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固態硬盤嘗試及教程整理
- 事情的起因是我打包買了一堆東西,裏面有兩個壞掉的固態硬盤,讀取不出來,但是過電芯片發熱,後來就瞭解到了開卡這個操作。
SMI主控掉盤表徵通常是硬盤名稱識別不完整、盤上數據無法讀寫。SMI主控固態硬盤進入工程模式的方法很簡單,找到PCB上兩個孔位,鑷子短接後給SSD通電即可。SMI的量產工具流傳廣泛,DIYer可在進入工程模式後自行嘗試重新開卡,不過如果是閃存原因造成的掉盤,這樣做也是治標不治本。
異常斷電是固態硬盤掉盤的頭號原因,閃存品質差也會增大掉盤風險。除了像Intel 8M門那種屬於硬件結構上硬傷無法徹底修復之外,大多數情況下原廠固態硬盤在異常斷電等情況下的穩定性要優於極端條件驗證不充分的二三線品牌。大都可在進入工程模式後通過工具軟件嘗試修復。
那麼什麼是開卡,大家可以理解成給 SSD 的主控刷 ROM 。沒錯,其實一塊 SSD 也相當於是一個計算機系統,它有獨立的CPU、內存、ROM 和 I/O 端口。絕大多數SSD主控都採用 MIPS 架構,少數主控則採用 ARM 架構。
開卡的原理放到下邊供大家瞭解:
首先,需要讓主控知道顆粒是什麼。開卡工具會發送一個命令,讓主控去讀取顆粒的 NAND ID。
讀取到NAND ID後,開卡工具會將讀取所得的NAND ID和開卡工具自帶的數據庫內的所有NAND ID進行比對,推測出顆粒的編號、容量、通道數、閃存類型(SLC/MLC/TLC/QLC)等信息,供用戶設置。(工具推測的顆粒型號不一定準確,有時需要手動確認。)
用戶設定好SSD的基本信息之後,就要正式進行最後的開卡操作了。咱們國內玩家一般是從量產部落下載開卡軟件的,鏈接會在後面附上。工具會以用戶設定好的SSD基本信息、NAND ID、緩存芯片(可選)等信息,生成一個專門用於待開卡的SSD的一個定製固件,並將該固件寫入到主控自帶的 ROM 中,同時會進行固件的校驗和測試。
若一切順利,此時一塊 SSD 就開卡成功了。
需要的工具有
- 易驅線
- 鑷子(短接用)
前排提示,開卡失敗力,主要是沒找到對應的緩存顆粒型號,找了個相近的型號強行開卡,沒開成。
本次嘗試使用的是一塊士必得快凱系列120GB固態硬盤。
通電前短接
首先要插上易驅線,通電前短接ROM跳線,一般都有ROM、MODE、J1之類的表示,這一步很重要,重置ssd,插上電腦,紅燈亮起。
短接
發現識別硬盤,但容量爲1g,拿下來鑷子,找軟件工具。
短接之後識別量產工具開卡
主控顆粒是慧榮SM2256K AB,緩存顆粒是海力士H5TQ1G63BFR,照着主控顆粒找對應的量產開卡工具。
打開量產開卡工具,點擊Scan Drive檢索到硬盤
初始頁面
點擊Parameter,點擊Endit Config,密碼爲兩個空格,然後選擇對應的Flash Select和DRAM(沒找到的話選擇接近的),其它可默認,點擊Save Config保存設置
調試頁面
返回test頁面,按空格或點擊Start開始開卡,大概2分鐘左右會出現成功的提示,有的時候會提示你RUN ISP fail(50),這個也是量產成功,可以拔出後重新插入,重新初始始化及分區就可以用了。
這次要麼失敗要麼時間過長
- 量產開卡工具一般是從量產部落獲取,東西很全,但是註冊要18塊,登錄之後好像還涉及付費資源,當然也有一部分免費資源,但是版本冗雜,不一定能找到有用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