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須知】那些沒人會告訴你的事情:生活篇,找到你自己

無論你是否開心,都祝你平平安安

相關文章鏈接

【大一新生須知】那些沒人會告訴你的事情:職位篇

【大一新生須知】那些沒人會告訴你的事情:學習篇,經驗之談

前言

本篇講生活,先不談”戀愛“

我個人對此有所區分,望理解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有一個問題想先拋給大家:

這麼多年來,除了喫飯(食慾)、自we(性慾)和睡覺(生物天性)之外,你有沒有其它的非”學習“也非”電子遊戲“且長久堅持下來的”愛好“?遊戲當然也算愛好,那你是否又真的能像你想象的那樣”堅持下去“呢?

問題先擺在前面,也麻煩你稍微花幾秒鐘回想、思考一下是否存在這樣的事情,這真的很重要。

如果有,那肯定是好事;但即使沒有,你也不必心急,這樣的事情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都是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找到的。慢慢尋找,慢慢體驗,慢慢思考,你終究會找到它和它們。

何爲”生活“?

”生活“的基本定義是”生存、活着“,其它任何方面都是建立在這個最基本的定義之上。

因此,不論何時,請你一定要努力且盡力地做到:

”永遠愛自己“。

這句話對很多人來講可能看起來是廢話,但我必須單方面地再強調一下這件事。而且就算是隔着屏幕,我也真的很想給你一個可能看起來沒什麼用的擁抱,

真的拜託你別忘了這件事,和即使你身無分文、犯了錯誤、被千夫所指時也依然愛着你的那些人。

如果你需要幫助,也可以找我,有些話確實更適合跟陌生人傾訴

進入大學,我們往往會想到”自由“、”愛好”、“發展前景”等詞語,尤其是“自由”。

但現實是,你依舊需要喫飯睡覺,你仍然會七星娛樂,或許還是沉浸在網絡中無法自拔,說“自由”,真的有些言過其實。當然,你可以出門蹦迪、看電影,隨意化妝、去網吧,跟蒙多一樣“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不過我需要提醒一下,其實“一切都並沒有改變”。

你的所謂的“自由”無非是來源於經濟上還尚未脫離的父母,無非是因爲大學的環境“正是如此”,無非是因異地而不再像以前那般“受約束”。實際上,你還是會感受到種種不快,你所碰到的同學或老師依然會存在“殺必”,你缺錢了還是得問那兩位伸手要......

“快樂”其實更多的還是來自“想象”。

講這些,我真正想表達的是:

你還是你,人還是人,

這就是生活。

羅翔:我們並不喜歡具體的人。

在此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你的”熱愛“在哪裏?

你所熱愛的,不一定要“有用”,但一定不能“沒用”

作爲一個學生,很顯然,你目前的“本職工作”就是學習。

有玩遊戲猝死的人,有過度鍛鍊殘疾的人,不過沒幾個人會“學死”,至少知識本身並不致死。

在大學中的大部分專業和課程都不會讓你的課表達到“滿滿當當”的狀態,即使會有,也不可能是整個學期,因此,大家的空閒其實是有相當時間去發展自己的。沒錯,幾乎做什麼都要錢,但這不應該是一種“藉口”,這只是暫時的“框架性的限制”而已,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這種事情大家都一樣。而且就算目前的經濟狀態不允許你去做這些事情,我也建議先去儘量多的瞭解你所喜歡的事情。

小黑盒是一個玩家們的遊戲社區,遊戲也是“最廉價的快樂”之一。無論是主機還是端遊,亦或者手遊,遊戲其實早已脫離“小衆”,進入了“大衆”的視野。

我並不是否認“遊戲”,但說實話,遊戲對於很多人而言真的不算是一種能“長期堅持”的“熱愛”,反而更像是青春期的愛情一樣轉瞬即逝,回首已成空。

盒裏也有很多像是海綿綿這樣能一直“堅持玩遊戲”的大佬,或者很多遊戲鑑賞家,

“熱愛”≠“愛好”or“興趣”,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正如我在這部分開頭便寫過的,遊戲這件事可能在你的家長眼中是“沒用”的,客觀上來看也基本是這樣,不過如它能夠給你帶來“喜悅”、帶來“開心”,有相當的“情緒價值”,那它就是“有用”的;反之,如果它不能,而你只是“沒事做”,或者玩的太久之後“被困住了”,那一定要儘早找別的可以“堅持”下去的事情替換掉它。

不要好高騖遠,尤其是當現實和“想象”之間存在落差的時候。

從一些簡單的事情開始入手,

如果你喜歡記錄,還有一定的分享欲,可以嘗試寫文。

如果你覺得自己打遊戲不錯,或者有“節目效果”,可以嘗試學着錄視頻、發視頻。

如果你喜歡和人交流,可以嘗試去找下兼職,尤其是家教這種,真的,並不難。邁出第一步後,什麼事情都會變得簡單很多。

”熱愛“,也是一個”由點到面,由面到體“的過程,你在學習它的路上,它也在不斷讓你變得”更像自己“。”一技之長“會給你帶來很多方便,簡單舉例來講就是,當你碰到一個具體的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首先會想到的是哪個人?ta又是否是”專業“的人?

