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史》戰報:裏見義堯制霸關東(一)

《戰國史》是一個二十年前的老遊戲,由日本玩家仿照《天下統一2》開發的策略遊戲,以日本戰國時代爲背景,具有極高的自由度和豐富的歷史還原度。遊戲中玩家可以選擇不同的勢力,通過內政、外交和戰爭等多種手段來實現統一日本的目標。其最大特色是可以自定義劇本和地圖,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遊戲內容,大大增加了遊戲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相比大衆化的《信長野望》系列,戰國史極爲硬核與有趣,本文是2018年遊玩裏見家時寫的戰報。本篇是第一部分,介紹裏見家統一上總國的過程;如讀者有興趣,會陸續放出後續內容,以及《戰國史》的遊戲介紹。

開本局之前玩了四局,先簡單點評下:

1,龍造寺家:龍造寺家武將不錯,隆信+龍造寺四天王在肥前可以橫着走了,並且開局與大友、島津有一定距離,可以儘快統一肥前,肥前有三個貿易港,並且隱岐、對馬的貿易港也能很快拿到,運氣好還能偷到平戶,六個貿易港在手,錢非常多。統一肥前後加入大友包圍網,儘量削弱大友,然後與島津決戰,只要注意避免被島津忠良和義久奇襲,難度也不大。喫掉島津和大友、驅逐大內統一九州後基本全國石高第一,手下有立花道雪、島津忠良、貴久、義久、義弘這樣的頂級武將,後面就是平推了。

2,島津家:島津家開局條件比龍造寺強多了,薩摩基本統一,勢力遍佈日向、大隅,義久、義泓元服時三國基本壓制,恢復舊領,喫下肥後之後,就可以與大友直接開戰了;可以比龍造寺早10年統一九州,這時北條、織田等可能剛過百萬石,之後就是山陰、山陽、伊予、土佐四路平推了。九州大名的好處,就是統一九州後只有西面一條戰線,不用擔心包圍網。

3,織田家:織田家是本作難度最低的,手下強將如林,先統一尾張、再拿下美濃,然後喫掉六角家上洛,打下/臣從淺井家從近江、美濃兩路出兵越前、加賀,搞定朝倉、本願寺,能登、越中或吞併或臣從。之後50萬石以下的大名都可以直接從從屬了,本局1556年達成300萬石,幾乎都是平推。只要控制好用臣從、從屬隔開對手,避免早期被包圍網就好。

4,宇喜多家:宇喜多家開局只有一個城,但是武將不錯,直家的智謀9攻城時觸發計謀幾率高,有時候可以無血開城,野戰時也能夠奇襲,手下花房正信等人也還過得去。開局獨立,反覆主動從屬然後叛主弒主,可以很快統一備前和播磨,並且備前和播磨的兩個貿易港基本上開局兩年內可以拿到。前期周邊的大勢力只有尼子家可能碰到,稍微注意就行。本局拿下備前、播磨、美作後與三好家對立,之後拿下了三好家在四國、淡路、畿內的所有地盤,從丹波、和泉兩路上洛,之後向北搞定朝倉,向東南搞定織田,完成畿內壓制。

另外多提一句宗教,龍造寺、島津、織田用的都是切志丹,相當於足輕+錢換鐵炮和大筒。宇喜多家用的一向宗,早期6個人每人+200足輕,一共1200人,省了至少一年暴兵時間,當時覺得相當逆天,但後面武將多了不管是10人還是100人,也是每人減200足輕,相當蛋疼;並且偶爾會獻城給本願寺,也需要SL避免,很麻煩。總得來說一向宗對小勢力早期是很強的buff,但是副作用也很明顯,小勢力還是用舊佛比較合適,基本一直加錢。

以上幾局,開局周邊都沒有大勢力壓制,可以相對從容的壯大自己,面對後期boss北條(尤其是1553年甲相駿同盟後,沒有後顧之憂的北條會開始發力),所以這次選擇北條邊上的裏見家試試,看看能否壓制北條,制霸關東。

