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篇只是講述《生化危機1.5》推翻始末的雜談,具體劇情不做過度闡述,以後會專門寫一篇,感興趣的盒友可以關注一下)
1996年4月,《生化危機》的銷量再創新高,身爲製作公司的卡普空趁熱打鐵,讓當時還初出茅廬的傳奇製作人——三上真司,將《生化危機》的續作提上日程,並且三上將二代作爲系列完結作,不準備繼續出續作了。
靠着一代的好銷量,三上真司漸漸進入了卡普空管理層,開始放權給其他新人,而日後的“鬼泣之父,獵天使魔女之父”的神谷英樹,便接下了名爲《生化危機2》的新項目。可就在發售前半年,完成度已經高達“80%”的初版《生化危機2》,卻被他的“父親”——三上真司親手扼殺在搖籃裏,推翻了近乎整部遊戲,這短短一年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大家好,這裏是易安,接下來讓我帶你回到1996-1998年,親眼見證一下這部《生化危機1.5》的出生到死亡。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推翻的背景,就如上文所述,在《生化危機2》的項目立項後,身爲初代《生化危機》導演的三上真司,並沒有接手整部作品,而僅僅是“監製”,爲了培養新一批的遊戲製作人,三上將大部分權力都給了工作室內的新人——神谷英樹,可他卻沒有考慮到,不是每一個人都和他一樣在恐怖遊戲界天賦異稟,更何況神谷英樹是一個好萊塢動作大片影迷,讓完全沒有恐怖感的人去做一款恐怖遊戲,那成品可想而知了。
在項目初期,三上與神谷就出現了很多分歧,但爲了培養新人,便在重要地方自己做主,其他細節隨了神谷的意,僅僅是讓工作室每個月給自己彙報一次工作,其他一概不管。雖然每次上報的作品都讓三上不好評價,可他還是給了很多建議,並且相信着在發售前一定會調整到自己滿意的程度。但他還是低估了神谷的“奇思妙想”……
卡普空在上世紀90年代時瀕臨破產,所以導致了大批人才流失,這才讓了初出茅廬的三上真司有了當導演的機會,而在初代《生化危機》發售後,編劇巖尾賢一便辭職回了東京,而後加入了史克威爾,他最初的“美國軍方代替安布雷拉成爲反派”的設定也就遭到了遺棄。沒有了編劇,神谷英樹拿着筆對着面前的白紙沉思,接着寫下了自己的劇本。
一代洋館事件後,S.T.A.R.S.提交了報告,政府光速制裁了安布雷拉,但洋館爆炸後的病毒,還是污染了浣熊市郊區,引發了新一輪的生化危機。
本故事的兩位主角之一,艾爾莎·沃克,恰好在危機爆發時回到浣熊市,爲躲避喪屍,騎上心愛的摩托車直奔警局。她是一名本地普通大學生,兼業餘賽車手。(RE2中,還有克萊爾賽車服的致敬彩蛋)
至於另一位主角,則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分頭”——里昂·斯科特·肯尼迪。不過,在這個版本中,他最初的名字是格蘭特·比德曼,身份也並非初來乍到的菜鳥警察,而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浣熊市警局資深警探,並且隨身帶着一條警犬。(狗狗後來在三上的一次審覈被取消,甚至沒能活到1.5版本)
左邊分頭初版人設
而本作因爲未完成,也並沒有我們熟悉的“表裏篇”設定,僅僅是兩個角色,分別獨立的故事,遊戲中雙方並沒有相互遇見。警察局長偉光正,保護傘也沒有掌控整座浣熊市,威廉也沒賄賂市長。
在里昂篇,里昂會遇到初版艾達·王與警長馬文。而艾達只是傘公司的一個普通研究員,結尾被變異猩猩殺死。而艾爾莎篇,會遇到雪莉和初版羅伯特肯多(槍店老闆),而在1.5裏叫做約翰。
