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日漫的阿宅們可能會發現一個事情,爲什麼今天的日漫沒成熟大姐姐了?
日漫的定義
- 文章開始之前先明確一個事情,我們口中的日漫=日本動漫=日本動畫漫畫。
- 動漫產業分爲動畫和漫畫,泛指一切漫畫產品和動畫作品。
- 本文的討論範疇就在日漫中進行,後續文章不在進行特地說明。
什麼是御姐?
- 御姐日文寫做“御姉”おねえ,本意是對姐姐的敬稱。
- 在ACGN中御姐型角色指在外表、身材、個性和氣質上成熟的年輕女性類型。
御姐這個角色在日漫文化中歷史久遠,第一個公認的御姐角色是1972年的日漫《魯邦三世》中的角色:峯不二子。
什麼是蘿莉?
- 而和御姐不同,蘿莉在日語環境中屬於一個外來詞,其來源於英語lolita。
- 原指1955年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所著作的小說《洛麗塔》的女主人公。
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
- 這個詞用日語寫作ロリータ,而在日本普遍把這個詞縮略寫成ロリ。
- 而在早期的日漫文化中其實是沒有蘿莉這種稱呼的。
- 取而代之的乙女 おとめ,詞義是未婚的年輕女孩,沒有被世俗玷污的純潔女子。
- 而和蘿莉扯上關係的“萌屬性”直到在2005年被才選入流行語大賞。
- 在2018年才被收錄在官方性質的詞典《廣辭苑》當中。
起源:成人漫畫的興起
早期的日本動漫中並沒有御姐。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日本動漫行業進入飛速發展階段。
- 1968年美國總統約翰遜在卸任前,設置了一個名爲“猥褻與SQ關係委員會”的組織。
該委員會後來出具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中稱:“人類對性感興趣是理所當然、是極其健康的事情”。
- 報告還建議,針對成年人SQ物品生產銷售的禁令應該全部廢除。
- 於是在60年代-70年代,全世界的發達國家幾乎都對成人電影解禁。
- 日本的動漫行業於是相繼跟進,1969年,手冢治虫大師的成人動畫三部曲問世。
他們分別是《一千零一夜》《哀傷的貝拉多娜》《埃及豔后》。
- 三部動畫雖然不是日本成人動畫的開山鼻祖,但是被譽爲成人動畫的里程碑作品。
- 而伴隨着成人向動畫的大面積普及,成熟向的女性角色自然成爲了最好的載體。
- 大量成人動畫開始採用成熟女性作爲女主角,拋棄了原本的元氣少女設定。
發展:第二次NQ運動
- 1970年後,在美國開始的第二次NQ運動波及到日本地區。
- 而這件事情反應到動漫產業上,刺激了大量男頻向動漫作品誕生。
- 比起現實中的女性,大量男讀者更加期望作品中女角色是理想中的“大和撫子”。
“大和撫子(やまとなでしこ)”,是一個日本文化的形容用語。指代性格文靜矜持、溫柔體貼並且具有高尚美德氣質的女性。大和撫子型女子通常被看作是“理想女性的代表”或“典型的純粹女性美”。
- 而這種寄託着大和撫子樣貌的人設,御姐角色成爲不二之選。
- 以成熟女性爲女主角的動畫開始正式興起,傲嬌美少女的老一代女主形象開始被日本讀者嫌棄。
高潮:泡沫經濟的影響
- 日本泡沫經濟,指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出現的經濟現象。
- 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間的4年零3個月的時期。
- 這是日本戰後僅次於60年代後期的經濟高速發展之後的第二次大發展時期。
- 在泡沫經濟前期,伴隨着的是日本國民收入和購買力的騰飛。
- 說簡單點就是富得流油,當時日元的匯率從之前的1:240變爲1:120。
- 錢多了人就飄了,表現到動漫產業上就是對於動漫立意和主題的極致追求。
- 當時的日本動漫行業誕生了大量優秀的科幻動畫。
- 比如《阿基拉》《EVA》《宇宙戰艦大和號》等等。
- 而對於這種時不時世界末日,動不動就給你講哲理談人生的動畫來說,成熟女性的人設明顯比少女更加符合劇情需要。
- EVA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三大女主明日香,葛城美里,綾波麗沒有一位符合蘿莉的TAG。
- 當時存在的少女屬性角色,人設也更偏向知性和理性。
- 這也和當時朝氣勃勃,一片繁榮的日本社會的環境氛圍有關係。
轉折:宮崎勤事件
- 1988年日本發生了一件轟動全社會的大事,就是大名鼎鼎的宮崎勤事件。
- 由於案件性質過於惡劣這裏無法詳細描述,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 該事件發生以後,日本頒佈了嚴格的動畫審覈規定,成人漫畫行業進入產業寒冬。
- 與此同時,日本泡沫經濟破裂,日本社會正式進入經濟大蕭條。
- 作爲娛樂行業的日漫產業首當其衝成爲第一個受打擊行業,瀕臨崩潰。
結局:萌系動畫誕生
跨入21世紀後,日本社會進入穩定期。
- 在上世紀充滿拼搏精神的年輕人逐漸老去,新生代的日本青年逐漸進入社會。
- 然而這批在溫室中長大的年輕人再也沒有了前輩們的幹勁,也就是昭和男兒逐漸變爲平成肥宅。
- 以這批年輕人爲首的讀者觀衆,再也不想探索宇宙,再也不想思考人生。
- 以“大和撫子”爲原型的御姐角色開始漸漸失去動漫市場。
- 比起成熟,知性美的御姐,肥宅們更加喜歡和自己屬性相同的廢萌系角色。
- 與此同時,隨着老一輩動漫作者們離開動漫行業,失去原創劇本的動畫開始往輕小說方向發展。
- 以各種萌系角色爲主角的輕小說動畫開始展露頭角。
- 動畫一改上世紀日漫的嚴肅,陰暗的主題,轉而變爲歡快,輕鬆的主題。
- 而符合萌系動畫的萌系角色,也就是蘿莉角色開始正式進入觀衆視野。
其中比較出名的有:
《輕音少女》
《中二病也要談戀愛》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
《因爲怕痛就全點防禦力了》
- 於是伴隨着大量萌系動畫,輕小說動畫的誕生,御姐這一形象開始遠離日漫舞臺。
結語
- 部分網友認爲是因爲倖存者偏差從而導致的古早番中多數爲御姐形象。
其實不然。
- 御姐不論是從單詞的發源時間,還是形象的誕生時間都比蘿莉角色早。
- 蘿莉角色的原型,乙女或者少女角色一直都不是早期日漫的主角。
- 而萌系角色更是從步入21世紀之後才逐漸發展並且爆火起來。
大家可以仔細回想印象中的日漫,是不是知名御姐角色基本登場在一些古早番?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