----------開局信息----------

選擇裏見家,城不少呢(全地圖2312城,裏見家直轄+臣從22城,不到1%)。

開局設置,不使用兵農分離,因爲兵農分離雖然很史實,但會讓很多垃圾武將也帶兵,難以把兵力集中在優秀武將下。

另外關閉了譜代分封和配置與力功能,這些功能想法很好,但實際上bug不少,並不完善。

一開始就是全局最關鍵的選擇,是否加入北條包圍網,加入則和周邊其他大名一起死磕北條,不加入則和北條一起死磕周邊大名。

因爲無論加入還是不加入,一開始都不是北條的對手,還是需要先蠶食周圍的勢力壯大自己,再和北條(以及後續很有可能坐大的佐竹)開戰。

既然加入或是不加入,一開始都不會打北條,那麼爲了避免發展過程中被北條騷擾導致雙線作戰,那就不加入包圍網,而選擇加入北條一起被包圍吧。

多扯兩句歷史,其實天文戊申之時,關東地區已經亂了百十年了,無非是古河公方、關東管領與各個有力國人之間的分家、繼承之爭,各個大名有時合縱有時連橫,並沒有所謂義或非義,都只是爲了本家的發展尋找暫時的盟友對抗暫時的敵人而已。裏見義堯當年也是依靠北條綱成下克上成功上位,之後北條勢大又加入關東諸大名圍攻北條,爲的也只是本家的發展而已。本戰報後續只扯遊戲,少談歷史。

雖然北條+裏見兩家被合計130萬石的大名包圍,但與裏見家接壤的只是馬上就要打的4萬石真理谷武田家而已;北條則面對武田、今川以及一衆關東小大名的圍毆,只是武田的注意力在信濃川中島方向,今川還需要壓制三河,不會給北條太大的壓力。

----------發展方向----------

裏見家22城20萬4千石,雖有從五位上河內守的官位,但地位只有國人,需要25萬石才能升到守護代,並且手下政治系人才缺乏,檢地、町奉行效率都不高。

裏見義堯直轄11城,手下四位譜代重臣分別領有11城,其中正木家的5城由首席重臣正木時茂所領,他的兩位分家兄弟各領2城。

由於直轄領地比例過低,也考慮過直接收回領地強化本家,但至少浪費一年半時間,還是作罷。

周邊僅和北條家不戰同盟,其餘均敵對。

同時從奉行效率也可以看到北條家政治人才的強大。

開局全國町、石高、礦山加滿,收入還不錯。

本局以壓制黃圈關東八州(伊豆、相模、武藏、上野、下野、常陸、上總+下總、安房)爲遊戲目標,並不追求推完全圖(太累),基本上壓制關八州後石高可以排名第一併且超過第二和第三的總和,後面就是兩路平推體力活了。

藍圈是領有伊豆、相模和武藏大部的北條,紅圈(畫的不準、略偏大)是處於安房半島的裏見。

裏見家佔據了整個安房國(圖中不全)和上總南部,隔海與北條的相模相鄰,不過暫無後顧之憂;上總北部是真理谷武田及其分家,以及兩個酒井家,方便各個擊破;統一上總增加直轄領地是第一要務。

相鄰的椎津城有貿易港,可以等真理谷武田家造好船後拿下,能省不少造船錢。

下總國是第二個目標,目前南部被千葉家佔據,千葉家會在江戶、國府臺與北條家死磕,可以乘虛奪取其領地,並且在合適的時機拿下國府臺城,關閉北條進入下總的通道。

下總北部延伸至武藏與常陸之間,拿下南部後看情況進入北部還是進入武藏或常陸。

常陸小大名衆多,給了北部的佐竹家各個擊破的機會,佐竹和北條通常會成爲關東的兩大BOSS,需要時刻關注。但前期避免和佐竹直接接壤,有被北條、佐竹構建包圍網的可能。

武藏已被北條佔據大半,侵入武藏等於和北條全面開戰,預計1553年甲相駿同盟武田和今川退出包圍網後,北條就會發力統一武藏並進入上總、上野,屆時裏見家將視情況進入武藏或常陸干預。

