手教程的芒斯特公爵的右邊多了一個熟悉的人名時,不由得又驚又喜:秦觀,怎麼是你?!

高中時我選的文科,是個文藝青年,對秦觀的履歷、作品和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如數家珍:秦觀字少遊,也字太虛(紅樓夢裏的秦可卿的姓氏和太虛幻境都和他有關係),號淮海居士,別號邗溝居士,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人,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蘇門四學士之一,和王安石關係也不錯,後來被列爲元祐舊臣被貶謫,又受到了蘇軾案牽連的追加傷害,再次被貶。

我本來想嘗試玩柴榮、郭威(結果在唐末劇本里沒有找到),或者試試黃巢(無論是殺進長安還是考進長安),要不然就自己捏一個慕容復嘗試光復大燕。

但既然p社推薦了秦觀,那我就客隨主便,畢竟ck2新手教程裏推薦的萊昂國王阿方索就很有可玩性,位於地圖邊緣的芒斯特公爵也很適合新手瞭解遊戲的各項基本機制。

開局的秦觀17歲,外交和學識基礎能力優秀,也有學者和詩人特質,符合歷史人設。他不像西歐的封建領主那樣有領地,但又比純粹的無地冒險者多了塊大本營——位於江都的“莊園”。江都是揚州的古稱,秦觀的家鄉高郵今天是揚州的代管縣級市,同樣符合歷史。

我又把鼠標移到我的老家江蘇南通那裏,看到了如皋和靜海兩個縣(伯爵領)。南通在五代時稱靜海,後周顯德五年置靜海軍,旋改通州,宋時一度稱崇州及靜海郡。遊戲裏大概是爲了方便起見,無論是唐末還是兩宋都叫靜海。考據到這個程度,在我看來已經相當到位了。

莊園裏可以修建或升級的建築數量豐富,建築下面還有各種設施,不僅可以提供金錢、影響力、賢能值等重要資源,也能帶來其他增益,比如增加軍事能力,提高密謀成功率和效率,提高宗族威望等。不過莊園建築的修建費較高,不建議初期投入過多資源。

簡單瀏覽了莊園系統後,我決定幫秦觀先解決終身大事。在十字軍之王中婚姻能極其重要,一是獲得合法的繼承人(畢竟這遊戲扮演的家族裏的具體個人而非抽象的國家意志,一旦家族絕嗣就會導致遊戲結束),二是增加一個政治軍事盟友。

《禮記·昏義》記載:“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其中“合二姓之好”即組建基於婚姻的家族同盟,“下以繼後世”即生繼承人,可見遊戲的婚姻機制邏輯與古人的智慧暗合。

另外,配偶的一半屬性還能加到自己身上,參見遊戲的內閣界面。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和誰結婚。我記得初高中時讀過的民間故事提到秦觀娶了蘇軾的妹妹蘇小妹,還有部電視劇叫做《刁蠻嬌妻蘇小妹》(玩遊戲前後我又去重溫了一下,結果發現是無厘頭的雷劇)。

我知道歷史上蘇軾並沒有妹妹(疑似有三個姐姐),但爲了情懷還是打算去找這位蘇小妹。因爲我是玩的秦觀新手教程而非直接在1066劇本里選的秦觀,跟着教程機制走,尚未解鎖人物搜索器,只好先去四川眉州地塊縮放範圍找到蘇軾(順便把他設爲關心人物),結果發現他還是沒有活到成年的妹妹,只好作罷,向宋英宗發出婚姻請求,要求尚公主。

沒想到官家不嫌棄我的“白身”(無功名的士人)身份,爽快地答應了(可能是因爲秦觀的詞人名氣早已傳到汴州宮廷裏了)。不過成爲駙馬並不會給秦觀帶來一官半職(只能增加皇帝和小舅子皇儲對我的好感,以及獲得一筆高額威望收益),想要當官還是要老老實實走讀書和科舉之路,或者通過提升影響力的方式做武官尊王攘夷,開疆拓土。

秦觀那裏沒有截圖,借用黃巢的開局圖,上面的選擇是賢能值與文官路線,下面的是影響力與武官路線

(昨晚寫到這裏時正漸入佳境,沒想到家裏的電路突然燒壞了,電腦續航電量不足,十分尷尬,只好等早上來電了再補充細節。)

科舉制與官僚系統

總之我所扮演的秦觀發揚了鑿壁偷光、懸樑刺股的刻苦精神,在決議界面選擇了認真研讀儒家經典,其中有刻苦線、適中線和擺爛線三策,對應不同的學習進度和壓力等級。這個決議對於獲得科舉優勢很重要,控制好壓力即可。

在準備完善後,我應地方官的邀請正式踏上鄉試之路。上方的通知界面會顯示科舉邀請,也可以自己去活動界面的頂端手動找可用的科舉活動。

趕考路上要備足充分的時間(想象一下現實中英語四六級、期末考試、考研、考公考編前睡過頭,而且遊戲裏的各種隨機事件還會耽擱時間),認真規劃路線(避開鬧瘟疫或者因爲地形而過於危險的地塊)。途中經過特定的路鎮級別的治所或者有奇觀的地塊還能增加生活方式和旅遊者特質的進度條,就當旅遊打卡了。

