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五顆宜居星球!NASA發現新-超級地球或有生命居住

19日據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刊發的論文,美國宇航局(NASA)發現一顆“超級地球”系外行星,探測到了只有生物體才能產生的氣體的跡象,從而在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個令人興奮的、可能具有突破性意義的發現。

一、K2-18 b

K2-18 b是一顆“超級地球”系外行星,大小是地球的八倍多,比太陽系的海王星小,距離地球120光年,位於獅子座冷矮星的宜居帶內。

2023年9月19日,據《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刊發的論文,美國宇航局(NASA)發現K2-18 b這顆“超級地球”系外行星,

探測到了只有生物體才能產生的氣體的跡象,

從而在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個令人興奮的、可能具有突破性意義的發現。它被認爲是一個“水洋”(Hycean)世界,這是一類相對較新的系外行星,因其富含氫氣的大氣層和水海洋而擁有存在外星生物的關鍵要素。

在K2-18 b的大氣層中發現了二甲基亞碸

二、開普勒-186f

開普勒-186f(外文名:Kepler-186f)是一顆環繞紅矮星開普勒186的太陽系外行星,位於天鵝座,大小約爲地球的1.1倍,距離地球約500光年,公轉週期是130天,於2014年被保羅·赫茲所發現。

該行星是一顆巖質行星,也是第一顆適居帶內半徑與地球相若的系外行星,光芒較爲暗淡,大小與地球相似,而且與所環繞的恆星距離也剛剛好,使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態水,還可能保持定期季節交替。

研究人員認爲,因開普勒-186f距其母星足夠遠,可能不會出現被潮汐力鎖住的問題,也同時幫助它遠離恆星耀斑帶來的威脅,即便其被潮汐力“定身”,大氣氣流和海洋洋流也可以改變行星的氣候環境,從而形成適合生命的環境。


三、格利澤581g

格利澤581g(Gliese 581 g)是一顆系外行星,繞行於天秤座的紅矮星格利澤581,距離地球約20.5光年,質量約爲地球的兩到三倍,公轉週期爲30天,於2010年9月29日被華盛頓卡內基學會和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等機構所發現。

格利澤581g是個多岩石的星球,曾亦有“迄今發現的最像地球的星球”之名。其是在格利澤581行星系中發現的第六顆行星,與母星之間的距離恰好處在該恆星的“宜居地帶”,在這個距離上,溫度也可維持表面存在液態水,出現生命的可能性也最高。

根據發現,格利澤581g的自轉被它的母星鎖定,也就是出現潮汐鎖定的現象。這在太陽系內十分普遍,例如地球就是這樣將月球給鎖定的。在格利澤581g上沒有日夜的變化,因爲它的一面是永晝,另一面則是永夜,這也意味格利澤581g的恆星日會剛好等於其一年的長度此外潮汐鎖定也代表格利澤581g沒有地軸偏斜的現象,在此行星上也不會出現四季的變化而它的質量則顯示它極可能是一顆類地行星,且可能有足夠重力擁有大氣層。


四、開普勒22b

開普勒22b(Kepler-22b)[1]是美國航天局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所發現第一個位於類太陽恆星適居帶的太陽系外行星,是一顆光譜型爲G的黃矮星。其直徑約爲地球的2.4倍,距離地球約有600光年,表面溫度爲21℃,公轉週期約爲290天。於2009年3月被發現,2011年12月被確認。

開普勒22b體積並不比地球大很多,其圍繞運轉的母恆星比太陽略小、略冷(發光度比太陽低25%),但和太陽一樣屬於比較穩定、壽命比較長的恆星。其與母恆星之間的距離比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近15%,所以地表溫度得以維持在與地球相近的適宜溫度區間。其是被證實的從大小和運行軌道來說最接近地球形態的行星,但科學家們還未能證實該行星的組成主要爲岩石還是氣體或液體。

五、HD40307g

HD40307g由科學家米可·托米發現,該行星距離地球42光年,這顆HD40307g行星,距離其恆星的距離是九千三百萬公里,因此這個星球的溫度很可能比地球要高一些,但是HD40307g的恆星本身溫度低於地球,因此非常適合人類居住。這顆行星週期較長的軌道意味着其更可能擁有適宜生命生存的氣候和大氣層,有一定幾率適合人類居住。

這顆行星的質量至少爲地球的7倍,不過它圍繞運行的距離和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相當,由於這就意味着它所接收到的光熱量也應當和地球接收到的光照量相似。這就增加了其擁有宜居環境的可能性。

#盒友日常#  #星空#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