最後看看武將情況,堪稱名將的僅裏見義堯、正木時茂二人,裏見義弘也算一員猛將,各譜代也是當主較強,無法守爲客將,其餘政治、智謀、統帥人才相當缺乏,只能慢慢收集了。

鋪墊半天,以下終於開始打了。

----------1548年----------

8月

外交階段真理谷武田家的分家改仕到裏見家,先接受,後面會再收拾他們;同時真理谷武田的主城真理谷城被隔斷,全軍在笹子城集合,準備籠城;兩條軍船轉移到造海城,準備真理谷城落後包圍椎津城。

因爲下個月就是9月了,農閒期招兵量大,除了裏見義堯外武力最高的裏見義弘,和4位譜代當主都在家裏歇着準備下月徵兵,但剩下的1000多也足夠維持籠城了,大約5-7月可以下城。

其實兵力是足夠真理谷城和椎津城兩處籠城的,但這樣就會錯過農閒期的暴兵。裏見家的直轄地只有一半,需要給譜代補充兵力的機會,基本上農閒期(9月到次年3月)這幾位譜代當主大爺都會蹲在城裏。

9月

9月份是收穫的季節,沒有貿易港的話基本就靠這一次收入撐一年了。

裏見家目前不缺錢,不管是豐收、普通還是歉收,開局都保持30%的稅,爲了提高民忠多徵兵。

有錢後馬上造滿貿易船,先航海訓練攢訓練度,然後才能去其他港口掙錢。

10月

10月份,繼續圍真理谷城,千葉家出兵江戶,不過才這點兵,要打到猴年馬月。

11月

11月,繼續圍城,似乎圍城的武將越多,觸發攻城事件的概率越大。

12月

繼續攻城事件,但是有損失。。

8月份開始圍城,到了12月城內兵糧幾乎耗盡,這個月就能下城了。

----------1549年----------

1月

新的一年,採取信仰舊佛,會不時送錢。

得到養女,如果可以嫁給北條,那就10年內沒有後顧之憂(婚姻關係不會加入包圍網),可以一心發展,何時開戰完全由裏見家決定了。

不過聯姻事件發生條件比較隨機,不知道何時會發生。

真理谷城落,真理谷武田家和甲斐武田家都是三百年前源氏出身的武田信義的後代,廳南武田家則是真理谷武田家的分家,當年也是爲了支持裏見家的不同後繼導致的分裂,抓到的信武田的一律砍(主要沒有一項能力在4以上的沒必要留)。

拿下真理谷城(圖中紅圈)後,斷絕廳南武田家的從屬關係,打算兩路圍城(圖中籃圈);先留着真理谷武田家(圖中黃圈)不打,一方面打下椎津城就和千葉家隔海相鄰,容易被打,另一方面也讓真理谷武田家再多招點兵,兵多幹殺快。

兩路圍城,控制攻城部隊接近守城兵總數的兩倍,避免守城軍出城迎戰,自家部隊避免損失,也避免減少守城兵數量,拖長圍城時間。

廳南城守城部隊不少,3-4月可以下城,佐是城會慢一點。

譜代的幾位當主正木家的大爺們依舊留在老家徵兵。

2月

沒去打真理谷武田家,他們倒是造好了一條船跨海來圍造海城,譜代重臣們躍躍欲試(主要是打完留在自家城裏不耽誤下個月繼續徵兵)。

輕鬆擊退。

3月

添加圖片註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先力攻,再火攻,但是感覺火攻略虧,因爲人燒得比糧食多,圍城幹殺變慢了。。

此時真理谷武田家的另一隻部隊又乘笹子城空虛過來圍城,但自己的後方蟻木城也被北方的酒井家派兵圍攻,裏見家造海城的部隊打算兵分兩路,一路直接跨海去椎津城圍城,一路擊敗笹子城的敵軍,將其趕入椎津城被圍。這樣武田家被圍在錐津城的部隊合計超過1500,城裏只有4000的兵糧,3個月可以下城。