遊戲裏的地塊等級以及與西歐封建制爵位的對比。同一時期西歐是爵本位,中華是官本位

趕考路上還冒出一條好漢要和我切磋武藝,我的秦觀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勇武值很低,不是段譽和慕容復那種書生身份的武林高手,只好讓麾下的司馬(無地鄉紳也有內閣成員)兼旅隊主管遊某出去迎戰。結果這條好漢被擊退了,遊司馬俊俏的臉也傷了,他後來還有重要戲份。

科舉考試和西歐等地的宴會、打獵等活動一樣分成幾個階段。在考前可以像當代大學生期末考試臨時抱佛腳一樣(盒友:你再罵)通過熬夜讀四書五經再度獲得科舉優勢,但也容易爆壓力。

我不想讓我的秦觀像范進一樣瘋掉,所以鬆弛有度,寧可少獲得一點優勢也不願意push他考前突擊。

科舉的時候也可以作弊,比如給主考官送禮,或者偷偷藏小抄(存在被發現的可能)。我玩十字軍之王系列奉行的原則之一是不讓歷史角色ooc,至少這時候的秦觀還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江都青年,不宜投機取巧,因此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

再度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遊戲裏的科舉題目“私有甲弩乃首雲止有槊一張,輕重不同,若爲科處?”竟然來自歷史上真實的宋仁宗殿試題,原題目和標準答案則來自《唐律疏議》原文。

作爲法律史專業的玩家,讀過《唐律疏議》《宋刑統》《大明律》和《大清律例》原文的我不得不說,p社這次真的是用心了(當然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比如可以像女神異聞錄5一樣把科舉答題做成真正的選擇題,而不是單純的學識數值和科舉優勢比拼或擲骰子決定結果)。

就這樣,秦觀毫無懸念地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通過了鄉試,博得了功名,學而優則仕,獲取了做文官的資格。

在這次科舉裏我還遇到了理學鼻祖和《愛蓮說》周敦頤,另外憑什麼我的遊司馬也來和我卷科舉,分數還一度比我高?

接着來說文官系統。遊戲裏的男爵領級別地塊的統治者是縣令,伯爵領是刺史,公爵領是節度使,王國領是觀察使,與我印象中宋朝的路、州(還有同級別的府、軍、監)、縣三級地方行政區劃制度不太吻合。

何況歷史上宋朝的路有經略安撫使(掌管軍政)、轉運使(掌管財賦,後來職權擴大,兼理邊防、治安、錢糧、監察等事務)、提點刑獄使(掌司法,比如著名的宋慈)、提舉常平使(掌賑災和鹽鐵專賣)四位互不統屬,互相監督的主官,絕非是一位****的“觀察使”。

估計p社如此設計地方官制,是考慮到前面的唐末劇本背景,以及爲遊戲性做出的妥協。

遊戲裏的天朝制官職任命與西歐典型的封建制大不相同。通過參加科舉考試(無論是考試過程的事件還是最終結果)獲得賢能值,通過提高賢能值來提升品級(從九品到一品)。

每當有職位空缺(無論是地方的刺史、節度使、觀察使還是中樞的三省六部主官)時,所有有功名的候選人先比較品級(可以參考閻步克先生的《品位與職位》《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等著作),再比較候選人分數,競爭上崗,擇優錄取。

品級如前所述,靠讀書卷學識卷考前突擊提升。候選人分數的影響因素則更多元,如年齡(年紀大的角色比年輕角色分數高,畢竟有經驗,有履歷,有資歷,身經百戰見得多了),如具體的賢能數值,如個人的虔誠值(遊戲裏中華地區的角色主要信仰經學和道學)、影響力和風評,甚至是人情世故。

比如可以發起一項計謀,提高自己的風評和候選人分數(有點像那些想做官而不得,故意跑到終南山隱居,並且散播消息的人,所謂“終南捷徑”),或者耗費金錢、影響力、寶物、牽制等資源請自己的恩師、門生、同僚提升自己的風評與分數(類似申博時請碩導寫推薦信或者學者間商業互吹)。

遊戲裏的恩師—門生機制

還有一種玩法就是像玩西歐角色那樣搞刺殺,或者對排在自己前面的候選人逐個發起詆譭密謀降低其分數。但是天朝制下候選人數量極多,像剛通過鄉試的秦觀前面有八十個候選人,逐個刺殺的話恐怕到八十歲都做不了官。

