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叫鴨:Anhima cornuta
因爲頭上有隻奇怪的“角”,導致它們看起來很像小怪獸而出名。
大致分佈:
這種非候鳥,主要生活在南美洲北部的熱帶溼地中。棲於樹木繁茂的河岸和潮溼稀樹草原的樹木灌木裏。
在熱帶低地淡水附近,如湖泊、池塘、沼澤中也經常發現它們的身影。平均生活海拔爲1000m。
在特立尼達島,可能已經滅絕。
它們與普通的鴨、鵝和天鵝有親緣關係。雖然屬於鴨科,但它們的喙其實看起來更像野鳥的喙。
發現:
該物種早在17世紀就廣爲人知。
1766年,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在他的介紹類書籍(《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
第十二版中)中,首次描述了這種角叫鴨。
外貌:
它們體型龐大、身體沉重、形似家禽。雄性雌性在外觀上相似。約84~95cm長,重約3.5kg,頭部與身體比例較小,嘴巴像雞一樣小,腿很長很瘦。眼睛呈亮橙色或黃色。
羽毛的圖案和顏色多種多樣。上半身、胸部和頭部是黑色的,在冠部和喉部有些許白色斑點。腹部和翅下覆羽爲白色。
冠部有一個長長的突出刺狀角質化結構,這種結構在鳥類中是獨一無二的。它會不斷生長,經常在其尖端斷裂。
但是可惜的是,這些角似乎是裝飾性的,並沒有防禦目的。它們甚至沒有牢固地附着在頭骨上,會隨着鳥類頭部的移動而前後擺動。
這些角叫鴨唯一的防禦手段是:每隻翅膀彎曲處都有兩個骨刺,可以用做攻擊的武器。
幼鳥不是生下來就有角,需要慢慢成長。
生活習性:
顧名思義,它們的叫聲是一種非常響亮的回聲。
像大多數鳥類一樣,它們傾向於聚集在一起,主要喫樹葉和穀物,以水生植物爲食。喜歡坐着,經常長時間坐着一動不動。
角叫鴨的大部分骨骼和皮膚真皮的皮下組織中,都滲透着豐富的氣囊。所以與體型相似的鳥類相比,它們非常輕。
繁殖方面:
是一夫一妻,終生配對,全年繁殖。
夫妻倆用蘆葦和木棍建造大型巢穴,雌性會產下2~8個光滑的黃白色橢圓形蛋,父母雙方都會花時間孵化。
幼鳥像大多數雁形目動物一樣,一孵出來就可以奔跑。
圈養:
在南美洲,角叫鴨會被當地人獵殺以獲取食物。此外,它們偶爾會被當地人抓住並圈養。
可以和雞一起飼養在農家院子裏,保護雞免受其他動物的侵害。(因爲它們沒啥戰鬥力,所以總感覺只是替罪羊的意思...先把入侵者餵飽是吧?)
人文:
是哥倫比亞阿勞卡省和阿勞卡市的官方鳥類,也是厄瓜多爾丘魯特國家保護區的象徵。
在巴西,它們是戈亞斯州的象徵鳥。還出現在聖保羅州瓜魯柳斯市和蒂特市的旗幟和徽章中。
保護現狀:
儘管在局部有所下降,但它們仍然廣泛存在並且總體上相當普遍。近年來,其在巴西的分佈範圍似乎有所擴大。
雖然因爲人爲因素,角叫鴨的棲息地有所破壞,但是其數量基數大且繁殖穩定。
據信,該物種尚未達到 IUCN 紅色名錄種羣數量下降標準的閾值(即十年或三代內下降超過30%)。由於這些原因,該物種僅被評估爲最不受關注的物種。
我是奇怪的bot,本文爲補檔,感謝觀看~
可惜,角是挺帥的但是沒啥用啊啊啊啊啊啊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