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鬼谷八荒》平均游戏时长66.5h,《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平均游戏时长70.5h,《懒人修仙传》平均游戏时长300h...为什么我们钟爱仙侠题材游戏?
![]()
放置类文字修仙游戏的经典之作——懒人修仙传系列,图中为2代
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文化维度理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答。修仙类游戏对五大文化维度每个方面都有这令人惊讶的契合,本文将选取其中三个角度展开讨论——或许能为你理解仙侠游戏魅力打开新视角。
一、权力距离维度:打破阶层壁垒的仙侠梦
在文化维度理论中,权力距离维度关注的是社会对权力分配机制的意见。现实中,个人发展往往被阶层差异所钳制——这正是一种较高权力距离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分配固定、等级森严,几乎难以更改。但修仙游戏构建了一个“人人皆有可能”虚拟世界。尽管仙侠世界的权力分配和等级制度差距或许更加令人绝望,但玩家控制的主角总是那个天赋异禀的人,总能从从凡人一步步修炼飞升成仙,这一游戏过程符合我们对“努力就能变强”的朴素期待。
![]()
鬼谷八荒
游戏里,寒门子弟能凭刻苦修炼、奇遇法宝,在修仙界斩妖除魔、一步步突破变强,与名门大派高徒一较高下,甚至登顶权力巅峰。这种弱化玩家感知到的权力距离的设定,能够给予玩家极大心理满足。
二、个人/集体主义维度:独修与门派的平衡融合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衡量的是社会成员间关系的紧密程度与个人对集体的依赖程度。修仙游戏广博的题材让这二者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如果玩家选择以个人角色为核心的作品,一般可自行决定修炼方向、技能选择,在探索秘境、完成任务时,个人智慧与能力起关键作用,满足个人主义倾向玩家对自我实现、独立冒险的追求。
对于他们来说,单打独斗反而更加自由,尽管风险更大。没有繁琐的宗门比试、贡献制度、任务要求,只有不断变强这一个目标。
![]()
比如以“真实修仙感”闻名的《觅长生》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游戏着眼于修仙题材中的“宗门”元素,比如《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和《卡牌仙宗》等。
玩家不再扮演单一的个人角色(或弱化玩家作为个人角色的存在感),游戏中心放在宗门建设的自由度、资源管理的策略性和突发事件的紧张感上,迎合集体主义观念玩家对归属感、团队合作的需求。
三、不确定性规避维度:秘境奇遇对未知恐惧的消解
不确定性规避维度反映社会成员对不确定、模糊情境的容忍程度。以上文提到的《卡牌仙宗》为例,这类修仙游戏引入秘境探索、奇遇和突发事件等元素,对炼丹、渡劫成功率进行梯度设定,凡此种种,正是利用不确定性激发玩家探索欲望的手段。
深山中的一株古树是否寄宿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妖灵?破屋中传来的琴声是陷阱还是高人的机缘?在丰盈的文化背景下,一点小小的提示也充满无尽的遐想。
![]()
《卡牌仙宗》
玩家在游戏里不断尝试新修炼路径、挑战未知副本,每次突破不确定性带来的难关,都能收获强烈成就感。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不确定性的焦虑不同,游戏预设的虚拟世界将未知包装成有趣的冒险,使玩家在可承受范围内享受探索的乐趣,满足对新奇体验的追求,以此消解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
总结
在笔者看来,修仙游戏的火爆并非偶然,其爽点覆盖了文化维度所涵盖的各个层面。这一题材本身就能够回应不同类型玩家在权力认知、独立性、探索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再加上机制和玩法等交互框架的巧妙设计,修仙游戏在国内注定还会火下去。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