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不太好、對槍掉幀、跑動卡幀等現狀,是《暗區突圍:無限》PC版上線之後,玩家在各大社區平臺反饋的部分問題。
爲了讓大部分玩家能夠憑藉主流配置暢玩《暗區突圍:無限》,本篇內容也將帶來該作的性能優化攻略以及畫面設置指南。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
測試配置平臺
需要說明的是,不論玩家是什麼配置,在沒有CPU瓶頸的情況下,都不影響參考「畫質選項分析」的數據結果。
—————————————————
畫質選項分析
爲了節省篇幅,「畫質選項分析」捨棄了部分對性能沒有直觀影響的選項。
「可變速率渲染」本質上是通過監測性能表現動態調整畫面的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幀數低了,它會自動降低一些畫質,來提高幀數。
↑↓
一般不建議打開,因爲該方法的性能提升方法較爲“傻瓜死板”,如果你在關鍵對槍期間,幫你降低畫質,導致模糊而看不清敵人得不償失。
另外,很多玩家反饋遊戲顆粒感太高,那是因爲默認的“銳度”參數比較高。大家可以在“後處理”選項下將“銳度”調低一些。
↓
超採樣類型:DLSS
DLSS關到DLSS質量,性能提升約49%
DLSS關到DLSS平衡,性能提升約68.3%
DLSS關到DLSS性能,性能提升約90.8%
DLSS開啓之後會有明顯的模型邊緣鋸齒,且部分還處於輕微閃爍狀態。地面部分也會存在更多的細黑顆粒。
↑↓
不論是DLSS質量還是性能,都存在該現象,不過好在觀感程度還是相對能夠接受的。RTX顯卡也可以嘗試更換Tranceformer模型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
陰影質量
低到中,性能損失約4%
中到高,性能損失約6.2%
從觀感來看,陰影質量越高,其葉片細節呈現效果越好。反之,則更容易呈現片狀模糊狀態。
↓
清晰度
低到中,性能損失約7.1%
中到高,性能損失約4.8%
從遠處的牌架細節能夠看出,高設置下,牌架中間的紋理(連接杆)能夠較爲完全的顯現出來。
↓
後處理質量
低到中,性能損失約5.9%
中到高,性能無明顯損失
石塊的環境光遮蔽效果可以較好體現這一選項的區別。後處理質量越高,多邊形模型的遮蔽陰影效果約真實。
↓
紋理質量
該選項對性能無明顯影響
紋理質量越高,材質紋理細節越明顯,如上圖所示的網格線便能看出區別。如果遊戲所設置的分辨率足夠高,那麼該選項在遊戲中的區別就越不明顯。
↓
特效質量
低到中,性能損失約2.1%
中到高,性能損失約2%
實際遊戲中,可將該選項調到低,對實戰效果有略微幫助。
↓
植被質量
低到中,性能損失約2.4%
中到高,性能損失約4.8%
該選項區別顯而易見。越低則植被茂密程度越低,反之則越高。如果玩家主打競技體驗,可將其調爲低。
↓
着色器質量
該選項對性能無明顯影響
在陰影渲染和遮蔽光陰影上存在略微區別,如上圖所示。設置越高,陰影的二次渲染的痕跡更暗,遮蔽光陰影同理。差別可以忽略不計。
↓
光照質量
低到中,性能損失約3.9%
中到高,性能損失約8.1%
該選項在觀感上的區別微乎其微,即便是調到低,該刺眼還是刺眼。不論是畫面黨還是競技黨都建議調到低。
↓
準鏡質量
該選項對性能無明顯影響。
實際遊戲中可將其調到質量。
—————————————————
遊戲優化實操 – 畫面黨
該方案滿足的是對遊戲畫面有較高要求的玩家。所以需要在儘可能不明顯降低畫面的情況下,幀數還有一定的提升。
全特效 / 平均98幀
優化後 / 平均181幀
全特效下,平均98幀;優化後,平均181幀,性能提升約84.6%。畫面損失極小,對畫質黨來說,動態遊戲下幾乎看不出畫面損失。
畫面設置上,將陰影調整至中。諸如特效、光照這類不影響觀感的選項調至低,然後藉助DLSS質量獲得穩定的高幀率提升。
——————————————————
遊戲優化實操 – 競技黨
該方案滿足的是“一切爲操作讓路”的玩家。所以需要以最清晰明確、最少視覺干擾的畫面爲第一優先級,且幀數也要較大提升。
全特效 / 平均69幀
優化後 / 平均147幀
全特效下,平均69幀;優化後,平均147幀,性能提升約113%。畫面上,不僅草地的視覺干擾降至最低,且特效和畫面處理方面的元素堆砌也最大程度減少。
設置優化思路是,對視覺清晰有增益的一律調高,特效類、畫面處理類一律調低,沒有中間選項。
——————————————————
總結
《暗區突圍:無限》的官方配置需求雖然均爲RTX 30系顯卡,看起來比較親民,但在實際的“搜打撤”過程中,幀數的動態落差是比較大的。
如果沒有較高的平均幀數,就會很容易出現頓卡和掉幀的狀況,這很大程度是1% Low幀較低的緣故。
經過實測和兩個優化方案來看,本次測試的映衆RTX 5060 Ti 16GB 曜夜可以滿足2K穩定高幀率遊戲的表現。
↑↓
希望以上的優化方案對玩家有所幫助,有任何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