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NeoGAF調查揭示玩家態度轉變,超60%的玩家明確表示“僅憑索尼第一方獨佔遊戲”已無法成爲其購買PlayStation新主機的理由,僅少數用戶仍堅持爲獨佔陣容買單。
一方面,索尼將《戰神》《最後生還者》等經典IP陸續移植至PC平臺,削弱主機獨佔稀缺性;另一方面,PS5原生獨佔遊戲數量斷崖式下跌——目前僅13款,遠低於PS4的60款和PS3的177款,且多爲核心IP續作或重製版,創新乏力。儘管《宇宙機器人》等作品口碑優異,但玩家普遍批評索尼近年設計“過於保守”,如《羊蹄山》實機演示引發的“無新意”爭議。外媒警告,若獨佔陣容持續縮水,主機差異化優勢將消失,進而動搖用戶忠誠度。
曾幾何時,“爲獨佔買主機”是玩家共識,但如今PS5獨佔內容不僅數量銳減,其吸引力更遭跨平臺策略反噬。移植PC雖擴大IP影響力,卻模糊主機邊界,玩家直言:“當PC能玩到《戰神》,爲何多花數千元購主機?”。PS5獨佔陣容中,《惡魔之魂重製版》《GT7》等均爲老IP衍生,缺乏如PS4時代《血源詛咒》級的新IP震撼。玩家吐槽索尼陷入“續作依賴症”,安全牌打法致審美疲勞。《羊蹄山》演示被指“彷彿十年前畫質”,加劇對保守創意的失望。值得注意的是,此現象並非索尼獨有。Xbox因多平臺策略遭55%玩家拋棄下一代主機,而手機行業亦因“性能過剩、創新停滯”面臨換機週期延長至36個月。這揭示消費電子共性困局:當技術迭代放緩,用戶更理性評估投入產出比,廠商亟需打破“硬件綁定內容”的傳統邏輯。
若索尼、微軟無法扭轉獨佔勢弱局面,主機恐淪爲“訂閱服務入口”——如Xbox Game Pass以百款遊戲庫替代單機吸引力。然而,業界亦擔憂“一家獨大”風險:若Xbox邊緣化、PS獨佔失色,缺乏競爭的生態恐抑制遊戲產業創新活力。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