而且想進步的人太多,如果作爲始作俑者把環境搞差了,別人也會用同樣手段對付你。所以還是“終南捷徑”和推薦信大法好使。

就這樣,有了功名的秦觀因爲高學識、經學大師的賢名,知名詩人的美譽和恩師們的提攜,先後被任命爲西川經略使的長史(地方大員的內閣幕僚)、忠州刺史、和鄆曹節度使。

成爲地方官後,可以在本地發起視察以提升控制力或發展經濟,也可以主持科舉考試以爲大宋選拔人才或者培養自己的門生嫡系。

此外也可以受同僚的邀請去其他地塊參加科舉,當然不是以考生的身份(畢竟鄉試已經考過一次了),而是以賓客的身份進行輔助,類似學位答辯時受邀請的外校的答辯委員會委員。

當然身爲地方官的秦觀也可以像西歐的領地統治者一樣在自己治理的土地上大搞基建。一旦我們成爲有領土的官員後,右上角的金錢數值的右邊便會多出國庫的數值。

國庫的收入也可供玩家自由支配,而且與個人財富是相對獨立的。個人開銷用個人小金庫,公事(如建造或升級領地建築,維持常備軍,招募傭兵等等)則用公款公辦。

之所以說相對獨立,是因爲兩者可以相互轉換。如果國庫不夠用,可以把個人的金錢轉移到國庫中(舍小家爲大家),此操作不可逆。但是也可以發動計謀,偷偷把國庫的錢轉移到自己的小金庫中(永遠)保管。如果陰謀敗露,自然會有不利後果(我還沒被抓住過,不知道具體後果是什麼)。

另外,天朝制下的官員還有人事冷靜期。剛剛得到任命的官員原則上三年內不會得到新官職。不過可以在決議界面手動取消冷靜期以獲得新任命。同理,如果遇到了心愛的肥差,也可以在決議裏選擇暫時不接受新任命,以更好地爲造福百姓。

我之前去蘇州和杭州等地旅遊時,見到白居易、蘇軾等地方官至今被人們崇敬,所以扮演秦觀時也儘量做個好官,興科舉選賢任能,勤視察興利除弊,搞基建發展經濟,遇到災害等隨機事件身先士卒衝在第一線,對國庫裏的錢絲毫不動歪腦筋(至少這時如此),如此一來不僅深得忠州、鄆曹等地的民心,也受到了同僚的一致好評和趙官家的青睞(秦觀駙馬做的不錯啊)。

然而,通過鄉試的秦觀品級不夠高,最高只能做到節度使,想獲得擔任觀察使和三省六部主官的資格至少必須過會使(順便把殿試一起考了)。

因此,經歷了長期的基層鍛鍊後,秦觀辭官再赴京考試(在職期間還不能參加更高級別的科舉,只能先辭職,而且剛辭職和剛任命一樣有三年冷卻期),同樣以第一名的身份順利地過了會使和殿試,既是駙馬又是狀元,連中三元。

唔,嚴格來說這時的秦觀已經不是駙馬了。因爲在他剛擔任地方官不久,江南一帶突然出現了瘟疫(具體來說是天花,並被命名爲“趙宗樸痘”),很快蔓延到家鄉江都,並且傳染到了秦觀自己的治所。

我根據在ck2裏的經驗果斷採取了隔離和封鎖等措施,並且預先修建了有防疫的建築,還藉着去外地幫忙舉辦科舉的名義離開了我的地盤(有點像《笑傲江湖》裏的嶽不羣爲了躲避桃谷六仙而以旅遊的名義帶着全排逃離華山)。

秦觀有德啊

但是留在江都莊園裏的家人們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妻子(趙宋公主)和一位弟弟(另一位弟弟被任人唯賢,內舉不避親的秦觀任命爲梁山縣令,恰好逃過一劫)先後病逝。

當時的秦觀還沒有男性子嗣,唯一的梁山縣令弟弟不僅屬性較低(少年時期童子試沒過,給了他很大壓力),年齡也和秦觀接近,容易導致遊戲猝然結束。

沒辦法,與趙宋公主感情深厚的秦觀只好像寫出“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恩師蘇軾一樣,又忍着悲痛娶了司馬光的女兒。

更糟糕的是,秦觀本人頻繁的“科舉巡行”也沒能躲過天花。在一次旅途中,他依然不慎感染了天花,並一度命懸一線,好在最終熬了過去併產生了抗體。

總之,連中三元的秦觀前途更加廣大,仕途更加發達。他旋即被任命爲劍州刺史,又升爲淮西節度使和湖南觀察使(王國頭銜的封疆大吏)。隨後,他也在湖北、江蘇、浙江(忘記了路的名字,只能說現代名字了)等相對富裕的路擔任觀察使,造福一方,興辦了許多工程,

除了爲民造福外,秦觀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詩人身份和文人雅士的使命,創作出了絕世名篇《蝶戀花》。

秦觀也慧眼識珠,大力贊助自己的廷臣兼侍妾,助她打造出了一把神兵利器——秦劍。

此外,秦觀甚至還有數學家的才能(畢竟我已經把學識線的三條技能樹點滿了),繼承了《九章算術》的傳統和祖沖之的遺志,撰寫出了一本《數學志》。

家庭生活方面,秦觀與司馬伕人並非是傳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實打實的恩愛夫妻,一個是婉約派風流詞人,一個是相門閨秀,相敬如賓,子孫滿堂。

