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本書是伊藤潤二的《漩渦》,介紹之前先聲明:
文中圖片可能會引起閱讀者不適,非戰鬥人員請撤離;
首先說一下伊藤潤二是誰,對於恐怖漫畫有了解的人應該都聽過伊藤潤二的大名,伊藤潤二被譽爲90年代後日本最重要的恐怖漫畫家,創作的漫畫被稱爲伊藤潤二式恐怖漫畫,可以知道伊藤潤二在恐怖漫畫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伊藤潤二創作的很多形象非常經典,例如讓男人爲其癡迷而死後又可以無限自我繁殖的美女富江、天空中一顆顆飽滿如果實的充滿血的人頭氣球、黑眼圈始終嘴裏叼着釘子的熊孩子雙一、阿彌殼斷層之怪中的宿命洞穴等等;這些都是看過一遍,都久久留在腦海,不會忘記的恐怖畫面。
伊藤潤二
在現實中我並不喜歡看恐怖電影,而對於伊藤潤二的漫畫卻非常喜歡;對於恐怖電影的不喜歡可能有幾個方面:我小時候正值VCD/DVD在小城鎮興起之時,趕上那個年代,搞笑動作只看成龍,恐怖電影均爲林正英,在那時候小夥伴們湊在一起每天看淘來的碟子,在那時候已經看過太多殭屍電影,慢慢也就克服了內心的對於恐怖電影的感覺;另外一個就是作爲理科生,以這種邏輯性的眼光去看恐怖電影,其大多數劇情邏輯無聊,前言不搭後語,僅僅靠一驚一乍的音效來製造恐怖感覺,確實讓人提不起興致;
那恐怖電影和恐怖漫畫有什麼區別,首先看漫畫和看電影的節奏不同;
看恐怖電影(當大多數的市面恐怖電影),你彷彿就是跟着進度條走,也就是電影節奏,他慢慢的把聲音變小,然後畫面變暗,突然音量變大,一個血肉模糊或者扭曲的臉出現在屏幕上,或者就簡單的一個虛驚,讓人的感覺就是拙劣而且無聊;
另外恐怖電影的主要嚇人的地方就是聲音,那種單單靠這種刺耳的變化,給人一直劣質的感覺,這種恐懼感很廉價,也難怪很多彈幕會說打開某某的音樂能辟邪之類的話。
而在看漫畫時則與電影不同,其比電影更加的細思極恐,比小說多了一些視覺直觀感受;
看漫畫首先的節奏是自己控制,可以看得快也可以看得慢一些,在這種閱讀節奏下,你可以去看書中的細節,慢慢的琢磨,作者必須用很精細的方式去讓人感覺其中的氣氛。
《漩渦》其實是一套漫畫,全漫畫一共三卷,一卷有6個故事,讀起來卻不長,幾個小時就可以讀完,故事相對來說也算是連貫,每一章有一個類似的故事,都圍繞着同一主題,劇情也隨着發展進行推進,並不像他之前的作品用不連貫的小短篇有跳躍的感覺;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做黑渦鎮的地方,圍繞着女主角五島桐繪和她男朋友齊藤秀一週圍發生的關於漩渦的怪事,桐繪一家四人,桐繪在黑渦中學上學,有一個十多歲的弟弟,桐繪的爸爸是陶藝家,燒製陶器;
黑渦鎮一直是存在着詭異的氣氛,時不時的會有憑空出現的旋風,山上的草捲曲成螺旋狀生長,水流中一直有不合乎常理的出現很多漩渦,而秀一也很敏感的感覺到,他經常頭暈,精神不好,和桐繪說着自己的煩惱,想相約桐繪一起逃出鎮子;
黑渦鎮
怪事的開始是秀一的爸爸對於漩渦的癡迷,他從故事開場便是在衚衕的角落蹲着一動不動的盯着蝸牛看,桐繪路過時喊他也充耳不聞,彷彿人的精神都在研究蝸牛的殼子上,秀一也發現了他父親的異常:父親連班都不去上了,辭掉工作坐在家裏研究漩渦,屋子裏擺滿了他的漩渦收藏品,衣服、雨傘、蚊香、瓶子等等,他房間的一切都是漩渦的東西,喫飯的時候一定要把湯攪拌成漩渦狀才喝,洗澡時候一定要把浴池水交城漩渦才進去,而且當他看漩渦的時候,誰喊他都沒有反應,而且眼睛還不自然的在轉動。這種樣子讓秀一很擔心他父親的情況。
終於有一天,秀一的媽媽受不了把秀一父親的收藏品都丟掉了,以此來喚醒着迷的丈夫,但秀一父親非但沒有戒掉反而慢慢的開始使自己的身體一部分變成漩渦狀,眼睛可以左右不同的旋轉,舌頭也可以變成漩渦狀的樣子。過了不久,秀一的父親死了。在火葬場中冒出的黑煙呈漩渦狀盤旋在空中,最後漸漸下降,所有的煙都被鎮子中央的蜻蜓池吸收了。與此同時,秀一告訴了桐繪,他父親真實死亡的樣子:
他把自己變成了漩渦!!!
