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研究人員貼出兩篇論文,聲稱已經發現常壓室溫超導體——改性鉛磷灰石晶體結構(LK-99),這項成果一旦證實,標誌着室溫超導領域的重大突破,將開啓一個全新的時代!
![]()
室溫常壓超導
2022年,室溫超導入選爲2022年度“十大基礎研究關鍵詞”,一直是科學屆備受關注的重點領域。從名字上很容易得知,室溫超導即在室溫條件下實現的超導現象。
![]()
超導是實驗中比較特殊的現象,指在導體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爲零的狀態。早在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卡末林·昂內斯發現,當溫度降低至4.2K(約-268.95℃)時,浸泡在液氦裏的金屬汞的電阻會消失。
![]()
但如果在室溫(Room-Temperature)常壓的情況下,發現了某種材料具備超導現象,導體沒有電阻,電流流經超導體時不發生熱損耗,這也意味着各種能源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將大幅度降低!
![]()
造假風波
這樣電流可以很輕鬆在導線中形成極強的電流,從而產生5T以上的超強磁場!理論上來說,也只有超導才能幫助人類更經濟地製造超強磁場!
![]()
可以說誰能發現室溫超導材料,誰基本上就能預定諾獎,爲全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20年美國一位科學家團隊在《Nature》上報告稱,高壓下在有機成分源的氫化物中,觀察到了室溫超導現象。
![]()
隨後在今年,《Nature》撤回了這篇封面論文。這一次,韓國的物理學家在Arxiv上預印了兩篇論文,稱發現世界首個室溫常壓超導體,這一消息直接讓全世界網友沸騰,室溫超導,它真來了嗎?
![]()
LK-99
arxiv.org/abs/2307.12008
來自韓國高麗大學,量子能量研究中心的三名物理學者,李石培、金智勳、權英完,稱自己首次成功合成了室溫超導體,他們利用的是改性鉛磷灰石晶體結構(LK-99)。
![]()
這種材料的超導性源於微小的結構扭曲,由輕微的體積收縮(0.48%)引起,這證明超導性是材料本身固有的性質,而非依賴於溫度和壓力等外部因素。
![]()
這對於超導領域來說是一項重大突破,超導體可以以零電阻的方式傳導電流,從而實現高效的系統,這一成就可能徹底改變各個行業,包括能源傳輸和儲存。值得一提的是,論文將操作流程全部公開,復現起來並不難,全球數千個實驗室都有能力直接“手搓”LK-99,目前仍需同行審議,一旦證實,將徹底改變全世界的能源行業!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