重視家庭教育的秦觀給孩子們安排了名師輔導,甚至親自擔任幾位幼子和嫡長孫的監護人。可惜孩子們沒有繼承秦觀的考試天賦,童子試總是一戰落榜,二戰三戰才成功。

從地方到中樞——“秦與趙共天下”的權臣之路

之後,秦觀步步高昇,因爲在壽春一帶經營良久而被稱爲“壽春之主”(袁術:你也是壽春王?),秦家族也從一個來自江都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家族發展爲僅次於趙宋家族的強大豪族,以至於朝堂與民間都流傳“秦與趙,共天下”的說法。

這個稱號不是趙官家授予的,而是壽春的臣民給予的(秦觀拿破崙說)

關二爺保佑我們

成爲豪族後,家主秦觀每五年都可以去汴京向皇帝請願一次,要麼伸手要錢,要麼厚着臉皮給家人索要官職,甚至可以讓自己擔任的現有地方官職一直在自己家族內繼承,相當於是在某些領土上把天朝的流官制改爲變相的世襲制。

隨後,秦觀毫無懸念地入中樞,升禮部尚書,不久改授戶部尚書。

位列一品大員

趙官家的offer

之前護送我參加科舉的遊司馬依然是我的軍事統帥

這裏簡單介紹一下游戲裏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的主官不僅擁有帝國級別的頭銜和俸祿,能給皇帝提供相應屬性加成及履行對應職能,還擁有各自的獨特職權。

比如宰相可以推動調整朝廷的大政方針並影響天命(和試圖篡位),樞密使掌管強大的軍權(樞密使是掌軍令,兵部尚書掌軍政),吏部尚書在人事上有相當大的話語權,戶部尚書掌握鉅額國庫並能建議調整收支預算。

御史大夫和刑部尚書都和監察與司法有關(我沒擔任過這兩個職位,不清楚具體功能),禮部尚書可以應地方官的請求撥款舉辦免費科舉,工部尚書則是皇帝以外唯一能發起大型工程建設的人(文字描述是這樣,不過宰相疑似也能做到)。

之前做地方官和禮部尚書時,秦觀尚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做海瑞那樣的清官和羅伯斯庇爾那樣的不可腐蝕者。

可是一旦入主戶部,秦觀看着國庫裏上萬的金額,難免有些惴惴不安:戶部是名副其實的錢袋子,尚書是實打實的美差。歷任戶部尚書你方唱罷我登場,萬一後繼者出了幾個動了歪腦筋的,抑或是下面的屬吏有手腳不乾淨的,大宋國庫與趙官家的個人財產勢必會蒙受難以挽回的損失。這可怎麼辦呢?

想來想去,只有把把國庫的白花花的銀子轉移到自家的江都莊園裏保管才安全妥當。畢竟這樣做可以一勞永逸地阻止後繼者的非分之想,而且還能在國家有需要的時候隨時從個人賬戶轉回國庫支援。

當然,這並不算秦觀尚書爲自己的陰謀找藉口,畢竟連其他六部尚書、前國相之女司馬伕人,戶部尚書的軍事統帥遊司馬等要員都贊成這一義舉,紛紛加入了轉移國庫……我是說保護國庫的計劃行列,就差拉趙官家本人入夥了。

遊戲的文本寫錯了,這怎麼能叫挪用呢,明明是保管

秦觀入主六部後的種種善政都被宋英宗趙曙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可惜他沒能親自酬謝這位勤勤懇懇了大半輩子的老臣就以82歲的高齡駕崩

繼承大統的不是大舅子宋神宗(因爲他疑似也在“趙宗樸痘”中去世了,沒能實現重用王安石變法的夙願),而是神宗的十二子趙俁(作爲宗室大臣,他在otl中在神宗時期被冊封成國公,宋哲宗即位後進封莘王,宋徽宗即位後,先後冊封衛王、魏王、燕王,遷太傅,欽宗靖康元年遷太師,靖康之變後在金國餓死)。

新的趙官家自然無法忽視秦觀尚書的光輝履歷、傑出能力、勤懇態度與突出功績,不能忽視秦家族的滔天權勢和遍佈天下的門生故吏與朋黨,剛即位就下詔秦觀爲其首輔(除了宰相外,御史大夫和樞密使也是遊戲裏的首輔)。

