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化危機 4》的混亂動作場面,到初代《生化危機》的步步驚心,該系列涵蓋了多種多樣的類型與風格。
以下這 12款《生化危機》遊戲中,既有被淡忘的經典之作,也有除了死忠粉粉絲已無人記得的奇特冷門作品,還有一些怪誕的創意 —— 它們或許從一開始就不該走出繪圖板。
由於遊戲過於久遠,遊戲存在操作、視角或難以找到資源等問題,建議感興趣的盒友前往B站“雲遊”即可。
1、《生化危機:槍下游魂》(Resident Evil Survivor)
作爲《生化危機》系列早期的重要衍生作品之一,它也是該系列史上評價最差的作品之一。將《生化危機 2》的恐怖元素與 PS1 的 GunCon 光槍相結合,這個想法本身未必糟糕,但實際執行卻差強人意。2000 年時遊戲媒體給它打了 4.1 分,這實際上已經比它 39 分的 Metascore 評分略高了。
不幸的是,對北美玩家來說,由於科倫拜恩校園槍擊事件引發的爭議,該地區版本中移除了光槍功能。因此,這款遊戲最好還是被丟進遊戲史的垃圾桶裏。不過,它確實衍生出了一款續作。
2、《生化危機:代號維羅妮卡》(及《代號維羅妮卡 X》)(Resident Evil Code: Veronica (and Veronica X))
老派的《生化危機》粉絲對《代號維羅妮卡》相當熟悉,但新粉絲可能得特意找機會才能玩到它。這款遊戲被視爲《生化危機 2》的真正續作(因最初未登陸 PlayStation 平臺而採用了不同名稱),且被廣泛認爲是系列中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卻長期侷限於復古主機平臺。
2025 年,要玩到它,最便捷的方式仍是基於 Dreamcast 原版移植的 GameCube 和 PS2 版本(名爲《代號維羅妮卡 X》),不過 PS3 和 Xbox 360 的高清版也是不錯的選擇。希望卡普空在《生化危機 4》之後,最終能重製這款遊戲,因爲還有許多粉絲尚未有機會體驗它。
3、《生化危機:Gaiden》(Resident Evil Gaiden)
21 世紀初的每一個經典電子遊戲系列,幾乎都出過一款冷門的 Game Boy 衍生作,沒多少人記得,《生化危機:Gaiden》正是如此。
這是一款設定在客輪上的俯視視角生存恐怖遊戲 —— 不知爲何還加入了笨拙的第一人稱戰鬥機制,主角是系列中的人氣角色里昂・S・肯尼迪,以及迴歸的導師型人物巴里・伯頓。
儘管作爲一款 Game Boy Color 遊戲,它有時被認爲被低估了,但卡普空早已將其從系列正史中剔除。話雖如此,在 Game Boy 的遊戲庫裏,比它差的作品可多了去了 —— 比如《王牌大賤諜:放規矩點》
4、《生化危機 0》(Resident Evil Zero)
這是另一款廣受好評但可能被新粉絲錯過的《生化危機》遊戲,其風格略顯獨特。
顧名思義,《生化危機 0》是系列開篇之作的前傳,故事發生在初代遊戲的前一天。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開創性恐怖遊戲《甜蜜之家》的啓發,難度比系列前作明顯提升,同時迴歸了初代和二代所確立的慢節奏、子彈省着用的核心玩法。
與本榜單中的其他遊戲不同,《生化危機 0》在現代主機上很容易玩到,所以如果你喜歡經典生存恐怖遊戲,絕對值得一試。
5、《生化危機:爆發》(Resident Evil Outbreak)
作爲《生化危機》系列中最奇特的作品之一,《爆發》是一款面向 PS2 平臺的合作恐怖遊戲,其基本功能依賴於該主機尚不成熟的網絡支持。遊戲背景設定在《生化危機 2》事件期間的浣熊市,主角是一羣普通人,他們只是努力在殭屍襲擊中求生。
雖然這款遊戲可以單人遊玩,但它的設計理念更接近《求生之路》的雛形 —— 玩家需要共享資源,並利用各自角色的獨特能力闖過一系列關卡。遊戲服務器於 2011 年關閉,但多年來一直有粉絲致力於讓這款遊戲 “起死回生”,相關努力至今似乎仍在繼續。
6、《生化危機:死寂》(Resident Evil: Deadly Silence)
任天堂 DS 是有史以來銷量第二高的遊戲機,這或許就是卡普空決定將初代《生化危機》移植到該平臺的原因。
這款名爲《死寂》的移植版包含兩個獨立版本:一個儘可能貼近原作,另一個則增加了更多敵人和一些專爲 DS 設計的謎題。它還加入了一些新機制,比如 180 度轉身。如今,我懷疑沒人會堅稱《死寂》是體驗初代《生化危機》的理想方式,但它無疑是一個已然逝去的時代留下的有趣遺物。
7、《生化危機:死亡目標》(Resident Evil: Dead Aim)
作爲如今已被遺忘的 《生化危機槍下游魂》系列中的第三款光槍遊戲,《死亡目標》被許多人認爲是該系列中最出色的一部。它將第三人稱移動與光槍遊戲的第一人稱射擊機制相結合,但其他方面則乏善可陳,尤其是其平淡無奇的劇情。儘管系列中還有更優秀的光槍遊戲,但《死亡目標》算得上是早期作品中的佼佼者。
8、《生化危機:安布雷拉歷代記》與《生化危機:黑暗歷代記》(Resident Evil: Umbrella Chronicles & Darkside Chronicles)
這兩款遊戲於 21 世紀 00 年代末登陸 Wii 平臺,通常被認爲是《生化危機》系列中最出色的光槍遊戲。儘管這兩款遊戲沒有專屬的獨特劇情,而是選擇重述先前作品中的關鍵事件(僅有少數例外),但 Wii 的操控配置使其更貼近系列其他作品的水準。
9、《生化危機:浣熊市行動》Resident Evil: Operation Raccoon City
卡普空曾多次嘗試將熱門的射擊遊戲玩法融入《生化危機》系列,但似乎從未取得過太好的效果。2012 年的《浣熊市行動》以一支軍事小隊的視角,非正史地重述了《生化危機 2》和《3》的事件,其中包含了粉絲喜愛的角色漢克。
可惜的是,《海豹突擊隊》和《彩虹六號》系列中的戰術戰鬥玩法在這裏未能很好地體現,最終它的 Metascore 評分僅爲 48 分。《生化危機》系列中確實有更糟糕的遊戲,但這款也確實該被遺忘。
10、《生化危機:啓示錄》及《啓示錄 2》(Resident Evil: Revelations and Revelations 2)
“啓示錄” 子系列在《生化危機》核心粉絲中頗有名氣,如果你想體驗更內斂的生存恐怖玩法,它們或許正合你意。初代《啓示錄》是爲 3DS 平臺設計的,因此即便高清重製版有時也顯得有些過時;而《啓示錄 2》本質上是一款內容飽滿的系列作品,拆分爲四個獨立章節呈現。
雖然它們無法與《生化危機 2》《生化危機 4》等經典作品相提並論,但如果你已經把系列中最優秀的作品玩了一遍又一遍,或許會欣賞它們在恐怖類型中更偏向心理層面的表現。
如今,《生化危機 4 重製版》上線已有兩年,明年《生化危機》系列的第9部正統續作《生化危機:安魂曲》也將發售。
粉絲們不禁猜測卡普空接下來會重製哪部經典作品 —— 我希望是《生化危機:代號維羅妮卡》。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