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三國殺中的美女(羣雄篇)

上一期盤點了三國殺中吳國的女角色,這一期我們繼續來欣賞一下羣雄中的女角色。需要說明的是,本系列盤點只包含三國殺OL的武將,等完結後下一個系列會聚焦於三國殺十週年的角色,友友們敬請期待。

1.貂蟬

灼世繁花

貂蟬是中國古代文學虛構的經典女性形象,最早完整出現於元雜劇,後由《三國演義》塑造爲王允府中歌伎。她爲拯救漢室,自願獻身“連環計”:先許嫁呂布,再獻董卓,以美貌挑動二人反目,最終促使呂布誅殺董卓。其角色是政治陰謀的關鍵執行者,承載了“紅顏救國”的文人理想。雖無歷史原型(正史僅載呂布與董卓婢女私通),但“閉月”之貌與捨身大義使其位列“四大美人”,成爲權謀敘事中最具符號化的悲劇工具。

1.5.sp貂蟬

玉脂牽芯

貂蟬雙殺!

1.75.魔貂蟬

幻夢惑心

貂蟬就是有排面!

2.蔡文姬

霜驚夢寒

蔡文姬是東漢大儒蔡邕之女,中國文學史上首屈一指的才女。她親歷漢末亂世:初嫁喪夫,後被南匈奴擄掠十二年並生子;曹操念及與蔡邕舊誼,以重金贖回,成就“文姬歸漢”的千古典故。歸漢後憑藉驚人記憶力默寫復原家藏古籍四百餘篇,挽救文化遺產;其自傳體五言《悲憤詩》以血淚文字控訴戰亂創傷,開創女性長篇敘事詩先河。其人生將絕世才華與時代苦難熔鑄一體,成爲漢魏之際文化存續與女性命運的悲壯象徵。

3.靈雎

舞魅蠱心

靈雎是當代影視遊戲(2012年電影《銅雀臺》及衍生手遊)完全虛構的角色,設定爲貂蟬與呂布之女。她被曹操祕密培養爲刺客,化名潛入銅雀臺,任務本爲刺殺呂布舊部或曹操本人,卻與曹操之子曹丕產生情感糾葛。其形象承載着父輩恩怨與身份認同的衝突(如電影中在忠孝與愛情間掙扎),與真實三國史毫無關聯,本質是創作者對“刺客+虐戀”戲劇模板的套用,借三國IP外殼講述現代故事。

4.何太后

斜倚鳳塌

何太后是漢靈帝皇后、少帝劉辯生母,出身南陽屠戶之家,因兄大將軍何進得勢入主後宮。她爲固寵鳩殺皇子劉協(漢獻帝)生母王美人,與婆母董太后勢同水火。靈帝死後,其子劉辯繼位,她臨朝稱制。在外戚(何進)與宦官(十常侍)的生死衝突中猶豫不決,導致何進被宦官誘殺、董卓趁機入京。最終,她與少帝一同被董卓廢黜並毒殺,其短視擅權成爲東漢王朝崩潰的直接導火索。

5.伏皇后

雨生百穀

伏壽是漢獻帝劉協的皇后,出身儒學世家(父爲侍中伏完)。她親歷董卓之亂、李傕郭汜之禍,隨獻帝顛沛流離。建安年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她因目睹董承誅曹計劃失敗及董貴人被殺,密信聯絡父親伏完反曹。建安十九年事泄,曹操逼獻帝廢后,她藏身宮牆夾層仍被拖出處死,所生二皇子亦遭鴆殺。其“被髮覆面”的慘死,標誌東漢皇權尊嚴徹底崩解,成爲漢魏禪代前最悲愴的獻祭。

6.蔡夫人

綺麗繁花

蔡夫人是荊州牧劉表的後妻,出身襄陽豪族蔡氏(弟爲水軍都督蔡瑁、族親包括名士蔡諷)。她深得劉表寵愛但排擠前妻之子劉琦,扶持親子劉琮上位。劉表病危時,她聯合蔡瑁、張允封鎖消息,阻止劉備探病,劉表死後更力主劉琮獻荊州降曹,導致劉備倉皇南逃。其一生以家族利益凌駕州郡安危,雖使蔡氏在曹魏得保富貴(蔡瑁官至長水校尉),卻揹負背主求榮、間接促成赤壁之戰的歷史評價。

7.王榮

儷觴妙舞

王榮(追尊靈懷皇后)是漢靈帝的妃嬪,出身小吏之家(祖父王苞爲五官中郎將)。她因才貌出衆被選入宮,生下皇子劉協,招致何皇后忌憚。產後不久即被何皇后毒殺。其子劉協後被董卓擁立爲帝,追封她爲皇后。她的一生是東漢末年宮廷傾軋的典型犧牲品,以生命爲代價誕育了漢室末代皇帝,卻未能見證其子登基。

8.sp黃月英

持智思耀

黃月英(名出民間,正史稱“黃氏”)是諸葛亮之妻,荊州名士黃承彥之女。她雖被時人調侃“貌陋才高”(黃髮黑膚),卻以學識淵博、精通巧藝深得諸葛亮敬重。後世傳說賦予她機關術大師的形象(如協助製造木牛流馬),雖無正史確證,但其智慧內助的角色深刻融入民間對諸葛亮的集體記憶,成爲才德超越容貌的傳奇女性符號,象徵賢臣背後隱形卻強大的支撐力量。