沐浴浩蕩皇恩的秦觀當即老淚縱橫,立刻着手篡……立刻開始鞠躬盡瘁,以報答君恩

不過,剛剛擔任首輔的秦觀得到了手下的間諜總管的通風報信,得知了他的次子秦光遠與秦觀手下的廷臣——遊洞玄私通的祕密。

秦家自秦觀本人起世世代代與趙家皇族聯姻,秦光遠本人也與公主訂婚,怎麼能與地位低賤的廷臣私通?何況這個叫遊洞玄的廷臣不僅智力水平不高,還是個卡齊莫多式的駝背怪人。

如果生下了私生子,無疑是玷污了秦家的血脈,給門戶蒙羞,有損族望,還有傷秦家與皇室的聯姻關係

沒辦法,秦光遠是親生兒子,不忍心懲罰。何況他已經居節度使高位,刑不上大夫。外加家醜不可外揚,我粗略地看了一眼遊洞玄的家庭關係,確定了她只有個死去的父親和擔任宮廷職位的哥哥,沒有什麼擁有領地的有勢力的親戚,果斷下令逮捕了她,並進行了折磨,以獲得可以換錢的牽制(在殿試獲得狀元后我就把生活重心從學識轉爲管理)。

遊洞玄有孕在身,所以我暫時羈押不殺,但生了孩子後再殺。在陰暗潮溼的江都秦家莊園地牢裏,遊洞玄產下一子,也是個駝揹小孩。我再次確認了遊洞玄在世的家人裏沒什麼厲害角色,隨後將其明正典刑,斬首示衆。

至於她的兒子,雖然說是秦光遠的親兒子,也就是我的親孫子。但他畢竟是私生子,還是個駝背,加上斬草要除根,絕不能留着他爲母親報仇,所以我打算把他在地牢裏關到十六歲或十八歲成年後再處決,畢竟《宋刑統》和《唐律疏議》一樣有未成年人不得處以死刑的規定。

不過我後來嫌把他關到成年太麻煩,又擔心他越獄(大概是騎砍2的後遺症),又擔心他還沒有成年就因爲駝背引發的健康問題死在地牢裏(那也太便宜他了),又擔心他還沒成年秦觀先被熬死了(做首輔時秦觀已經六七十歲了),索性在他兩三歲時就殺掉,謂之隱誅,以絕後患。

但畢竟這孩子還是秦家的親骨肉,還是個兒童,加上我本人心善,矜老恤幼,所以在執行死刑前再次進行了家庭背景的複覈。不查還好,一查我腸子都悔青了

原來這個遊洞玄的擔任宮廷職位的哥哥,不是擔任別人的宮廷成員,正是擔任我本人的旅隊主管、虎賁和貼身侍衛(我就說他怎麼那麼眼熟呢)。現在我把他的親妹妹處決了,雖說是事出有因,罪有應得,但萬一他因此對我有了意見,心懷怨恨,那麼身居要職的他無疑會對我的人身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而遊洞玄的已經去世的父親,正是做了我幾十年的旅隊主管和軍事總管的遊司馬,遊大哥,遊老英雄(所以他去世後我就讓他兒子繼續做旅隊主管,當初殺遊洞玄時,可能是因爲死去角色的肖像亮度過低,以及年邁的遊司馬外貌與年輕時大不同,所以我竟然沒有認出他)。

想當初,二十歲左右的秦觀在第一次參加科舉的路上遇到好漢滋擾,要不是遊大哥挺身而出(還英勇負傷),秦觀的考試行程很可能因此擔負,他本人也可能因之負傷,焉能有主政地方,入主中樞,位極人臣的今日?而我竟然恩將仇報,不僅不小心殺死了他的親女兒,現在又要對他的親外孫和我的親孫子動手

於是我果斷把駝背的親孫子從秦家地牢裏釋放了,並且給他安排了最好的宮廷教師,將其本人設爲特別關注的人,讓他獲得了優秀的軍事特性,還給他安排了貴族小姐作爲未婚妻。

我本以爲他會和魔法師的視頻裏的鄧加爾一樣成爲戰神和新的傳奇人物,甚至打算在秦觀去世後直接切換角色扮演他。沒想到才三十多歲就得了天花,還毀容,還受傷,最後病死了,可謂命途多舛。

爲後世子孫計——秦觀的遺產

沒有時間爲英年早逝的親孫子悼念了,秦觀在前任宰相去世後理所當然、順理成章地接過了政事堂主人的職位,全面掌管大宋帝國的各方面工作,比如推動西南邊境地區的漢化,加強對帝國領地的掌控力,進行領土開發,鞏固邊防等等。

執掌朝堂的同時,秦觀也加快了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和加九錫的進程。但他曾經蒙受先帝厚恩(當駙馬,做狀元,入中樞),雖萬死而難報,因此還是懸崖勒馬(半途而廢)了。

(其實放手的真實原因是找不到支持他的強力封臣,因此和桓溫一樣急流勇退)

秦觀還發現,通過保管國庫收入的方式來錢太慢,身爲宰相的他不僅可以進行特別稅的徵收,還可以直接敲詐六部尚書和觀察使等同僚……我是說以德服人,勸說他們慷慨解囊。

這樣一來,秦觀每隔兩三個月就能進賬數百金。代價是掉同僚好感,但是秦觀的虔誠、學識等屬性和儒學大師、詩人等特質帶來的好感加成太高,所以皇帝和大部分同僚對秦觀的好感仍是100。

很快,宰相秦觀就成了大宋王朝境內的大富翁,個人資產超過了皇帝本人、御史大夫和樞密使、六部尚書這九人的個人財產之和。哪怕把這八人(除去戶部尚書)可以支配的國庫資產也算上,秦觀的萬貫家財仍然有一戰之力。

當然,秦觀積攢這麼多財富並不是爲了滿足個人的慾望,而是爲了集中可用的全部資源,對內勵精圖治,對外開疆拓土(同時把江都的秦家莊園修得更大更漂亮更豪華)。就算不爲自己考慮,也要爲秦氏家族的長久繁榮,爲後世子孫計嘛。

(怎麼有一種把風流詞人秦觀給玩成奸相秦檜的感覺???)

