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很高的神作就一定很好吗?我就不喜欢这些神作

在我们游戏界四五十年的发展史来,出现诸多口碑高到不可思议的作品,但是这些游戏真的好吗?特别是在当今的评论区大量存在着比较,甚至大量跨领域的比较,例如“战神四居然打败了大表哥二”“刺客信条不如巫师三一根”“对马岛比育碧罐头强得多”“33号比博德三更好玩”“双影不如双人成行”“博德之门三大满贯,天下第一”等等。这些言论很显然是一种不适合的比较,是充斥着个人主观偏好的言论,但是存在即合理,或许有的人真是这么觉得的,而有的人可能游戏都没有玩过只是为了带另一个游戏节奏才这么说的。

游戏界有个知名的理论,理查德·巴托尔(Richard Bartle)发表过一篇名为《牌上的花色——MUD中的玩家》的论文。这篇论文里把玩家分为四类,这个分类时至今日依然适用。这四类分别是:成就型玩玩(Achievers)、探险型玩家(Explorers)、社交型玩家(Socializers)、“杀手”型玩家(Killers)。

很显然,不同人确实有不同的偏好,那么上面的言论似乎没有那么逆天了,虽然也是不合理的态度,但确实很容易在心智不成熟的玩家群体中出现。我们确实也应该一定程度理解不喜欢这些神作的玩家,因为或许他们真的不喜欢,而且是有理由的不喜欢,而不是单单的带节奏,玩家们也应该反思自己是否为了自己喜欢的作品而太过于具有攻击性了。

拿我举例子吧,我作为一个浅度玩家,我不太喜欢战神和鬼泣这样的动作游戏,也不喜欢魂游这样战斗系统太过于粗糙的游戏,那么像黑神话和审判之逝这样只需要少量的理解与练习就能很帅很爽的游戏我就会大为赞扬,给出满分,反而战神鬼泣老头环这样公认的满分神作我却只能给八到九分。还有回合制游戏和战旗游戏,例如p5和神原2我都很喜欢,但是神原2不看攻略太累,一些解密确确实实很影响我的体验,而且由于我没有建立起好的构筑,玩到后期一场战斗时间就太长了,而且有翻车的可能,那么我对神原2的观感就要打折扣了。还有开放世界刺客信条,巫师三和大表哥二,我不甚注重剧情和代入感,那么同样满屏幕问号的刺客信条和巫师三对我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不过是刺客信条战斗和跑酷手感好一点,巫师三等级压制好一点以及摔落伤害高了许多,而大表哥二则更为极端,在雪山的体验感非常不错,出了雪山却不知道要干什么,到处做任务,而且由于非罐头的体验,对各种系统都过于陌生,患得患失,玩起来反而相当累,而且r星平台太烂,比育碧烂多了,所以就一直没有再玩了。所以,其实很多口碑佳作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让我难以接受,甚至会对战神,霍格沃兹之遗,最终幻想15这样缺点相当明显且价格高昂的游戏破口大骂,因为我确实花了不低的价格买了不太好的体验,当然了好的体验也是有的,但是很显然不好的感觉远远更多。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