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巨齒鯊2,第二部在巨齒鯊的基礎上,增加了巨型章魚、古巨蜥等新角色。
這裏我來科普一下在巨齒鯊2裏面出現的生物。(來自百度,不用麻煩大家一個個查了)
巨齒鯊
巨齒鯊是鼠鯊目鼠鯊科魚類。巨齒鯊身體非常強壯,呈流線型。巨齒鯊的牙齒十分鋒利,像牛排刀那樣呈鋸齒狀。牙齒之間有運送帶,可以持續長出一顆顆牙齒,當牙齒脫落或變鈍之前,會有新的牙齒進行替換。脊椎能夠成長並硬化到一定程度,從而變成化石。
當巨齒鯊在撕咬獵物時,其巨大的黑眼球會向內翻轉,呈現翻白眼的狀態,可保護眼球重要部分不會被掙扎的獵物抓傷。體型是現如今大白鯊的三倍。
巨齒鯊生活在新生代的早中新世時期(距1800萬—200萬年),屬於後起之秀。發現於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及亞洲等地。棲息於熱帶至溫帶海域。幼年則棲息於離岸較近的海域中。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可獵食海洋中任何生物,以捕食鯨類爲主,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們的盤中餐。
巨齒鯊是目前已知咬合力最大的動物,是地球歷史上最可怕的掠食性動物。理論指出,由於氣候變化導致兩極的海水變冷,巨齒鯊因無法適應而滅絕;另一種說法則是因地球的水循環出現變化,導致食物缺乏,大量的鯨類死亡,而以鯨類爲主要食物來源的巨齒鯊也隨之滅絕。
目前,可以找到的巨齒鯊化石有它的牙齒化石和脊椎化石。
生活習性
巨齒鯊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但最喜歡捕食鯨類。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的盤中餐。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則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巨齒鯊在當時無天敵,只有與巨齒鯊同爲頂級掠食者的梅爾維爾鯨相匹敵
外形特徵
因爲鯊魚是軟骨魚類,一般骨骼部位很難留下化石,所以截止2013年只找到它的一些像手掌一樣大的三角形牙齒化石和幾塊脊椎的化石。成年巨齒鯊牙齒一般10-16釐米長,最長超過18釐米,是大白鯊牙齒的好幾倍。雖然還沒有找到其完整上下頜骨化石,但科學家根據其牙齒的大小同比例放大推算出此種鯊魚大約有20米左右,體重大約有90噸,張開大口的嘴直徑可達2.8~3米。
這是巨齒鯊的牙齒
巨型章魚
這個在電影裏過於偏離現實,就按現實裏的大西洋巨型章魚來講了。
太平洋巨型章魚是體型最大的巨型章魚,壽命長。世界上最大的章魚記錄保持者,是一隻周長9.1米,重達272公斤的太平洋巨型章魚。
章魚,爲章魚科26屬252種海洋軟體動物的通稱。爲頭足綱最大科,可分爲深海多足蛸亞科、愛爾鬥蛸亞科、谷蛸亞科和蛸亞科。體卵形或卵圓形,肌肉強健,外套腔開口窄,體表一般不具水孔。腕吸盤1列或2列。雄性左側或右側第3腕莖化,腕腹緣具精溝,末端具勺狀舌葉;莖化腕不能自斷。漏斗外套鎖退化。具1對退化針狀內殼或無內殼。若具齒舌,齒舌側齒一般單尖。胃和盲腸位於消化腺後部。
章魚是地球上曾經出現的與人類差異最大的生物之一。”章魚有很發達的眼睛,這是它與人類的相似之處。
它在其他方面與人很不相同:章魚有三個心臟,兩個記憶系統(一個是大腦記憶系統,另一個記憶系統則直接與吸盤相連),一些非常敏感的化學的和觸覺的感受器。章魚的大腦中有5億個神經元,具有一種非凡的思維方式(人類還遠未弄清楚這種思維方式)。章魚能夠獨自解決複雜的問題,即具有所謂的“概念智力”。自從30多年前庫斯托研究小組進行了首批試驗以來(在當時的試驗中,一隻章魚打開了一個用瓶塞塞住的廣口瓶,抓住了放在瓶中的一隻龍蝦),章魚不斷地令科學家們感到驚訝,有時甚至使科學家們感到不安。有人斷言:潛伏的章魚正等待着自己的統治時期的到來。
捕食是章魚的主要活動,也是它們以驚人的速度生長的祕密。長到2—3歲時,章魚會過度進食,達到成年體型,即由直徑20釐米長到直徑3米。科學家從章魚“住所”門口的大片蟹殼得知了章魚的食譜。章魚喫所有甲殼動物和貝殼類動物,當食物從自己住所附近經過時,章魚用一條靈活的腕抓住食物(這很容易,因爲章魚有八條腕)。
對付魚類和小一點的鯊魚,章魚另有其它更完善的捕獵技術,例如“降落傘”捕措術:章魚先是定位好獵物的位置,然後伸展開有1600個吸盤的腕,猛然撲向獵物,不給對方留任何逃脫的機會。章魚還能夠像最靈活的變色龍一樣擬態,能夠改變自身的顏色和構造,變得如同一塊覆蓋着藻類的石頭,然後突然撲向獵物,而獵物根本沒有時間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擬態僞裝術還可以使章魚躲過兇殘的敵人(如海豹)的“毒手”。
千萬年過去了,章魚的進化方向也不盡相同。有的章魚能夠分泌出一種足以把人殺死的超強毒素,有的章魚(如深海章魚)的吸盤則變成了發光器官以吸引獵物……但所有章魚都具有“概念思維”(這一名稱是專家們經過多年觀察後認可的)。
古巨蜥
古巨蜥,又名巨齒蜥,是一種已滅絕的巨型巨蜥。它們生存於更新世的南澳洲,約於4萬年前消失。最早到達的澳洲原住民可能曾與之一同生活。古巨蜥可以說是曾存在的最大的蜥蜴。
古巨蜥沒有留下完整或接近完整的骨骼,故很難確定其大小。早期估計它們最大約有7米長,及重600-620公斤。於2002年,斯蒂芬·羅(Stephen Wroe)就認爲古巨蜥最多隻有4.5米長及重331公斤,而平均則長3.5米及重97-158公斤。他認爲早期的計算是基於錯誤的方法並誇大了其體型。
不過,Ralph Molnar於2004年基於脊骨及總體長的研究,指古巨蜥的體長有幾種可能性。若古巨蜥像樹巨蜥般擁有幼長的尾巴,它們有可能長達7.9米;若它們的尾巴與體型的比例像科莫多龍,其體長約有7米。以7米的體長來計算,平均重320公斤
古巨蜥生存於更新世,在上一個冰期,澳洲大陸上到處都是這種古巨蜥。澳古巨蜥是一種兇猛的食肉動物,它們能夠襲擊比自己大一倍、體重比自身重10倍的獵物,他們捕獵的主要工具是鋸齒狀的利牙和巨大的爪子。雙門齒獸,袋南獸,巨型短面袋鼠,平面袋鼠等都可能成爲它們的食物。它們的對手則是當時生活在澳洲的其他食肉動物如袋獅,金卡納鱷,沃那比蛇等。這種蜥蜴的捕獵技巧可能包括在水邊伏擊獵物,然後迅速咬斷獵物後腿使其不能逃跑。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