也許是因爲功高蓋世,皇帝趙俁在政事堂宰相的頭銜外又給了秦觀一大塊公爵領地(算是郡王或國公的待遇了),作爲勉勵。這塊公爵領是掛在政事堂的帝國頭銜下,而非秦觀本人或秦家族族長名下,有點像羅馬帝國的與元老院行省區分的皇帝(元首)行省。

但是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秦觀在赴任途中又遇到了大規模的瘟疫——癆病,很多秦家族的小輩都咳血而死。中年遭遇天花,晚年又遇癆病,我本以爲秦觀的故事會就此結束,沒想到他又熬了過去,真是老當益壯,精神矍鑠啊。

再度大難不死的秦觀再度爲宋王朝和整個中古世界作出了衆多微小的貢獻。比如他結合自己多年的經營地方和戶部尚書、首輔、宰相履職經驗,親自撰寫了經濟學領域的煌煌鉅著《賺錢》,比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足足早了六個世紀。

比如學識能力和管理經營都已登峯造極的秦觀又開始鑽研軍事技能和磨練勇武能力,不僅多次以少勝多平定了農民起義,還運用智慧和記憶在憤怒的公牛角下救下了旅隊主官遊知微(沒錯,他就是被誤殺的遊洞玄的親哥哥),獲得了“鬥牛士”的美譽(感覺又拿了白自在和張三丰的劇本)。

比如,憑藉科舉考試發家,在擔任地方官和禮部尚書時多次舉辦和贊助科舉考試,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的秦觀喫水不忘挖井人,雖然居廟堂之高,年事也高,但依然高度重視宋王朝的教育事業,幾乎用雙腳丈量了帝國的每一寸土地。

江都秦觀?江陰徐霞客!

比如,虔誠的秦觀不惜以九十歲的高齡,從汴梁(還是他直轄的公爵領治所,我忘記了)遠赴山東曲阜朝聖。路上雖然聽到有人在講嘲諷當今宰相的故事,他也不以爲意,而是與民同樂。

再後來,皇帝趙俁也死於癆病。趙宋皇族隨即展開了一場喫雞大賽,勝利者是年輕的宗室趙伯玉。此人看面相就是昏庸無能的君主,而且可能與先帝趙俁的駕崩有關(趙伯玉:不是,死因那裏明明白白地寫着癆病呢?)。

於是,大宋忠臣秦觀決定爲先帝報仇,爲民除害,假借舉辦宴會的名義邀請昏君趙伯玉,實則是要他性命。熟料秦觀宰相沒什麼心機(確信),謀略值太低,而昏庸的趙伯玉大部分屬性都加在謀略上了,功敗垂成,只得作罷。

此後,點了“知天命”技能的秦觀夜觀天象,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於是不緊不慢地安排身後事。

就像《紅樓夢》裏秦可卿託夢給王熙鳳時的勸告一樣,秦觀趁今日富貴,在江都莊園多置辦田莊、房舍、地畝,以備祭祀、供給之用,家塾亦設於此。這樣哪怕秦家族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路,祭祀又可永繼。

在生命的最後一年裏,秦觀不再注重賢能值、虔誠、威望等資源的積累(一來這些資源數值已經溢出,二來它們不像金錢那樣全額繼承,而是按照一定比例繼承,減損),而是把重心放在了提升影響力和升級豪族屬性和宗族傳承上。

豪族屬性是中華地區的特有機制,能給豪族和普通家族成員帶來虔誠、謀略、勇武、賢能等各方面的鉅額加成,作爲宗族傳承的補充

秦觀還親自操勞過問每一位子孫的婚姻和教育。曾經陪伴他的忠心耿耿的廷臣們,如今早已先一步離開人世,但他們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依然在秦少游的腦海中徘徊。秦觀吸取了遊洞玄事件的深刻教訓,對這下老部下的後代們也都給予了特別的關照,確保他們家庭圓滿。

公元1148年10月10日,大宋宰相秦觀因年邁與世長辭,結束了他那光輝(帶着少許罪惡)的一生,享年99歲。作爲一個對朝廷和百姓盡責的男人,他因他出衆的管理人和統治者能力而聞名。