在經歷一系列事件後,最後兩人都會乘上火車,打敗G威廉,離開浣熊市。而當這份80%的草稿出現在三上真司和岡本吉起(當時卡普空高層,街霸系列創始人)面前時,兩個人體驗以後都陷入了沉思。首先就是恐怖感歸零,現代警局採光充足,鋼筋水泥,高樓大廈,主角穿行在辦公樓逃生,完全丟失了初代的陰暗幽閉。
接着是流程複製粘貼,解謎、怪物設計近乎初代復刻,岡本吉起吐槽太無聊了。劇情小學生作文,雙主角故事線平行無交集,平鋪直敘流水賬,安布雷拉被政府封殺,缺少續作空間。敵人強行堆怪,一個場景七八隻喪屍,猩猩,蜘蛛人,鱷魚,搞起生化動物園。
而身爲好萊塢動作大片粉絲的神谷英樹,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私貨:主副武器、一鍵拔刀、高科技裝甲、鋼管爆頭……emm,這確定是,恐怖遊戲?(後來這些元素一部分繼承給了《生化危機3》和《恐龍危機》)
三光穿的奇奇怪怪
果其不然,在試玩過後,岡本對三上說(以下是易安腦補演繹的,但確實大差不差):“三上啊,你手底下那個神谷英樹,年輕人不太靈光啊,怎麼能把故事寫那麼死呢,你也是,想什麼二代完結,我們要把《生化危機》做大做強,要搞成類似於漫威DC,奧特曼假面騎士那樣的輝煌宇宙,不然我們怎麼撈錢……呸,玩家怎麼才能繼續享受呢,只要每一部裏都有恐怖元素和打喪屍就好了嘛,那就是《生化危機》,快點讓他改。”
於是,三上真司又找到神谷英樹,在發售前幾個月,推翻了這部完成度80%的作品,並且自己也不純擺了,開始干預更多的二代製作。岡本吉起也沒有閒着,開始和三上一起物色新的編劇,既然上文提到了特攝,那就找特攝的編劇嘛——杉村升映入了他們的眼簾,一個參與了《超級戰隊》系列和《假面騎士black》的特攝編劇。
1997年,卡普空宣佈原定 5 月發售的《生化危機2》因“推倒重做”而跳票。爲安撫玩家,三上真司順勢端出一盤“冷飯”——《生化危機導演剪輯版》。這波就是冷飯之王的實力,領先同行20年。
作爲史上首張導演剪輯版遊戲,三上在裏面埋了一個完全面向老玩家的“改編模式”:難度飆升、道具武器重新洗牌、鏡頭視角大改,克里斯與吉爾的性能與流程也全面翻新,初代的肌肉記憶全都沒用。
原本這只是二代項目重啓、程序員空檔期的“補償作業”,卻意外孵化了日後《生化危機》系列最迷人的“表裏關”雛形:一次通關,兩條世界線,互爲因果,彼此映照。
杉村升的劇本把《生化危機 2》從 1.5 版的黑白分明,拉進了灰色人間。
病毒泄漏不再是無辜事故,而是多方默許的必然。
警局局長布萊恩撕下英雄面具,成了戀屍癖變態。
艾達王脫下安布雷拉白大褂,換上紅裙,與菜鳥里昂上演亡命鴛鴦。
原定女主艾爾莎隱退,克萊爾借“尋兄”之名把兩條時間線縫合。
而警校留級生里昂以一張遲到的入職單,把玩家的慌張寫進劇情。
爲了找回最初的恐懼,製作組把現代警局改建成一座陰森的古典博物館,花哨的生化動物園被一一砍去,最終濃縮成一位面無表情的暴君。
神谷英樹還在小本本里藏了幾筆八卦:
克萊爾是能在男生羣體來去自如的交際花;里昂卻是被甩後會喝到斷片、錯過報到的癡情兒。
角色多了煙火氣,場景多了陳舊黴味,生化宇宙的基調就此凝固。
這部“製作曲折”的續作,用膽量和偏執把恐怖遊戲的天花板又抬高一截。
而在遊戲外,玩家也沒有閒着,在21世紀豪擲數萬美金,只爲了玩到《生化危機1.5》……
我是易安,在恐怖遊戲的世界裏,永遠爲您留一盞安全屋的燈。
下期預告:遊戲外的歷史,生化迷豪擲數萬找尋《生化危機1.5》/被腰斬的作品——《生化危機1.5》究竟講了什麼樣的故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