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桌遊發展史,一切還能回到最初的模樣嗎?

最近筆者放暑假回家了,又見到了自己那套從小學就在玩的很老很老的《三國殺》。

當時的《三國殺》不過“界限突破”“風林火山”“一將成名”這幾個擴展,而如今不談網殺單論面殺,擴展包也是眼花繚亂;筆者遂一時興起,想做一期《三國殺》面殺的卡牌發展史。

以下文字爲筆者個人記憶加網絡信息寫就,如有謬誤,還請指出~

(在正式版之前據說有“龍版”和“推廣版”的存在,由於筆者未親身經歷,故略去不提)

一、舊標準版

爲什麼要加一個“舊”字呢?因爲現在的《三國殺》標準版已經是大改了一遍又一遍之後的版本了。

最早的《三國殺》,也就是筆者小時候的第一盒《三國殺》,羣勢力僅有三名武將,呂布、貂蟬、華佗,立繪也全都是黃愷的老版本(現在的標準版立繪又全改成黃愷老版的畫風了,一切彷彿形成了一個循環,真是令人感慨)。

當時的《三國殺》還嚴格遵循着“4血1技,3血2技”的標準,說明書還是厚厚的一本小本子~

(筆者自己的那盒在搬家中遺落,只能找點網圖了)

二、風林火山與軍爭包

《三國殺》的第一個擴充包——《神話再臨》來了,每個擴充包的名字都取自《孫子兵法》的“六如真言”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

從2009年到2011年間,遊卡先後推出了手牌擴充“軍爭包”以及“風林火山”四個武將擴充,並且加入了開盲盒機制:每包擴充包都有一定幾率開出對應的一張神將。

也就是最早的八神將:曹操,周瑜,呂蒙,關羽,呂布,趙雲,司馬懿,諸葛亮。

當然√卡後續推出了各種包括標準版、神話再臨擴充在內的所謂“珍藏版”,是直接包括全部8張神將的(筆者以前就買過一套2015珍藏版的)。

三、一將成名

遊卡在2011年至2015年間開展的由民間設計武將、官方選擇優秀的加入當年的擴充包的活動。

也就是這個活動引發了最早的強度膨脹,一堆沒有平衡過的超模武將直接上線,好在面殺不影響,畢竟逼急了可以就地真人搏擊(bushi)

而2015年的“一將成名”終於是久違地增加了一批主公牌,當然蜀漢的那位在歷史上其實並不是皇帝()

四、新標準版-界限突破

筆者印象裏最深的一版標準版了,那時候對《三國殺》的關注度最高,後來上了高中因爲各種原因慢慢不怎麼關心了。

首先是2013版的新標準版,可以說是非常具有意義的一版標準版,首先是改動了手牌的卡背,由老的祥雲花紋版改爲了沿用至今的新卡背(19年往後的卡背刪掉了下面的字母,其他基本無變化);

其次是改動了一批武將的立繪,像是劉備、黃月英、貂蟬等等,同時第一次變動了標準版的武將數量,加入了華雄、袁術,此後標準版幾乎每隔一兩年就要對武將進行加加減減。

13年的新標準版可以看做是界限突破的預備版。

然後是2014年的界限突破標準版。這位更是重量級啊,基本上所有的標包武將都進行了徹底的加強與立繪重置,並且加入了李典、徐庶、公孫瓚三位武將,還有寶物-木牛流馬

五、原創之魂

其實就是之前的“一將成名”啊,到了2016年、2017年,因爲各種原因,活動改了名字並且供玩家設計的數量也大幅削減,變爲了官方設計四張、玩家設計另外四張。

2016年武將爲:郭皇后,李嚴,孫登,劉虞,孫資&劉放,黃皓 ,岑昏,張讓。

2017年武將爲:辛憲英、吳莧、徐氏、曹節、嵇康、薛綜、蔡邕、秦宓。

擴充包數量不止8張是因爲有對往年武將的重做牌。

本期先寫到這兒吧,各位如果感興趣不妨多多點贊、關注,數據還可以的話筆者會接着寫完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