長子節度使秦仁師繼承了父親的家主職位、鉅額家產、威望、影響力和虔誠值(這時他也56歲了,不知道這麼高的數值是繼承的秦觀的還是他自己積累的),在皇家、朝中和地方也有着廣泛的人脈關係。

作爲一名虔誠的男人,秦仁師憑藉他對《論語》的深刻了解,肯定可以給儒者們留下深刻印象。我相信在他的帶領下,秦家族不僅能保持豪族地位,並能使其再次偉大

綜合評價和若干建議

我只玩了溥天之下的中華地區(以文臣路徑爲主,武將玩的少,北宋劇本爲主,唐末和南宋玩的少),無論是對日本地區的攝關政治、幕府機制和武士系統,還是對東南亞的曼荼羅朝貢帝國和神王統治,都缺乏瞭解和遊玩興趣

在這裏僅僅對溥天之下的中華地區和相應新機制做個評價吧,採取的是經典的p社遊戲加減分的形式後面的具體分值圖一樂,重點還是文字部分。

加分項/閃光點

實裝了中國玩家盼望已久的中華地區全地塊和相應新機制(好感+50)。

莊園經濟系統、科舉制度、官僚制度(比如文武官員分開、文官晉升途徑、人事冷凍期、致仕制度、國庫與個人金庫雙軌制、三省六部職能、文官個人)、朋黨機制等新機制整體符合史實,既有中國古典特色,也頗有創意(好感+50)。

誇誇科舉制、官僚制和朋黨制三個機制吧,很有代入感和沉浸感滿足了中國玩家扮演傳統士人學而優則仕,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配上相應的隨機事件和玩家的腦洞(比如我的秦檜流黑化秦觀),很有節目效果好感+30)。

玉龍dlc就有的王朝盛衰機制得到了保留和完善,並加上了絲綢之路新機制。這兩個系統我接觸不多,但是看王朝盛衰的歷史那裏考證態度還算認真好感+20)。

地名、文化(比如把孝道做成了終身的強牽制,很有創意)、宗教、建築名、人名、人物關係的考證總體上比較用心,態度端正,也有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比如宋英宗、宋神宗、王安石、周敦頤、蘇軾、蘇洵、蘇轍、司馬光、影武者富弼【出現了兩個,還都是秦觀的仇敵,結合出生年月疑似都不是本尊】)彩蛋和建築奇觀(比如長城)(好感+30)

過場加載圖很好看,音樂也很有古典風情,加入了秦王破陣樂、雲裳羽衣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經典傳統曲目(好感+20)。

新決議(比如喝茶、寫詞、學習儒家經典、朋黨請願、豪族領袖請願、影響王朝興衰、祈求天意、辭官、文武互轉、辭謝後續任命)、新活動(其實只有科舉、視察、辯論三樣新東西)、新工程(如開通大運河、治理黃河、長城翻新)(好感+15)

對一些中國地區的文化常識做了名詞解析,雖說主要給不熟悉相應文化的國外玩家看的,但是算是用心的細節(好感+5)

我對十字軍之王系列的情懷加成(好感+10)。(盒友:

p社邀請我免費試玩了該內容(好感+20)。(盒友:

p社邀請我提前試玩了該內容(好感+20)。(盒友:

不足之處與改進建議

還是先談科舉制、官僚制和朋黨制,雖然它們很新鮮,很有趣,很有特色,但問題也是有的。

具體來說,科舉制我一開始玩的時候很好奇,每個選項都想試試效果。後來經歷了80多次鄉試(主要是作爲賓客和監考官)和3次會試殿試,發現科舉事件鏈翻來覆去就是那麼一套公式化嚴重,重複性極高

每次都是這個人熬夜複習爆壓力啦,那個人偷偷傳遞小紙條啦,閉着眼睛都能根據需要的資源點數(無非是賢能值和影響力兩種)和可承擔的後果(花費金錢買考試祕籍或者因爲拒絕考生的作弊請求而掉好感)來功利地選選項,失去了模擬科舉的樂趣(好感-20)

與同一批提前試玩的朋友的交流

官僚機制就像我說的,遊戲裏的官職名稱其實是爲了對應西歐的國王——公爵——伯爵——男爵而強行把西方的爵本位移植成東方的官本位底層邏輯依然是西方的封建制度,削減了代入感。三省六部主官雖然有各自特色職權,但是不夠豐富,也沒有對應的屬吏,只有個人幕僚(好感-30)

朋黨機制方面,感覺沒能很好地還原宋朝的朝廷博弈(雖然有辯論機制)與黨爭,而且官員更換門戶的懲罰性太低了,導致左右橫跳的現象時常發生,有點出戲(好感-10)

王朝盛衰和絲綢之路系統設想很好,但在新手教程裏缺乏指引,導致我沒有什麼體驗的動力,實際遊玩中也不覺得它們有什麼存在感。當然也可能是我自己玩的時長不夠,或者選擇的角色不對,沒能發現其魅力(好感-15)