海路圍困椎津城。

4月

下個月,圍困笹子城的椎津信政也被趕回椎津城,只要酒井家不撤圍,武田信隆和椎津信政沒有退路,兩個月就能落城了。

添加圖片註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廳南家再次要求從屬,拒絕。裏見家要擴充直轄領地。

5月

次月,廳南城落。

6月

三處圍城繼續,此時千葉家1500人圍困江戶城的同時,國府臺城的部隊也接近3700人,實力很強。

8月

可惜後來酒井家撤圍,椎津城的守軍撤退,拖到8月份纔拿下。

9月

又一年秋收,關東地區大豐收,繼續選擇30%稅;一年來裏見家拿下三城,石高24萬5千石,增長了4萬5千石。

拿下椎津城後第一時間造滿貿易船,出海掙錢。

兵分兩路,一路圍蟻木城,一路圍酒井家的土氣城。

蟻木城兵多糧少,2-3月後可下。

10月

千葉家果然從國府臺城跨海來攻,還好只來了不到1600,下個月可以解圍。

佐是城落城,廳南武田家滅亡。

11月

撤回圍困土氣城的部隊,去椎津城解圍,派二線部隊繼續攻打土氣城。並與東金酒井家結盟,減少戰線。

12月

當月,蟻木城落,真理谷武田家滅亡;裏見家喫下了兩個武田家的的五個城,上總國中部平定。

----------1550年----------

1月

1550年1月,裏見家兵分三路,一路削弱生實城的兵力(裏見家已有七千大軍,守兵150以下時可以力攻下城,可以不再依賴圍城幹殺),作爲進入下總國的入口。一路圍困酒井家的另一城犬成城,另一路嘗試從屬臣從東金酒井家,壓制上總東北部。

犬成城同樣兵多糧少,很快就能拿下。

3月

兩個月後,生實城只剩136守兵,海陸並進將其拿下。

強攻一回合落城。

犬成城落城。

4月

忍着送來下總千葉家情報,看上去兵力剛過三千,但千葉家有大量從屬和臣從,實際兵力估計在七千以上。

黃圈內爲千葉家及其臣從和從屬,一路從生實城攻打馬加城和平山城,另一路向東金酒井家發動政治攻勢。

東金酒井家接受從屬,裏見家其實也做好了不接受就開打的準備。

馬加城合戰,七千對五千,裏見家大勝。

5月

5月,東金酒井家接受臣從,打開通往上總東北部的道路,並收穫良將一員。

6月

拿下平山城,下總國第二城入手,拓寬侵入下總的入口。

7月

拿下平山城後,計劃向北攻打彌富和本佐倉兩城,講千葉家的領土一分爲二。

千葉家主力希望奪回平山城,被新臣從的酒井敏房率軍大破之。

8月

信仰舊佛的好處。

計劃跟不上變化,彌富城集結了千葉家主力,改從馬加城-臼井城切斷。話說臼井城也是歷史名城,名將太田道灌和上杉謙信也曾在該城下喫過大虧。

馬加城拿下;如今上萬的主力部隊成型,削弱一兩次城兵,200人左右時就可以直接強攻拿下。

9月

收穫期,譜代紛紛獻金。

今年收成普通,繼續收30%的稅。

貿易船也掙了錢回來。

兵力還不算多,資金尚算充裕。

兩年來,裏見家基本統一上總,侵入了下總南部。

石高增加50%,超過30萬石,直屬領地比例超過三分之二;但是比起北條家,差距還是很大。

10月

添加圖片註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10月份,千葉家重要從屬原家起兵獨立,估計是看到了千葉家連連丟城,又輸了兩仗,對主家喪失信心了吧。

於是千葉家的領地被一分爲二,西邊是進入武藏的重要入口國府臺城和另一從屬高城家(估計也很快就會獨立),東邊是千葉家本領。

四路出擊,拿下國府臺城,關閉北條家進入下總的入口。

12月

強攻國府臺城,幹殺彌富城。

未完待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