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尝试的栏目,还望喜欢!
在《群星》这款游戏中,选择国策(也就是国民理念)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当我们点击“国民理念”并选择其中的理念时你是否好奇这一个个听起来很耳熟的在现实中的词语是怎么样的?拜占庭式官僚,哲人王,国民主义热忱,徭役制,影子内阁……
《群星》这款游戏让我着迷的不仅仅是“P社战犯”或是“第四天灾”的快感,更是P社在游戏中所展现出来极大的历史魅力和人们对于哲学以及道德的思考,让我们得以在现实世界之外的世界穿梭在群星之间,畅游在历史的长河里……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群星》中的一个国民理念:哲人王
在其中挖掘一下这个源自古希腊的名词是如何跨越两千多年,演变到我们屏幕前的星际帝国的。
一.哲人王·让哲学家戴上王冠
哲人,意指哲学家,在游戏中则以:“一个具有足够智慧与知识的王者”进行描述,由这样一位圣人领导的国家在历史中不乏被人人们所向往。
“如果哲学家不当国王,对国家我想甚至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这句看起来有点激进的话语显然与哲人王政体不谋而合。
在希腊城邦下令处死苏格拉底后,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后人则将苏格拉底的言语编纂成《理想国》。《理想国》是一部集合了西方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人类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希腊民主城邦处死了一名伟大先贤,柏拉图痛定思痛,决定借《理想国》之手,给这个世界开一剂猛药:让“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家直接掌权。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社会结构体系,其中分为三个层级:
·哲人王(统治者):通过辩证法参透真理,用理性而非民意治国。
·护卫者(军人):忠诚勇武,保卫居民。
·生产者(平民):种田打铁,负责最基本都生产,维持着整个社会的运转
但理想国的蓝图,真的能实现么?
其实不然,理想确实很丰满,但现实中的哲人王要么沦为暴君,要么被官僚体系生吞活剥。
就如同历史给出的一悲壮答案
——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
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克·奥勒留
白天在宫殿批公文,晚上写著作《沉思录》,是独一档的哲学家皇帝,他真正实践了斯多葛派的哲学观点。原本是历史上最接近柏拉图所描述的“哲人王”,但却因为只靠一人掌握大量事务和国内天灾频发,加之外部蛮族入侵,最终因瘟疫缠身,死在了征战途中。一代最接近的哲人王就此陨落。
斯多葛学派可以简要概括为:顺应德性与理性,区分可控与不可控,接受命运,德性至上。
有意思的是,游戏中“哲人王”的定义,与另一个概念更为相近——卡里斯马型领袖
卡里斯马型领袖最早出自于基督教,原指受到神帮助的超凡人物,而至今日则引申为了具有非凡魅力和能力的领袖,显而易见,这与游戏中对哲人王的定义——“拥有足够智慧与知识的王者”极为相近。
鉴于P社公司设在瑞典,而瑞典受基督教影响不浅,因此能猜测“哲人王”这一国民理念从此而出。
而P社在将哲人王这一理念加入游戏时专注于使你的行星总督与管理者获得更少的负面特质,他们能不易腐败或者犯错,让他们更接近于“拥有足够的智慧和知识的王者”,或者是“至臻完人”。更加接近卡里斯马式领袖,更加完美,更加智慧。
二.结语
或许在当今《群星》中,哲人王是一个冷门,弱势的特质。
柏拉图或许没想到,他笔下“理性至善”的哲人王,经过两千年基督教文明的浸泡,竟与卡里斯马型领袖营运而生了这一国民理念。当P社把“超凡智慧”与“独特魅力”打包塞进“哲人王”国民理念时,暴露出来的不仅是对哲人智慧的追求,更是人类对完美统治者的永恒执念:
我们即渴望一个能明辨是非,带来真正公平与平等的哲人王马克·奥勒留,又希望他可以震慑寰宇,护卫社稷的统治者。
或许你永远都不会选哲人王这个国民理念,但不妨下次看到“哲人王”时多想几秒——这究竟代表的是柏拉图的终极理想,还是又一历史暴君的黑暗统治?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