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篇只是讲述《生化危机1.5》推翻始末的杂谈,具体剧情不做过度阐述,以后会专门写一篇,感兴趣的盒友可以关注一下)
1996年4月,《生化危机》的销量再创新高,身为制作公司的卡普空趁热打铁,让当时还初出茅庐的传奇制作人——三上真司,将《生化危机》的续作提上日程,并且三上将二代作为系列完结作,不准备继续出续作了。
靠着一代的好销量,三上真司渐渐进入了卡普空管理层,开始放权给其他新人,而日后的“鬼泣之父,猎天使魔女之父”的神谷英树,便接下了名为《生化危机2》的新项目。可就在发售前半年,完成度已经高达“80%”的初版《生化危机2》,却被他的“父亲”——三上真司亲手扼杀在摇篮里,推翻了近乎整部游戏,这短短一年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大家好,这里是易安,接下来让我带你回到1996-1998年,亲眼见证一下这部《生化危机1.5》的出生到死亡。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推翻的背景,就如上文所述,在《生化危机2》的项目立项后,身为初代《生化危机》导演的三上真司,并没有接手整部作品,而仅仅是“监制”,为了培养新一批的游戏制作人,三上将大部分权力都给了工作室内的新人——神谷英树,可他却没有考虑到,不是每一个人都和他一样在恐怖游戏界天赋异禀,更何况神谷英树是一个好莱坞动作大片影迷,让完全没有恐怖感的人去做一款恐怖游戏,那成品可想而知了。
在项目初期,三上与神谷就出现了很多分歧,但为了培养新人,便在重要地方自己做主,其他细节随了神谷的意,仅仅是让工作室每个月给自己汇报一次工作,其他一概不管。虽然每次上报的作品都让三上不好评价,可他还是给了很多建议,并且相信着在发售前一定会调整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但他还是低估了神谷的“奇思妙想”……
卡普空在上世纪90年代时濒临破产,所以导致了大批人才流失,这才让了初出茅庐的三上真司有了当导演的机会,而在初代《生化危机》发售后,编剧岩尾贤一便辞职回了东京,而后加入了史克威尔,他最初的“美国军方代替安布雷拉成为反派”的设定也就遭到了遗弃。没有了编剧,神谷英树拿着笔对着面前的白纸沉思,接着写下了自己的剧本。
一代洋馆事件后,S.T.A.R.S.提交了报告,政府光速制裁了安布雷拉,但洋馆爆炸后的病毒,还是污染了浣熊市郊区,引发了新一轮的生化危机。
本故事的两位主角之一,艾尔莎·沃克,恰好在危机爆发时回到浣熊市,为躲避丧尸,骑上心爱的摩托车直奔警局。她是一名本地普通大学生,兼业余赛车手。(RE2中,还有克莱尔赛车服的致敬彩蛋)
至于另一位主角,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分头”——里昂·斯科特·肯尼迪。不过,在这个版本中,他最初的名字是格兰特·比德曼,身份也并非初来乍到的菜鸟警察,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浣熊市警局资深警探,并且随身带着一条警犬。(狗狗后来在三上的一次审核被取消,甚至没能活到1.5版本)
左边分头初版人设
而本作因为未完成,也并没有我们熟悉的“表里篇”设定,仅仅是两个角色,分别独立的故事,游戏中双方并没有相互遇见。警察局长伟光正,保护伞也没有掌控整座浣熊市,威廉也没贿赂市长。
在里昂篇,里昂会遇到初版艾达·王与警长马文。而艾达只是伞公司的一个普通研究员,结尾被变异猩猩杀死。而艾尔莎篇,会遇到雪莉和初版罗伯特肯多(枪店老板),而在1.5里叫做约翰。
