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航母,一個遊戲博主。聊電影雖然可能不是我擅長的,但是我還是想寫這篇文章,如果有什麼寫的不好的地方,還是希望大家指出。
前言:
諾蘭的電影非常牛逼,所以諾蘭很牛逼。大家一定是感覺小航母在說什麼廢話,實際上這就是本文的思路,我們從諾蘭的電影來聊一聊諾蘭究竟牛逼在哪?由於本文不是人物傳記,所以諾蘭出生何時何地,小時候幹過什麼,電影得過什麼獎等等這些雞毛蒜皮事就不會在本文裏面出現。
![]()
小航母非常年輕的時候(就是讀初中的時候)很喜歡看推理小說,長期購買名爲《歲月推理》的月刊。其中有一位作者叫別問,當時這個作者就寫過一篇關於諾蘭的文章。文章裏面主要聊了《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以及《盜夢空間》這三部打野。他寫那片文章的時候諾蘭當時只拍到《盜夢空間》。他那篇文章小航母記得很清楚,他觀點是諾蘭厲害之處在於敘事手法。
![]()
當然網上也有人說諾蘭喜歡實拍,有不少具體的例子例如:《蝙蝠俠:黑暗騎士》裏面炸真醫院,《星際穿越》裏面劇組真種了玉米地,《信條》真的炸了一家客機。甚至網上衍生出一些段子,什麼諾蘭扛着攝影機去黑洞旁邊取景什麼的,當然這些段子純粹是搞笑的。
小航母個人認爲喜歡實拍,並不是諾蘭真正厲害之處,只能說是諾的一個愛好,或者說是彰顯個性的標籤。就像吳宇森喜歡在電影裏面放鴿子,喜歡讓角色跳在空中飛撲式開槍一樣。甚至可以說是諾蘭地位的象徵,畢竟要是別的小導演對投資人說我要買架真客機來炸,投資人怕不是直接把導演送精神病院去了。但這並不是諾蘭厲害之處,單純論拍攝技術,詹姆斯卡梅隆豈不更厲害。
![]()
值得一提的是諾蘭是喜歡實拍,並且在某些時候爲了追求實拍確實有點"高消費",但是諾蘭並不是絲毫不用特效,該用還是用的。
那麼接下來讓小航母和大家聊一聊諾蘭究竟牛逼在什麼地方?當然包含小航母個人看法,有什麼說錯的地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出。
![]()
諾蘭牛逼在什麼地方?
不用掖着藏着,我們開門見山的聊。小航母個人看法諾蘭電影牛逼在三個點,分別是:人物塑造、時間概念、空間概念。而且這些點不是每次都雜糅在每一部電影中,而是分開。因爲再美味的大餐喫多了,總會膩。諾蘭把玩時間,玩空間,玩人物塑造分佈在自己不同的作品,所以就出現了諾蘭電影給人一種各有各精彩,百看不厭的感覺。
![]()
先從人物塑造聊起,好的演員一般分兩種,一種是非常的標誌化,無論演什麼等有一種永恆不變的氣質在那,例如周潤發。另一種就是演什麼像什麼,個人風格幾乎沒有,而是根據電影需求可以變成各種風格,例如梁家輝。
![]()
諾蘭很喜歡用一位叫做克里斯蒂安·貝爾的演員,這個演員的特點就和梁家輝一樣,演什麼像什麼。最近很火的一個西格瑪男人表情就是源自這位演員。克里斯蒂安·貝爾出演了多部諾蘭的電影,在電影中飾演過各種各樣的角色。諾蘭的電影玩人物塑造的有《失眠症》(又名:白夜追兇),《致命魔術》,以及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
![]()
先聊《致命魔術》,遊戲而認爲《致命魔術》也在玩時間。但是小航母個人看法,《致命魔術》在主線劇情中用插敘回憶補充故事的這種手法,影視圈已經玩爛了,包括像《火影忍者》這種動漫都很喜歡用穿插回憶來補充故事,這算不上玩時間。《致命魔術》真正上厲害的地方是塑造了兩種人物,一種是爲了自己熱愛的東西(在電影中是魔術)人究竟能付出到什麼地步;另一種是一個人爲了自己表演慾,爲了和別人爭個虛名,究竟能喪心病狂到什麼地步。
![]()
《失眠症》則是塑造了一個不擇手段的正義使者的故事,不擇手段的正義。一個警探爲了把兇手抓進牢中甚至會僞造證據,當自己誤殺搭檔的時候,恰巧這一切又被追捕的嫌疑人知曉以此作爲要挾,警探依舊追求真正的正義,無論是對嫌疑人,還是對自己。
![]()
蝙蝠俠三部曲則是超英電影,這種電影本身核心就是塑造角色。小航母個人覺得第一部《蝙蝠俠:俠影之謎》很平庸,但是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則是成爲了超英電影的巔峯!
