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圖 | 《ARK 2》
聲明 | 本文不含商業合作
作者 | 落日飛車
注:蘇州蝸牛指蘇州蝸牛數字,蝸牛遊戲指美國蝸牛。
蝸牛遊戲(Snail Games USA)與前員工打了兩年的侵權官司,沒想到迎來了和解的大結局。
涉案遊戲是《方舟:生存進化(Ark: Survival Evolved)》和《帝國神話》。前者由Studio Wildcard研發,蝸牛遊戲於2015年底取得遊戲的全球代理權。後者是蝸牛前員工的創業項目,開發團隊叫安琪拉遊戲(其公開的工作人員名單裏,82人中有60人曾在蝸牛任職)。
2021年底,蝸牛遊戲聯合Studio Wildcard指控《帝國神話》涉嫌侵權《方舟:生存進化》,並將安琪拉遊戲告上美國法庭。蝸牛遊戲稱通過多方對比,證實《帝國神話》使用了《方舟:生存進化》的源代碼。之後,僅上線17天的《帝國神話》被Steam下架。
官司斷斷續續打了兩年,終於在昨日(10月11日)有了結果:三方發表聯合聲明確認版權爭議已經解決。根據和解協議,安琪拉遊戲將向蝸牛遊戲支付版權費,同時雙方將合作發行《帝國神話》(預計2024年上線,包括PC和主機平臺),後期還將合作推出《帝國神話》的DLC和擴展包。具體細節沒有公開。
![]()
點開圖片,長按可進行翻譯
而這條新聞不禁又讓人想起了沉寂已久的蘇州蝸牛數字(以下簡稱蘇州蝸牛)。打官司時,蘇州蝸牛還是蝸牛遊戲(Snail Game USA)的母公司,但就在去年,負責海外遊戲業務的蝸牛遊戲被獨立分拆出來,於年底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而大家估計已經記不清此前它經歷過多少次IPO失利了。
同樣在這一年,蘇州蝸牛創始人石海久違地現身海外遊戲峯會,稱自己在中國成立的蝸牛已經發展了20多年,現在公司總部位於美國洛杉磯,主要負責MMORPG以及沙盒生存類遊戲的開發與發行。
自錯過了移動時代, 這家老牌大廠的路線已經不知不覺轉向了主機和PC端。上年財報中,蝸牛遊戲提到公司有五款主機和PC遊戲在研。如今距離它上市快一年了,海外業務進展如何了?
![]()
蝸牛遊戲現在越來越像一家(端遊/主機)歐美廠商。
去年公司有將近86%的營收來自PC和主機平臺,今年上半年這個比例依舊保持在較高水平,達到76.2%。而這其實是因爲它有超過八成營收來自代理的多平臺遊戲《方舟:生存進化》(以下簡稱《方舟》)。
這是一款相當暢銷的恐龍題材沙盒生存類遊戲,自2015年先後登陸PC、XboxOne、iOS/安卓等平臺,所佔市場份額據稱在沙盒生存類遊戲中位居第一。其中,非移動平臺的表現尤爲亮眼,截至2023年6月30日,該產品在PC和主機平臺安裝量超過8720萬份,在Steam和Epic平臺的平均DAU(日活躍用戶數)接近36萬,去年6月DAU峯值還曾到過110萬。
![]()
《方舟:生存進化》:曾長期位列Steam暢銷遊戲TOP25
早牛蝸牛遊戲在海外還運營着《九陰真經》端遊及手遊、《太極熊貓手遊》等產品,也做到過上億元的營收,但由於廣告費支出較大,抵消了收入增長,導致業績出現虧損;直到在全球發行了《方舟》,公司才扭虧爲盈。
自2016年起,《方舟》的收入就遙遙領先,每年達到數億元。隨着《九陰真經》《太極熊貓》等老產品的持續力日益消退,《方舟》逐漸成爲了蝸牛遊戲的核心收入來源,佔公司總營收的比重從2019年的80%一路攀升來到90%左右。
期間蝸牛遊戲通過關聯公司SDE,Inc(財報顯示由石海妻子控股)將《方舟》開發商(Studio Wildcard)收入囊中、成立海外發行品牌Wandering Wizard、而後又投資和收購其他海外工作室,發展出一支專業的團隊。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職員工達到86名,基本都在海外,其中約八成位於北美,兩成位於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地區。所有員工中,大約54%從事技術和內容開發,10%負責市場營銷,36%屬於一般管理人員。