在经历一系列事件后,最后两人都会乘上火车,打败G威廉,离开浣熊市。而当这份80%的草稿出现在三上真司和冈本吉起(当时卡普空高层,街霸系列创始人)面前时,两个人体验以后都陷入了沉思。首先就是恐怖感归零,现代警局采光充足,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主角穿行在办公楼逃生,完全丢失了初代的阴暗幽闭。
接着是流程复制粘贴,解谜、怪物设计近乎初代复刻,冈本吉起吐槽太无聊了。剧情小学生作文,双主角故事线平行无交集,平铺直叙流水账,安布雷拉被政府封杀,缺少续作空间。敌人强行堆怪,一个场景七八只丧尸,猩猩,蜘蛛人,鳄鱼,搞起生化动物园。
而身为好莱坞动作大片粉丝的神谷英树,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私货:主副武器、一键拔刀、高科技装甲、钢管爆头……emm,这确定是,恐怖游戏?(后来这些元素一部分继承给了《生化危机3》和《恐龙危机》)
三光穿的奇奇怪怪
果其不然,在试玩过后,冈本对三上说(以下是易安脑补演绎的,但确实大差不差):“三上啊,你手底下那个神谷英树,年轻人不太灵光啊,怎么能把故事写那么死呢,你也是,想什么二代完结,我们要把《生化危机》做大做强,要搞成类似于漫威DC,奥特曼假面骑士那样的辉煌宇宙,不然我们怎么捞钱……呸,玩家怎么才能继续享受呢,只要每一部里都有恐怖元素和打丧尸就好了嘛,那就是《生化危机》,快点让他改。”
于是,三上真司又找到神谷英树,在发售前几个月,推翻了这部完成度80%的作品,并且自己也不纯摆了,开始干预更多的二代制作。冈本吉起也没有闲着,开始和三上一起物色新的编剧,既然上文提到了特摄,那就找特摄的编剧嘛——杉村升映入了他们的眼帘,一个参与了《超级战队》系列和《假面骑士black》的特摄编剧。
1997年,卡普空宣布原定 5 月发售的《生化危机2》因“推倒重做”而跳票。为安抚玩家,三上真司顺势端出一盘“冷饭”——《生化危机导演剪辑版》。这波就是冷饭之王的实力,领先同行20年。
作为史上首张导演剪辑版游戏,三上在里面埋了一个完全面向老玩家的“改编模式”:难度飙升、道具武器重新洗牌、镜头视角大改,克里斯与吉尔的性能与流程也全面翻新,初代的肌肉记忆全都没用。
原本这只是二代项目重启、程序员空档期的“补偿作业”,却意外孵化了日后《生化危机》系列最迷人的“表里关”雏形:一次通关,两条世界线,互为因果,彼此映照。
杉村升的剧本把《生化危机 2》从 1.5 版的黑白分明,拉进了灰色人间。
病毒泄漏不再是无辜事故,而是多方默许的必然。
警局局长布莱恩撕下英雄面具,成了恋尸癖变态。
艾达王脱下安布雷拉白大褂,换上红裙,与菜鸟里昂上演亡命鸳鸯。
原定女主艾尔莎隐退,克莱尔借“寻兄”之名把两条时间线缝合。
而警校留级生里昂以一张迟到的入职单,把玩家的慌张写进剧情。
为了找回最初的恐惧,制作组把现代警局改建成一座阴森的古典博物馆,花哨的生化动物园被一一砍去,最终浓缩成一位面无表情的暴君。
神谷英树还在小本本里藏了几笔八卦:
克莱尔是能在男生群体来去自如的交际花;里昂却是被甩后会喝到断片、错过报到的痴情儿。
角色多了烟火气,场景多了陈旧霉味,生化宇宙的基调就此凝固。
这部“制作曲折”的续作,用胆量和偏执把恐怖游戏的天花板又抬高一截。
而在游戏外,玩家也没有闲着,在21世纪豪掷数万美金,只为了玩到《生化危机1.5》……
我是易安,在恐怖游戏的世界里,永远为您留一盏安全屋的灯。
下期预告:游戏外的历史,生化迷豪掷数万找寻《生化危机1.5》/被腰斩的作品——《生化危机1.5》究竟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