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能成爲國內3A的救贖嗎?

這兩天我把所有和黑神話悟空線下試玩有關的視頻統統都看了一遍,內心真的百感交集。猴子打晦月魔君那段的場景真的讓人感到震撼,bgm里加入的嗩吶更是一鳴驚人。每一個怪物都完美符合我對西遊記裏妖怪的想象,每一個場景都是那麼的古色古香。

即便是閉上眼睛,這個佛頭還是很威嚴

震撼又威嚴。很符合中國對神明形象的塑造

我一方面爲試玩片段的出色質量感到喜悅,終於有一款3A讓我不用開字幕也能看懂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感嘆:從“電子海洛因”的陰影到現在這麼多年了,《黑神話:悟空》的爆火會成爲國產3A的曇花一現嗎?

這個龍是我心目中的中國龍的形象

一、中國3A不多從來都不是錢的問題

國產遊戲大廠有很多,但是爲什麼國產3A卻沒有多少?

1、投資回報率。

花一兩年的時間做一個手遊,隨隨便便就能收割玩家好幾個648,聽起來就比花五六年打磨出一部精緻的3A要划算的多。資本對於玩家們在手遊的充值消費非常看好和滿意,這種投入比起3A不值一提。PC端網遊充值消費和手遊這種以盈利爲目的的生產遊戲的方式,讓國內的買斷制遊戲很難走出一條生路。

國內第一個開闢648風氣的遊戲,這個定價即便到現在我也難以接受

2、玩家的遊玩方式。

玩手遊門檻低,碎片化時間利用充足。現在很多人加班、沒有雙休,每天下班回家拖着疲憊的身體,連電腦都不想打開,只想躺下來,這時候手機就是最好的陪伴。再加上多年前受“電子海洛因”報道的深深荼毒,讓有時間有精力的青少年往往都不被支持玩遊戲。買的起遊戲的人沒時間玩,有時間玩的人家裏不支持,國產3A的前路道阻且長。

 

原文實在找不到了,只能找到21年某媒體發佈的極具爭議的一篇文章

 

二、3A應當由玩家定義

你心目中的3A究竟代表什麼含義呢?

我仔細搜了百度,發現給出的定義是“時間長、成本高、團隊大”。但是,具備這3個要素的遊戲,就一定好玩,玩家就一定認可它是3A遊戲了嗎?

這其實會引出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原神算3A嗎?

一方面,原神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歐美知名手遊媒體Pocket Gamer Biz公佈了2023年全球手遊開發商TOP50榜單。這家自2012年就開始盤點全球年度手遊開發商TOP50榜單的媒體,在今年將米哈遊列爲了今年全球第一手遊開發商,排在米哈遊後面的是騰訊、網易和Supercell。《原神》很顯然得到了不少海外廠商的認可。

另一方面,原神初步創作時間爲2017年中旬,從時間成本上來講,製作週期過短,在這方面並不能與真正的3A大作相比。

論工作室體量,米哈遊工作室的人數倒是能夠遠超部分知名的遊戲工作室。在龐大的人數加持下,能夠在三年期內製作出來原神這樣的遊戲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從遊戲質量上看,原神這款手遊並無太多的遊戲玩法,角色技能少,單個英雄玩法單一。雖然遊戲搭配了卡牌系統,但壞就壞在玩家想要擁有更多的技能玩法,就得有更多的角色,更高的等級,更厲害的武器,肝氪屬性直接拉滿。

可愛捏

所以,在我的心裏,原神是一個不錯的手遊,可它不是3A。它確實收穫了成功,是一款很火的遊戲,但是我實在很難將這種又肝又氪和3A遊戲聯繫起來。

 

 結語

女角色終於不是網紅建模臉了

《黑神話:悟空》會成爲國產優質3A的曇花一現嗎?我認爲不會。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國產3A註定會是一條極其漫長的道路,從《古劍奇譚》到《仙劍七》,都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即便《悟空》火了,但那些技術壁壘並不是短時間能打破的。

不過可以反過來說,要是《黑神話:悟空》都失敗了,那國產3A的遊戲環境也就是真正的失敗了。

#遊戲劇情##黑神話:悟空##黑神話:悟空 討論##黑神話悟空線下試玩#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