如今蝸牛遊戲把業務重心放到了PC和主機平臺,今年旗下品牌Wandering Wizard已經發行了三款Steam新作,並攜着它們在9月份舉行的PAX West 2023遊戲展上亮相。
其中兩款均於上個月發佈,分別是《Survivor Mercs(EA版)》《Expedition Agartha(雅戈泰探險)》。
前者是一款像素Rogue動作射擊遊戲,由獨立工作室Wolpertinger Games研發。遊戲融合了戰略、戰術、動作、冒險等元素。玩家扮演一支精英僱傭兵小隊的指揮官,帶領團隊對抗一家巨頭公司的私有機器人大軍。指揮官在創建時會被隨機附加一組屬性(例如「色盲+自大+臥底」「聾啞+貪婪+單兵」的組合),每一名僱傭兵也有自己獨特的武器裝備和戰鬥方式,這都給任務帶來了一定的不可預測性。


《Survivor Mercs》
後者由Matrioshka Games負責研發,是一款中世紀題材尋寶生存遊戲,玩法體驗有些類似《逃離塔科夫》和《雷霆一擊》。本作採用第一人稱PvPvE戰鬥模式,玩家可單人或與最多兩個朋友組隊的形式進行探險並逃出小島。故事被設定在失落大陸的一個神祕島嶼上,遊戲中,玩家可以探索古代洞穴、挖掘神話奧祕,掠奪或交易武器資源,也可以追殺其他玩家、躲避或對抗野獸和危險NPC的襲擊。

《Expedition Agartha》
另一款《West Hunt(西部對決)》則是(1~4人)社交推理遊戲,由NewGen負責研發,於今年3月上線。本作以美國舊西部爲背景,玩家可扮演的角色有普通村民、不法之徒(隱藏在村民中,需執行附屬任務才能降低惡名)、警長(需擊斃不法之徒才能獲勝,也可能會誤殺村民)。據瞭解,遊戲在Twitch直播觀看時長超過70萬小時,油管相關視頻觀看次數超過5000萬,在TikTok也有超過2000萬的播放量。
![]()
《West Hunt》
此外,公司今年還把《方舟:終極倖存者版(ARK: Ultimate Survivor Edition)》(含《方舟》遊戲本體及所有DLC)、《方舟:生存大逃殺(ARK: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原爲《方舟》中一個大逃殺mod,後被獨立做成遊戲)也帶到了主機平臺。
而從蝸牛遊戲未來的儲備也能看出,產品大多衝着PC平臺而去。移動市場應該也會順帶考慮,但更傾向於做端遊移植。
一款名爲《Conquest of Empires 2》的戰爭SLG預計登陸Steam、iOS和Android平臺。遊戲前段時間開通了X(推特)/Facebook賬號、以及Discord社區,從名稱、圖片猜測它很有可能出自「英雄之城」IP。2009年,蘇州蝸牛推出一款戰爭SLG頁遊《英雄之城》;十年後其改編手遊《英雄之城II(Conquest of Empires)》登陸移動平臺(2022年8月下架),亦有不錯的表現,採用1元付費下載和應用內購的形式,常年位居iOS遊戲付費榜TOP20;2021年遊戲又推出了Steam版本。
![]()
![]()
《Conquest of Empires 2》
一款融合建造、生存、戰鬥元素的開放世界遊戲《Bellwright》計劃於今年12月在Steam上線EA版本。遊戲由Donkey Crew負責研發,該團隊曾推出過生存類MMO《Last Oasis(最後的綠洲)》,後被蝸牛遊戲全資收購。據部分玩家反饋,他們在《Bellwright》的試玩版Demo中看到了許多《最後的綠洲》的掉落物、建模原型。
![]()
《Bellwright》
當然最受關注的還是《方舟》IP的兩款「新作」,在財報中多次被重點提及。
一款叫《ARK: Survival Ascended》,實爲《方舟》的虛幻5次世代重製版,涵蓋遊戲本體、衍生作品,以及其他DLC擴展包和地圖等內容,預計在今年10月底正式上線。它將作爲獨立包在PC和主機平臺發售,價格爲59.99美元,後續可能還會考慮添加一個全新的故事擴展包,並引入新的生物與功能。
內容計劃如下:
The Island (同步推出);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The Island & Scorched Earth map variants(同步推出);
Scorched Earth (同步推出);
Aberration (2023年Q4添加);
Extinction (2024年Q1添加);
Genesis Part 1 (2024年Q1添加);
Genesis Part 2 (2024年Q2添加);
所有社區創建的地圖(包括Fjordur、Ragnarok、The Center、Lost Island、Valguero、 Crystal Isles)也將在2024年陸續發佈;
![]()
原版和重製版對比
一款是《ARK 2》,同樣採用虛幻5引擎製作,原先計劃和次世代重製版捆綁銷售,遭到大量玩家反對後調整爲分開發售。官方於一年前發佈的預告片在油管獲得了574萬的播放量和18萬點贊,可見期待值之高。去年遊戲在Xbox & Bethesda遊戲展上亮相,當時宣佈會在2023年發售,然而經過幾輪跳票大概要推遲到2025年了。
![]()
《ARK 2》
至於手遊方面,蝸牛遊戲的data.ai賬號顯示,旗下《Dark and Light Mobile》或將於2024年1月上架iOS,這款遊戲大概率是《黑暗與光明手遊》的海外版本。《黑暗與光明》是一個被蘇州蝸牛捂了很久的IP,它與《魔獸世界》屬同一時代,2008年遊戲版權落入蘇州蝸牛手中,但過了八年才傳出移動端的開發信息。《黑暗與光明手遊》自稱「方舟手遊姊妹篇」,於2022年5月登陸中國大陸iOS,幾乎一直居於暢銷榜400名之外,後被下架。
![]()
另有一款類Rogue射擊端遊《Zcrew(Z字特遣隊)》在去年9月發佈了正式版,當時蝸牛遊戲表示在籌備手遊版本移植,不過目前仍沒有動靜。
值得一提的是,蝸牛遊戲還在佈局Web 3領域。它計劃把區塊鏈技術融合到新作《Project Hermes》中。後者是一款太空題材沙盒生存遊戲,據稱是蝸牛遊戲迄今爲止最野心勃勃的項目之一。
![]()
《Project Hermes》
根據加密貨幣平臺CoinGecko近期給出的數據,全球已有超過七成的頂級視頻遊戲公司涉足Web 3領域,包括微軟、騰訊、索尼、任天堂、EA、Take-Two、Garena等。現在一些風光不再的老牌廠商都把希望寄託在Web 3或元宇宙,蝸牛遊戲做出此舉也不意外。
總體看來,它的產品處於穩步推進之中。其實在被分拆上市之前,它就已經發行過多款Steam遊戲(以代理爲主),例如前文出現過的《黑暗與光明》《最後的綠洲》《Z字特遣隊》,以及海盜題材生存遊戲《ATLAS》、像素沙盒遊戲《PixARK(方塊方舟)》、西部題材生存遊戲《Outlaws of The Old West》等。
反觀蘇州蝸牛,2019年之後在國內就鮮有新作推出,無怪乎江湖上有傳聞稱,創始人自從收購Studio Wildcard後,覺得國內團隊開發不如國外團隊高效,把國內研發的新項目都砍了。甚至就連五六年前宣佈代理的《黑色沙漠》端遊國服、《方舟》手遊國服,至今也未見蹤影,而《黑色沙漠》手遊都有了版號且已上線(由騰訊、創夢天地聯合發行),《方舟2》手遊也在去年傳出研發的消息。
![]()
蘇州蝸牛成立於2000年,是中國最早從事3D網遊研發的公司之一,當時憑藉《航海世紀》《英雄之城》《帝國文明》《九陰真經》等產品,積攢了不小的名氣。其中主打「MMO+沙盒」的武俠端遊《九陰真經》以超前的理念,成爲了衆多玩家心中的白月光。
到了手遊時代,蘇州蝸牛一度有要穩居第3名(騰訊、網易之後)的勢頭,旗下《太極熊貓》系列、《九陰真經》、《天子》等人氣手遊能給公司創造30億的年流水,並且那時候的月流水不像現在要扣掉很高的買量成本。
蘇州蝸牛也是最早出海的那批中國廠商,2004年就把《航海世紀》推廣到韓國,以15億韓元的價格把代理權賣了出去,後面又帶着《機甲世紀》《舞街區》等網遊打開了日本、歐美、東南亞市場的大門。手游出海方面也有不錯的成績,連續幾年核心產品都能分別貢獻上千萬元乃至上億元的營收。