一些基本的政治、法律和文化問題。比如在宋朝政治制度下,還會經常見到遊戲裏同僚之間操戈,或者下級封臣越級造反。樞密使和兵部尚書的軍政軍令職權區分不明顯,央地軍權劃分模糊等等(好感-10)

法律上的問題很多,從官僚的繼承法到民間的財產繼承,從婚姻法律(比如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嫡妻的優勢地位沒有突顯,也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程序和六禮的儀式感)到刑事法律(比如中華法系特有的準五服以治罪、八議、十惡等特色法律制度沒有體現,死刑判決和複覈權力沒有收歸中央等等)。當然,這可能算我法律史出身吹毛求疵了(好感-5)

文化主要是孝道。古代中國是儒家倫理型社會,p社把孝道理解成終身的強牽制,很有創意。不過這種牽制可以用支付金錢或者其他利益交換的方式解除,還是有點出戲。而且有時子女還會對父母破口大罵(屬於十惡裏的不孝,會面臨嚴酷的刑罰),有時兒子甚至孫子都會與父親同名(秦觀二世、秦觀三世),太離譜了(好感-25)

這擱古代,兒子已經被秦觀扭送報官了

動態地名、官名、歷史人物的特質和數值,這個很多盒友在社區說過了,我也覺得要修改。不過好在這些文案數值類的東西不觸及遊戲的底層邏輯,期待mod完善亦可(好感-10)

本土化不夠到位。比如“總督”應該翻譯成官吏差遣官(明清是有總督,但是唐宋沒有啊),秦觀莊園裏的“商人公會”建築也有點出戲。這些同樣可以指望mod解決(好感-5)

子女教育方面,童子試通過率過低,而且我到現在也不知道如何讓子女或者其他門生主動參加科舉考試(我的繼承人秦仁師到57歲時也只通過了童子試,他和其他兄弟從來沒有想過主動參加科舉,因此官階嚴重受限),更不知道如何在科舉考試中幫助他們中舉

另外,送子女去領地上的大學(改爲私塾或者學堂、學宮、學院要好很多)雖然可以獲得科舉優勢,開銷卻高達400一人(好感-15)

瘟疫方面,中華地區的瘟疫過於頻繁,殺傷力過大。兩波瘟疫帶走了秦觀一半以上的家人(還有宋神宗),他本人也兩次中招,險些導致遊戲提前結束。不過也有好的一面,就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遊戲高倍速的卡頓(好感-15)

對外關係方面,中華地區的主要互動勢力是北方遊牧和西南邊疆,與朝鮮半島、日本和東南亞地區交互較少,遑論西歐。考慮到ck3本體有馬可波羅事件,以及最新的可汗dlc,可以考慮在後續更新中深化拓展馬可波羅事件鏈,增加趣味性(好感-5)

人物建模方面,宋朝的女性角色外貌比較唐風(唐代的唐),這個可以通過風味包或者玩家自制mod解決。我其實對策略類遊戲的女性角色沒有rpg和act類型的要求那麼高,不是大問題(好感-5)

性能方面,我玩到遊戲開始三十年後和八十年後時分別遭遇兩次閃退,開四倍速和五倍速時卡頓明顯,只好把地圖縮放到卷軸視角,並且轉移到西歐地圖以緩解卡頓(好感-20)

惡性bug遇到兩個一個是某個刺史因爲我搭理另一個人卻不搭理他而要與我結怨,問題是另一個人也是他本人而非同名同姓,經典雙重人格問題。另一個是接受了領地合同(也就是解決糾紛)後無法觸發後續事件,也不能取消或者接新合同(好感-10)

簡單計算了一下,加分項總分是270,不足之處總扣分是 215,270-215=55不過這個分數不是我對溥天之下dlc的客觀評分,而是我對其的主觀好感。因此參考的標杆是0分(喜歡還是討厭),而非60分(合格與否),我個人還是從中得到了許多的樂趣的,55的好感放遊戲裏也是很高的數值了,再次感謝p社給的寶貴試玩機會

說白了,我希望能體驗到的是全方位的中國皇帝、唐末軍閥、宋代士人、鄉紳、市井、官吏生活模擬器,而不是套了唐宋的外殼的中世紀西歐大小領主生活模擬器。希望p社今後的更新能在這方面加大力度,深挖歷史文獻和文學作品,比如參考《儒林外史》裏的情節深化科舉機制(當然宋代和明代的具體制度也不同)。

比如參照《水滸傳》《紅樓夢》《東京夢華錄》等小說或者筆記的描寫來豐富宋代官僚文人的日常生活,如琴棋書畫(詩酒茶倒是有的)、飛花令、斗酒令,參加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活動等等,

比如參考各種歷史文獻(或者頁遊皇帝成長計劃)豐富帝王的生活(如親自決獄,親自複覈死刑案件,向太后請安,微服私訪,與嬪妃互動)等等。

以上便是我的溥天之下DLC萬字長評的全部內容了。盒友們如果有關於新dlc的任何機制或者設計上的問題,或者對這個dlc本身還有其他看法或者評價,歡迎來評論區交流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