說起兼職了,我就順便再稍微拓展一下。這種事情,真的不用急,尤其是如果你身邊有人開始賺點小錢了,千萬不要被ta影響太多,你要考慮清楚取捨和自己的情況。

和異性的關係

先一筆帶過

這句話,適用於很多場景:

不卑不亢,有自己的原則,

永遠永遠不要隨意地、輕易地“改變””自己“

在開始寫之前,我想先引入三國時期的“呂布”。這就是那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能“隨意地”、“輕易地”改變自己的人的典型,簡單來講就是,他沒有自己的“立場‘。這意味着但凡來個嘴皮子利索的人,誰都可以”說得動“他,這也是”前倨而後恭,思之令人發笑“的典型代表。

三姓家奴,名不虛傳

這個例子一出來,想必大部分人還是能理解我的真正意思,但爲了再將”歧義“變得更小,我還是決定多說點。

請問,爲了我喜歡的人,我準備去減肥,我準備跟遊戲/打球/電視劇/美食分手一段時間,或者很長時間,這算不算輕易地”改變“”自己“?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簡單來講,除非說你所作出的”改變“會令你各方面(尤其是內心)”非常痛苦“,那就不要”改變“。

很簡單的道理:你不是人民幣,你不是”錢“,怎麼可能人人都喜歡呢?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總之,有人喜歡“體育生”,有人喜歡“打遊戲的”,也有人喜歡”胖子“......

”種花“而不是”找蜜蜂“。

你應該get到我的意思了吧?

大學的宿舍關係

大學宿舍的不同之處在於:你要在這裏和幾個人住四年,就跟一段神話般的愛情或者失敗的婚姻似的,短暫卻又漫長。

同性之間的關係處理相比異性而言少了一層”朦朧感“和”神祕感“,多了幾分真實。

其實大部分人都沒什麼問題,大家相處起來的感情也只會與日俱增,逐漸深厚,最後成爲難忘的回憶。之所以講這部分,當然是有“問題”的,尤其是個別人,個別”膈應人“的人。

我默認大家都來自這片5000年文明的知禮懂法的國度,且家裏人都在教育子女的方面沒有太大問題,如果這個室友”有問題“,那就只是ta自己的問題。

在這個基礎上,如果我真的要舉例子,還真的是一言難盡,如:大家都睡了,ta熬夜,還會出很大聲;或者不洗澡,尤其是提醒之後也不去;過分”張揚“,只有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海報貼的滿屋子都是,或者對一件與價值觀不掛鉤的事物特別”狂熱“;三觀有問題、性格有問題、做的事膈應人等等。

其實對付這種事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儘量減少你和ta之間可能會發生的不必要的聯繫,敬而遠之。

還有就是減少不必要的矛盾。我在大學時就碰到過這種情況,隔壁宿舍的兩個人在某天因爲”上牀踩牀“的事情爆發了激烈的肢體衝突,而後直到如今畢業也是”冷戰“的狀態,這,不好。

我並非是想勸大家”忍氣吞聲“,也不是”缺朋友“的問題,只是大家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一件事——我們都已經是成年人了,出現這種問題之後其實就很難再有”挽回“的可能了,明明”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冤家少堵牆“這種道理大家都懂,有些事情,確實沒必要。

而且除非兩個”矛盾的人“真的”出事“,否則老師真的不會管的,ta甚至根本都不會知道。

《三國演義》中,司馬懿自知”鬥智“鬥不過諸葛亮,便選擇堅守不戰,被送女人的衣服時也沒有過於感到”侮辱“,該怎麼做,其實大家都懂。值得一提的是,兩個人之間的矛盾,並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你們之間的關係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最終影響到整個宿舍,”校園霸凌“也是這麼來的。

大學的班級關係

多交些朋友,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你會多很多樂趣。

一個宿舍的限制還是挺大的,經常會出現一個人有一個人的遊戲這種現象。作爲團支書,除了自身職責會經常讓我不得不”串門“之外,我本身也挺喜歡串門的,主要是想看看、瞭解下大家的”情況“和”喜好“,順便也可以避免”請客去海鮮飯店喫飯,結果人家海鮮過敏“的尷尬。

不要過於封閉自己,你的路纔會越走越寬。我在各個時期(小初高+大學)都會碰到那種”非常封閉“的人,我不想否定ta們,因爲人是多樣的,但這種”自我封閉“(簡稱自閉)的做法,我非常不贊同。

我們都知道,天才往往是孤獨的,但”自閉“真不是,如果這是心理問題的話,大家一定要儘早就醫,不能耽誤。不過如果你不是心理問題,那你就是”傻閉“,一個孤立全世界後說自己被世界孤立的大”傻閉“。

簡而言之,有時間多走動走動,不是壞事。

和老師的關係

這部分其實就沒有太多要講的了。學業上,有問題就問,沒問題也沒必要”硬湊“,打鐵還需自身硬,你又不是老師孩子或者親戚,關係再好也不過是師生而已,過於”親近“反而讓自己顯得”諂媚“。這纔是大學,還沒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地步。

結語

以上就是我對學弟學妹們在大學”生活“方面的一些意見和建議了,如果能帶給你一定的啓發,那將不甚榮幸。

最後祝天下學子所得皆所願,所遇皆良人,

有朝一日終能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年輕有爲不是夢!

#開學必備#盒友日常#雜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