9.董白

嬌蠻爛漫

董白是權臣董卓的孫女,被董卓格外寵愛,幼年封“渭陽君”。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呂布誅殺後,她雖爲未及笄的少女且無實際罪行,仍作爲董氏家族成員被朝廷下旨處死。其短暫一生從極貴到慘亡,成爲漢末政治清算中株連制度殘酷性的縮影,凸顯了亂世中個體命運完全依附於家族興衰的悲劇。

10.卑彌呼

祕境幽幻

卑彌呼是日本彌生時代邪馬臺國的女王,以“事鬼道,能惑衆”的祭司身份統治部族聯盟。她於魏明帝景初三年遣使難升米赴曹魏朝貢,獲魏帝曹叡冊封“親魏倭王”金印及錦緞銅鏡。其統治終結於247年死後的大規模殉葬動亂。作爲中日官方交往最早的史載人物,她的存在實證了三國時期東亞跨海政治互動,其神祕形象成爲日本古代王權與宗教合一的象徵。

11.曹節

凰夢漢回

曹節是魏武帝曹操之女,漢獻帝劉協的第二任皇后。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後,其兄曹丕篡漢稱帝,派使者索要傳國玉璽。她怒斥兄長篡逆,數次拒交玉璽,最終將玉璽擲於階下,悲泣:“天不祚爾!” 後隨被廢的漢獻帝(封山陽公)徙居濁鹿城,終生以漢室忠臣自居。其擲璽抗兄之舉,成爲漢魏禪代之際最富戲劇性的悲壯符號,凸顯了權力更迭中血緣與道義的撕裂。

12.張琪瑛

金鈺微秋

張琪瑛是漢末五斗米道教主張魯之女,因其父割據漢中並推行政教合一統治,她自幼浸染道教儀軌與祕術。建安二十年張魯降曹後,曹操爲籠絡天師道勢力,欲將其許配給兒子曹宇。她以修道爲由堅拒婚事,終身未嫁,隱遁山林繼續修行。其拒絕政治聯姻、堅守信仰的選擇,在史冊中成爲漢末道教獨立於皇權之外的獨特象徵,後世道教尊其爲“張琪瑛真人”。

13.馮方女

輕舟月嵐

馮方女是東漢末年軍閥袁術的寵妾,以國色天香聞名。她因戰亂隨父馮方避居揚州,被袁術強納。入宮後遭袁術其他姬妾集體妒忌,衆人合謀欺騙她:“袁術最敬重志節之人,見君宜常涕泣示憂。”她信以爲真,每見袁術必垂淚,終使袁術疑其“心懷怨望”,下令縊殺。其悲劇揭露了亂世紅顏身不由己的宿命,成爲權力傾軋與人性陰暗交織的犧牲品。

14.唐姬

鵲樂織欣

唐姬是東漢末代皇帝漢少帝劉辯的妃子。初平元年董卓廢殺劉辯後,她拒絕再嫁,歸鄉守節。後軍閥李傕欲強佔爲妻,她堅拒不從,面對脅迫凜然道:“妾身乃帝王之妃,豈屈身於逆賊!” 並欲解佩劍自刎以明志。李傕驚懼作罷。其以死守節、不辱廢帝遺孀尊嚴的氣節,成爲漢室傾頹中罕見的忠貞象徵,終得善終於故里。

15.曹憲曹華

錦瑟良緣(形態一)

錦瑟良緣(形態二)

曹憲與曹華是魏武帝曹操之女,建安十九年曹操廢殺漢獻帝伏皇后後,將二女與妹妹曹節一同送入皇宮。曹憲、曹華被封爲貴人,曹節則立爲皇后。此舉實爲曹操監控漢獻帝、強化曹氏對漢室控制的政治手段。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篡漢後,二人隨被廢黜的漢獻帝(山陽公)徙居濁鹿城,史書未載其具體結局,終生湮沒於父兄權力佈局的陰影中。

16.族荀採

雅柔映採

荀採(字女荀)是東漢名士荀爽之女,以剛烈守節載入《後漢書·列女傳》。她初嫁南陽陰瑜,不久守寡。父親荀爽迫其改嫁同郡郭奕,她假意應允,於新婚之夜盛裝閉戶,以衣帶自縊殉節,遺書:“屍還陰氏!”其死雖被後世奉爲貞節典範,實則是父權意志與封建禮教壓迫下女性別無選擇的悲劇,以生命代價對抗再嫁宿命,折射出東漢士族女性在倫理枷鎖中的絕境。

17.盧氏

浣溪布澤

盧氏是漢末割據漢中的五斗米道教主張魯之妻,張琪瑛的生母。她本身是天師道核心成員,史載其“行鬼道,善幻術”,在宗教活動中與張魯共同主持儀式。建安二十年張魯降曹後,她隨夫遷居鄴城,其宗教影響力被曹魏政權吸納利用,成爲漢末道教女性領袖的罕見實例。

18.董翓

載飛載止

董翓是董卓之女,是董卓控制西涼軍權的政治工具,被嫁予心腹將領牛輔以鞏固聯盟。董卓死後牛輔敗亡,她隨之湮沒於史海。所謂“董翓”的姓名、武藝、愛情傳奇皆爲後世創作,本質是借歷史框架書寫現代價值觀的浪漫想象,與殘酷的軍閥政治現實無關。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