——前方高能——
——再次提醒高能——
——第三次提醒高能——
後續圖片均爲高能,請進入
之後秀一的母親精神崩潰住進了醫院,她開始對於漩渦無限恐懼,因爲只要一看到漩渦就想起自己老公的死狀,彷彿一直聽到老公在對她說:老婆,你也早點變成漩渦吧。爲了不接觸任何有漩渦的東西,她把頭髮全部剃光,用剪刀把自己手指頭上的指紋都剪掉,周圍的人都戴上了手套,當她知道人的耳朵中有耳蝸也是漩渦狀時,最後舉起剪刀捅入了耳朵,火葬那一天,天空中同樣出現了黑色的漩渦。
蜈蚣被打死後蜷縮成漩渦狀
隨後鎮子上週圍發生了一系列詭異的事情:
桐繪的美女同學臉上的傷痕變成漩渦吞噬自身;
桐繪的父親用蜻蜓池裏的泥燒出的陶器呈詭異的扭曲,裏面竟然藏着很多靈魂;
相戀的愛人身體扭曲糾纏在一起;
桐繪的頭髮突然有了生命自己捲曲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學校裏出現學生變身成蝸牛人;
醫院裏的孕婦胎盤瘋狂成長,被廚師做成菜來給病人喫;
傷痕被漩渦吞噬
扭曲在一起的情侶
蝸牛人
瘋長的胎盤
隨着接下來一場巨大的颱風襲擊了黑渦鎮,讓故事開始出現了新的走向。因爲颱風摧毀了大多數的房屋,人們沒處去住,只能被迫擠進遠古時期建造的長屋中,颱風過後,鎮子變得更加詭異,稍稍的大動作便能引起大風吹走他人,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變成了蝸牛人,而另外一批人變成了蝶族,能在風中飛行的人,因爲食物短缺,他們開始以蝸牛人爲食,另外的一些人既不想成爲蝸牛人也不想成爲蝶族,就擠在長屋中,但是人越來越多,人們都糾纏在一起,而融爲一體:
蝶族喫蝸牛人
因爲颱風,桐繪和她的父母都失散了,只能帶着弟弟和秀一一起尋找,在路上,桐繪的弟弟也慢慢的變成了蝸牛人,爲了躲避其他人喫掉弟弟,桐繪被迫把弟弟放生;最後桐繪和秀一一起走到了蜻蜓池的中央,兩個人掉入其中,發現其實這裏便是漩渦的巨大遺址,所有的能量都是在這裏發出來的,它彷彿有着自己的生命力,注視着這一切。在這裏桐繪也發現了自己的父母的遺體,秀一自知逃不出漩渦,他勸桐繪逃出去,因爲詛咒就要結束了,但桐繪要留下來和他在一起,於是兩個人身體也扭曲起來,變成了漩渦。
放生弟弟
結尾在一起
伊藤潤二的魅力來自哪?
我想主要是來自生活的細節,其實書中的場景每個人都多多少少經歷過,都是些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事物,在漫畫中得到了引申,想一想漩渦在我們生活中也是到處都有啊;
手上的漩渦、死亡的小蟲蜷成一團、蝸牛、捲髮、水流、陶器等等;這讓人不自覺的會產生聯想,將這部分情感投射到自己現實生活中,所以伊藤潤二的作品也被人稱爲不僅使人產生心理方面的恐怖,連身體都會感到恐懼。
另外在這部漫畫中不光光爲了恐怖,桐繪和秀一兩個人的形象就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桐繪和秀一面對家人對於漩渦詛咒的變化,一直在努力的對抗着詛咒,雖然秀一一直在說逃出鎮子,但還是一直在桐繪身邊,不離不棄,桐繪的父母失散了,還是帶着弟弟尋找,最後弟弟已經完全變成蝸牛人,爲了弟弟不被喫掉,才讓他走開,最終桐繪和秀一在一起,也確實算是個溫暖的結局,這也是給人以對抗恐懼的希望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