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天,当心哈基米“液化“

“融化”的哈基米

哈基米看似是固体,但实际上,它们有点像液体——根据2017年一篇受猫咪视频启发的理论物理学论文来看,哈基米可以钻进狭窄的门缝、花瓶和裂缝里。

现在,有一位研究人员更进一步,实际测试了几十只哈基米,看看它们何时表现得更像液体,何时像固体。

关于猫咪“液态”研究

生物学家Péter Pongrácz在2024年9月17日发表《iScience》上的研究中指出,哈基米可以流畅地穿过高而窄的缝隙,但当面对过于低矮的洞时,它们会犹豫不决。这表明哈基米对自己的体型有认知,甚至可能形成了自我形象。

Péter Pongrácz来自布达佩斯的厄尔特大学,他之前在实验室里测试了狗,证明狗能够自我表现。在2019年发表的那项研究中,狗在通过过小的开口时会放慢速度,表现出对自己体型的认知能力。实验结束后,Péter想到了猫:“那猫呢?”

“与狗相比,猫更难在实验室进行测试。”Péter指出,“猫天性独居,在实验室环境中容易紧张。”因此,他将实验室搬到了哈基米家里。

在同事的帮助下,Péter搭建了一个便携实验室,安装在布达佩斯29位哈基米主人家中。团队在每个家中的门框上安装了两块大纸板:一块上有五个高度相同但宽度递减的洞,另一块上有五个宽度相同但高度递减的洞。实验中,主人站在纸板一侧,哈基米和研究人员站在另一侧。每次实验,哈基米需要从研究人员一侧挤过洞到达主人那一侧,整个过程被拍摄记录。

让哈基米按照指示行动是个艰难的任务。“与狗不同,猫咪不容易被叫回来。一旦猫咪穿过洞,主人需要抓住猫咪并把它递给研究人员,以便开始新的一轮实验。但有些猫咪讨厌被抓,竭尽全力躲避主人。”Péter说道。

最终,38只哈基米中有30只完成了实验。通过分析录像显示,当面对不同高度的洞时,有22只哈基米在最矮的洞前犹豫不决。而当洞的宽度不同时,只有8只哈基米在最窄的洞前停顿。大多数哈基米在面对狭窄的缝隙时毫不犹豫地挤了过去。研究团队称这种行为为“试错法”:无论能否通过,猫咪都会尝试流过这些洞。

关于哈基米呈现“液态”的需求

在自然界中,猫咪在面对低矮洞时犹豫,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Péter认为,猫咪如果在看不清另一侧的情况下挤过一个洞,它们可能会暴露于潜在的危险中。即使在安全的家中,猫咪依然犹豫,表明它们也依赖对自身身体大小的认知来规划行动。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航空工程师Sridhar Ravi称,Péter的实验简单而优雅。Ravi曾对大黄蜂进行过类似实验,并在2020年发表了首个研究,表明飞行昆虫能意识到它们的体型。但他怀疑,猫咪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动机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例如,一只哈基米在追逐老鼠时,可能会犹豫是否要钻过一个洞,以避免在快速动作中受伤。“这或许是这项研究可以探讨甚至实验的内容。”Ravi说道。

尽管测试哈基米很具挑战性,Péter表示他依然乐在其中。他遇到了很多有趣的猫咪,但他觉得“最有趣的是人类的反应”。一些主人认为他们的猫咪很聪明,结果猫咪在实验中挣扎不已;而另一些主人坚信他们的猫咪不聪明,结果几分钟后,猫咪轻松完成任务,让主人大吃一惊。

来源:综合相关研究文献、生活见闻等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