諾蘭蝙蝠俠剛好印證了小航母所說的角色塑造這種說法。整個諾蘭蝙蝠俠三部曲,公認的巔峯是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如果你真看過這三部電影,你會發現第三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比起第二部有更多的資金,也請了更多的明星,例如安妮海瑟薇飾演了貓女。
![]()
《蝙蝠俠:黑暗騎士》大場面只有蝙蝠俠與小丑追車動作戲,以及最後高樓打鬥。而《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開局高空劫機,然後是全城警察追捕蝙蝠俠,以及體育館大爆炸。《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影片也是核彈危機爲背景,大場面遠遠比《蝙蝠俠:黑暗騎士》多得多。
但是偏偏《蝙蝠俠:黑暗騎士》塑造出了影史最強小丑,希斯萊傑的小丑太強了,《蝙蝠俠:黑暗騎士》成爲了巔峯。這就是諾蘭厲害的地方之一,他能夠通過電影塑造出深入人心,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黑暗騎士的蝙蝠俠和黑暗騎士崛起的蝙蝠俠都是同一個蝙蝠俠,但是
![]()
接下來聊一聊諾蘭對於空間的駕馭。諾蘭在電影裏面玩空間概念的有兩部代表作 ,兩部電影都備受好評,甚至被不少人封神。一部是《盜夢空間》,另一部是《星際穿越》。
先聊盜夢空間吧,諾蘭設計了一個一層一層堆疊,共計四層的夢境空間。並且構建了進入每一層空間的條件,以及每層空間之間的時間倍數差。而且所有的設定在邏輯上形成了完美的閉環,夢境世界看似超出常理,實際上有着非常嚴格的制約因素,以及嚴密的運作規則。
說真的作爲一個遊戲博主,諾蘭的這種世界觀設計水平,就算轉行做遊戲,當個主編輯或者創意總監毫無壓力。
![]()
另一個玩空間的是《星際穿越》,《星際穿越》之所以厲害在於其在電影中把五維空間給視覺化了,同時對於黑洞的模型設計也是目前影視行業中的巔峯。
都說時與空密不可分,無論是《星際穿越》,還是《盜夢空間》都在一定意義上摻入了世間元素,但是由於這些事件上的變化本質由於空間變化引起的,所以小航母認爲這兩部電影主要還是在玩空間。
![]()
在聊諾蘭關於怎樣在電影中玩時間前,小航母先和大家聊點別的。玩時間在電影很常見,早期歐美有一部非常經典的科幻電影叫《回到未來》,這可以算是穿越片的鼻祖了。早些年中國電影(包括香港電影)則是經常會引入一個輪迴的概念,前世恩情今生來還。在一定意義上大輪迴可以看做是一種大範圍的時間循環。
![]()
這幾年國產影視劇流行穿越,現代人穿越到古代,長大了穿越回小時候或者父母小時候。而歐美開始流行時間循環,當然通常都是小循環,主要是受到經典影片《土撥鼠之日》的影響,一般這個循環是控制在一天內。例如《祭日快樂》,《明日邊緣》,《恐怖遊輪》等。在一定意義上這種時間循環可以看做是小輪迴,中美影視圈這幾年玩時間概念有點兩極反轉了。
![]()
諾蘭玩時間的電影則是千奇百怪,目前有代表作有《信條》,《敦刻爾克》,以及諾蘭成名作《記憶碎片》。
先聊《信條》,很多時間穿越的電影受到經典老片《回到未來》影響,穿越呈現一種點對點式設定,也就是穿越到某個時間節點。包括時間循環的片子也是這樣,等於穿越回起點。但是《信條》則是嚴格遵守時間回溯的,比如你從時間軸上A點到了B點。很多穿越電影你要回到A,接觸某個觸發元素(很多電影是死亡),就回到了A點。而諾蘭的《信條》,你要回到A點,你必須逆向經歷從A到B整個過程。別的電影是從一個點穿越到另一個點,諾蘭的《信條》則是,從點擴張到線,然後再又線坍縮回一個點。
![]()
《敦刻爾克》則是另一種玩時間的模式,這個電影前期節奏有點慢,反正小航母個人不是很喜歡這個電影。電影用港口士兵的一週,海上父子的一天,以及支援空軍的一小時。三條時間線來敘事,最後時間線收束到了一個點上。就像小航母上文說的有時候時與空是相生相伴的,《敦刻爾克》也有空間概念的影子,三個時間線,從空間上來看對應了陸,海,空。
![]()
諾蘭成名作《記憶碎片》則是玩的更爲複雜,影片由45個零散片段組成。編排方式是一個彩色畫面,一個黑色畫面,這樣堆疊編排。彩色的是倒敘,黑白的是正敘。彩色片段編碼是1\3\5...43\45,黑白片段編碼是2\4\6...42\44。影片給觀衆呈現觀影順序是1\2\3...43\44\45,但是影片所講述故事正確的時間線則是先黑白正敘,再彩色倒敘。也就是2\4\6...42\44~45\43...5\3\1。這就是諾蘭的成名作,這也是諾蘭玩時間概念最經典的操作。
![]()
結語
很多導演過於公式化,可能拍攝某個電影第一部,第二部還行,後面越拍越爛。諾蘭不同,他的電影總是千奇百怪,即使小航母已經給他分了三類了:人物塑造,玩空間,玩時間。但是你自己去看光玩時間這種模式他都能玩出不同的花樣。
諾蘭電影之所以吸引人,不是他總能拍好電影,而是他總能拍出驚豔人的電影。諾蘭也是目前好萊塢導演中少有的能夠同時討資本開心,也討觀衆開心的導演。
![]()
作爲一個電影觀衆,值得慶幸在我們這個時代有諾蘭這樣一位頂級電影大師,更值得慶幸在小航母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諾蘭還正值巔峯。他的才華驚豔了一個時代,而我們正處於這個時代之中!
![]()
我是小航母,一個業餘的遊戲博主,你的關注是我更新最大的動力~#暑期觀影清單#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