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五好青年,自然是要时不时打开哔哩哔哩进行学习和交流。但是最近发现哔哩哔哩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了,各种经典的影视作品用上了大家通俗易懂的标题。而且标题和内容还差不多的吻合,例如《瑞克和莫蒂》的名字是《聪明姥爷淘气孙》,《进击的巨人》叫《你地鸣至》,而《东京小馋猫》更是让人拍手叫绝。想要起这个名字,只是皮毛的了解可不行,需要对作品的内容了如指掌。想出这样的名字,其中包含对作品的热情可想而知,就像当初的字幕组一样充满热情而又饱含活力。
不知道这股风潮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波及范围越来越大了。之前就有索尼音乐把哔哩哔哩当云盘使用,上传了23万个视频。就连最近的索尼PS官方也开始了整活,游戏还是那个游戏。但是加了副标题之后,有股别样的味道。例如《水果巴士》加了个“长期素食,巴适得很”。《星际卡车司机》则是“愿此行终达星辰!”而《严阵以待》甚至可以叫“百特曼不在的星期天!”
B站是B站,小黑盒是小黑盒。老是讲他们的故事也不好,咱们小黑盒前几天也有一股潮流。那就是老外开发者来到小黑盒,请求大家取一个符合游戏的中文名字。你还别说,看到评论区大家的你来我往和奇思妙想还真有意思。闲着没事逛了逛新品节,忽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凛冬前线》。我掏出手机打开小黑盒一看,这不是赶巧了吗?这款游戏也曾经在小黑盒“求过名字”,那就干脆体验体验demo吧。所幸游戏的体验还不错,于是把感受分享给大家。
游戏非常符合它的名字《凛冬前线》,因为就是在无尽的凛冬环境下进行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前线防范怪物们的进攻,用一张张张卡牌在前线布置。肉鸽+卡牌+塔防的游戏类型,仅仅是demo的耐玩性就十分之高。
游戏玩法很简单:抵挡一波又一波的敌人从右向左的进攻,不让任意一个敌人进入到我们最左边的城池就算胜利。至于怎么赢,那就要看我们的卡牌构建了。
我们的战场就在前线开始,而这个前线被分割的泾渭分明。一共七道战线,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可以承载的卡牌数量也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敌人占领战线以后我们就不能在被占领战线上放置卡牌。每回合我们都会获得固定的行动点数,通过行动点数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卡牌进行布置和防御。
这里可能就有朋友要发问了,凛冬是摆设吗?非也,因为凛冬的寒冷异常,会让大部分卡牌只能存在一回合。一回合以后,一部分卡牌无论是否消耗完毕都会去到弃牌区。所以我们就需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如何的物尽其用和拒绝浪费。
足够多的卡牌才可以发动玩家们的大脑,构建各种各样的流派。所以《凛冬前线》提供了超过五百张卡牌的混合卡池,卡牌主要分为四大类。其中包括攻击、建筑、防御和技能。建筑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buff和攻击,攻击防御人如其名,技能卡牌则是有各种攻击效果和buff加成。
到底该选择哪种流派并没有固定的套路,适合大家的最好。主要就是通过精英卡和其他卡牌进行叠加和构建,而且精英卡也有各种神奇的效果。例如存在手里每经过一回合,消耗点数就会减一。但是如果精英牌释放出去提前培养也同样强大,如何选择是一个问题。之后我在哔哩哔哩搜索,发现许多人也在研究。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游戏的优秀,仅仅是demo就值得许多玩家一同进行思考和钻研。
一局游戏结束以后,游戏开放了五位英雄给我们选择。与其说是英雄,我更觉得像是被动buff。技能各不相同,增加攻击力、提高驻场能力、增加远程攻击等。这些buff搭配卡牌可以更快的让我们结束战斗。
战斗并不是只体现在前线之上,战斗结束我们还会迎来各种随机事件。我们同样拥有三点行动点数,我们可以随意选择各种事件进行完成。例如增强我们的防御建筑,获得各种道具和救助居民等。有的事件选择除了消耗行动点数,还会消耗各种道具和金币。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颇具思考,真实性增加了不少。另外随机事件中还会有商店出现,我们可以在商店升级和删除卡牌,或者是购买卡牌等。
随机事件除了消耗道具还有另外一种掷骰子的参与方式。根据我们的选择不同,骰子需要掷出对应大的点数。需要的点数越大,自然我们的收益越高。如果掷出的点数不足,自然收益也会降低。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左下角的可消耗道具来提高自己的点数,道具不同增加的点数自然也是不同。
总结:新品节很不错的demo体验,游戏的中文名字和游戏内容搭配的十分合适。局内的超过五百种卡牌带来的独特流派构建,局外的随机事件和掷骰子带来的成长共同构成了这个游戏的多重体验。尽管是demo,但是已经体现了足够的完整度。正式版本会带来更多的随机事件体验和英雄拓展,而且还会有更高的难度进阶,相信不会让大家失望。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