這家公司有過許多高光時刻,使得創始人石海多次萌生上市的念頭。
據媒體報道,2006年底,蘇州蝸牛就提出兩年內實現納斯達克上市,但後來石海稱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該計劃被擱置。之後蘇州蝸牛把目光轉向了國內資本市場,它在2012年、2015年、2018年三次對創業板、A股發起衝擊,但要麼因爲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對單一遊戲依賴過大,要麼就是因爲產品的持續力不樂觀、運營能力欠缺、研發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IPO之路以折戟告終。
這無形之中也加劇了公司的人才流失。根據公開信息,2016~2020年,短短四年就縮編超過1800人。在這裏走出來的人不少成爲了業內翹楚。
例如,前蝸牛-黑金工作室負責人張御離職後,於2018年創立蘇州幻塔並被完美世界全資收購,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該團隊研發的《幻塔》於2021年公測後,突出的表現使其躋身完美世界的王牌產品之一。前蝸牛研發總監蔣孝黃在2010年創辦蘇州寶將,這是玩友時代的前身,其於2019年底赴港上市,現在已是蘇州實力最強勁的遊戲公司之一。網易投資的武俠開放世界遊戲《燕雲十六聲》團隊,據稱也有來自蝸牛-九陰工作室的研發人員。
再有,原副總裁何一希、原技術中心高級專家馮紅文、核心骨幹趙月賓等也都出走創業……曾有業內調侃「蘇州基本都是蝸牛出來的人」,某種程度上它也算是蘇州遊戲行業的「黃埔軍校」。
受此影響,蘇州蝸牛國內的遊戲業務也停滯不前,慢慢地退居N線。許久沒有新作的消息,公衆號更新的內容基本是在維護老遊戲IP,至於傳了很多年的《九陰真經2》,每年都有小道消息傳出,掀起粉絲的懷舊情懷,但至今官網仍停留在首測預約頁面。現在回想起來就好像是上市企業的日常炒作。
![]()
近年來公司好像把重心放到了其他業務上,疑似設立有海外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團隊,根據招聘信息,位於深圳的辦公地點在招聘汽車相關崗位。不過今年4月有知乎用戶稱深圳團隊「不發工資了」,暫未確定二者有無聯繫。此外2014年拓展的虛擬運營商業務「蝸牛移動」,高管在近期採訪中透露公司已有1860萬用戶,每年能帶來4億以上的營收。
把海外遊戲業務分拆,在美國上市,可以說一償了石海十多年的夙願,估計也是想「擺脫」國內業務,去海外尋找更多生機。而獨立出來的蝸牛遊戲,經過了一系列運作後,由石海夫婦控股,二人共計擁有90%以上的投票權,股權結構上已經看不出和蘇州蝸牛有什麼聯繫。
然而前路也沒有很樂觀。一方面,蝸牛遊戲自從代理了《方舟》之後,遊戲的暢銷讓它在海外擁有了一定的聲量,但是以往出現過的一些惹人非議的操作也讓不少玩家對其始終抱有戒心。它曾多次被用戶質疑把「舊遊戲」拿出來二次售賣,類似「把《最後的綠洲》包裝成《Bellwright》」、「《ATLAS》像《方舟》的一個模組」的抱怨時有發生,此前《方舟》重製版和《ARK 2》的捆綁銷售計劃也存在炒冷飯的嫌疑。
![]()
![]()
另一方面,它的財報也不是很好看。首先營收從2020年開始持續下滑,今年上半年營收僅有0.23億美元,同比下滑了46%。雖然2020~2022年連續三年都盈利了,但2022年已經到了一種十分勉強的地步,營收7440萬美元,淨利潤只有100萬美元。果不其然今年上半年由盈轉虧,虧損達到840萬美元(去年同期淨利潤爲576萬美元)。原因在於旗下多款老產品的銷售額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新遊戲發行帶來的收入增長難以抵消。
![]()
迴歸端遊、專注海外,一切看起來彷彿回到了最初的起點。而它又能否走出一片新天地,再現往昔輝煌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