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機9:安魂曲》(Resident Evil 9: Requiem)由卡普空(Capcom)在 2025 年夏季遊戲展(Summer Game Fest)正式公佈,預定於2026 年 2 月 27 日登陸 PlayStation 5、Windows 和 Xbox Series X/S 平臺。遊戲採用 RE 引擎製作,依舊定位爲單人存活恐怖(Survival Horror)作品,故事舞臺迴歸浣熊市(Raccoon City),距《生化危機3:滅絕》(2005)結局約 30 年。主角爲新面孔——FBI 技術分析員格蕾絲·阿什克羅夫特(Grace Ashcroft),她奉命調查發生在當地一家酒店內的一系列神祕死亡案件,此酒店正是她母親 8 年前喪生之地 。
IGN發文談到了里昂和《生化危機4》對於《生化》系列的影響。自 2005 年《生化危機4》問世以來,其“肩後視角”與“即時瞄準與格鬥相結合”的設計,徹底顛覆了系列早期的“固定鏡頭+緩慢移動”生存恐怖模式,賦予玩家更強的動作自由度與沉浸感:
採用可自由轉動的第三人稱肩後視角,允許玩家實時觀察角色與環境;
引入近身格鬥、翻滾躲避與精準瞄準機制,顯著提升射擊手感與戰鬥節奏。
這兩大創新不僅重塑了《生化危機》系列的核心玩法,也成爲後續數款主流動作射擊遊戲的標杆,如《戰爭機器》、《蝙蝠俠:阿甘騎士》、《最後生還者》等 。
正因如此,《生化危機4》被視作“最重要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之一,不僅爲系列帶來鉅額銷量和口碑,更推動整個動作遊戲行業普及“肩後視角+精確瞄準”模式,並引領更多恐怖遊戲在保留氛圍的同時加入快節奏戰鬥元素 。
在《生化危機4》之後,卡普空繼續強化動作設計:
《生化危機5》與《生化危機6》:引入大規模街頭巷戰、載具戰鬥乃至空戰場面,玩法愈發接近同質化的射擊動作遊戲;
本系列經典角色里昂·斯科特·肯尼迪(Leon S. Kennedy)從一個“膽小警察”進化爲“頂級特工”,進一步拉遠了與原始“生存恐怖”定位的距離。
這一轉變雖然吸引了追求爽快戰鬥的玩家,但也讓一部分核心粉絲詬病“恐怖氛圍被大幅犧牲”,認爲系列越走越遠,喪失了最初的緊張與未知感 。
面對粉絲呼聲,卡普空於 2017 年重新啓航,推出《生化危機7: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 7: Biohazard),徹底拋棄里昂等變質角色,改由普通角色伊森·溫特斯(Ethan Winters)擔綱主角,並改用第一人稱視角重現了封閉空間的壓迫感和僞紀錄片式的恐怖氛圍。隨後 2021 年的《生化危機:村莊》(Resident Evil Village)在保留第一人稱視角的同時,增加了更爲廣闊的開放場景與多樣化怪物設計,進一步平衡了“恐怖探索”與“適度動作” 。
然而,在《安魂曲》公佈後,里昂·肯尼迪的名字迅速成爲輿論焦點:
社交平臺與論壇上,許多玩家感嘆“里昂纔是浣熊市最標誌性的英雄”,並高度期待他與新主角格蕾絲並肩作戰,或至少以配角身份客串 。
IGN 報道指出,儘管開發團隊強調“本作主角非里昂”,但頻繁被提及的熱度,恰恰反映出玩家對動作與爽快戰鬥的渴望:
“如今,粉絲們談論《安魂曲》時,幾乎要誤以爲里昂纔是主角——這表明了他們希望看到更多動作元素迴歸,而不只是重複第一人稱的老套路。”
這一現象提醒卡普空,恐怖與動作的平衡,是重啓系列後下一個必須攻克的課題:一方面保持“浣熊市”傳統的陰森詭譎,另一方面也要滿足玩家對於里昂等角色帶來的戰鬥爽感和角色情感連接。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