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作者不小心把稿子刪了還沒有留檔,熬夜重寫了一遍
所以如果各位喜歡的話,請一定要給個免費的三連啊
【無名說】往期文章:
———————————————————
1·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的寒暄
嗨嘍大家好啊!
我是無名,很高興各位hxd能來觀看新一期的【無名說】欄目。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部作品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碧藍之海》
bangumi8.3分的含金量不用多說了吧
混蛋,我《全員惡玉》又沒了是吧?
熟悉我的觀衆應該知道我本人非常喜歡《碧藍之海》這部作品。而我與這部作品的第一次結緣,好像還是在好多年前我們學校組織的一次春遊之後。
那天下午我們回到學校,由於我們都是留宿生所以就徹底沒事可幹。當時有位老哥就掏來老師的電腦到班上放番,最開始好像放的是《在下坂本》,而後就是這部《碧藍之海》。
我一直都自認爲自己是一個笑點頗高的人,但就在那一天,我在《碧藍之海》面前徹底敗下陣來,笑得滿地打滾(這不是誇張)。
我從來沒看過這麼好笑的動漫!
我不是誇張,讓人笑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沒有深厚的功底與日常抓取能力是完全做不來的
舉一個反面例子嘛……就是我寫的《紙片人》
那個週末回去之後,我連夜補完了《碧藍之海》當時連載的所有劇情,看完了還意猶未盡,一個上頭就買下了自己人生當中第一套實體書。
因爲比當時較貧窮,就只買了這五本
我很難用言語來說明《碧藍之海》對我的意義有多麼重大,它一度影響了我的人生觀,甚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現在的寫作風格。
你可以從我很多作品裏看到《碧藍之海》的影子,不光是角色塑造方式還是劇情編排,我都在有意無意地向《碧藍》看齊,雖然水平還差遠了就是……
這是我最喜歡的漫畫作品,甚至不用加上‘之一’二字。
而今天,我也很高興能借【無名說】這個欄目和各位好好聊一聊這個作品。
我並不喜歡半場開香檳,但《碧藍》是我心中極少數的幾個例外,我甚至完全想象不到這個作品究竟會以怎樣的形式崩盤。
而現在,也希望各位能靜下心來,來和我一起好好聊一聊這部我心目中的神作,一起看看《碧藍之海》中那些頗具匠心的細節。
2·吉岡公威與井上堅二
在正式開始之前,我還是想說一些題外話。
【無名說】的主旨並不在於單純地去推薦或褒貶某部作品,而是想盡量以一種客觀的角度去跟各位觀衆好好聊一聊一部作品的優劣。
可能以這樣的方式去解讀《碧藍之海》多少會顯得有些無趣,但我還是希望用這種方式,和各位一起探究《碧藍之海》中所埋下的細節與思考,也希望各位能夠和我一起慢慢聊。
那按照老規矩,先來介紹下這部作品的兩個作者——吉岡公威和井上堅二。
先說吉岡公威,作爲知名的搞笑類別漫畫作家,創作過《甘城光輝遊樂園漫畫版》、《廟不可言》以及這部《碧藍之海》
沒什麼特別的意思,只是放張月夜小姐壓壓樓罷了(《廟不可言》)
在這裏插一下嘴,《廟不可言》作爲吉岡公威獨立製作的漫畫 雖然整體水準上相比《碧藍之海》還是略有差距,但整體還算得上是不錯的作品,有興趣的hxd可以瞭解一下
吉岡的畫風絕對算得上是當代日本漫畫作者中較爲精緻的一位,在很多具體場景的落實時,能夠給予讀者非常直觀的視覺享受。
男主初次體驗‘水下的世界’時,吉岡對於水下場面的描繪非常到位,讓觀衆能夠直接感受到男主當時的震撼與海洋的美感
與此同時,吉岡公威還非常善於刻畫人物誇張的肢體神態表現,能用單純的畫面製造強烈的反差感與視覺衝擊力,讓整部作品在搞笑的層面上增色不少。
就比如你們最愛的野球拳
再加上吉岡本身就在搞笑類漫畫的領域中耕耘多年,對於很多笑點的視覺呈現方式有着自己的心得,能很好地幫助井上堅二將腳本中的包袱轉化爲畫面上的趣味
但很顯然,一個作品若是隻有作畫顯然不夠,真正讓《碧藍之海》達到現如今地位的,還是井上堅二那出色的腳本編排能力。
可能有些hxd不太瞭解井上老賊,那在這裏,我就要提另外一部同樣由他撰寫的作品——《笨蛋、測驗、召喚獸》
沒錯,就是那個創造了FFF團,秀吉梗的笨測
相信就算我不多說,各位應該也知道《笨測》在ACGN領域的含金量。
作爲日輕中最經典的搞笑類作品之一,笨測可以說是井上堅二最爲人所知的作品之一。在當年國內二次元圈子纔剛剛興起的時候,笨測的知名度甚至完全不在超泡,赤紅之瞳等作品之下,甚至梗的出圈程度要超越另外幾位。
很多人應該都或多或少聽過fff團的傳說吧
井上老賊的寫作風格我們也能從中一窺究竟,他非常善於去挖掘日常中的細節,並將其轉化爲故事中的笑料。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笨測》還是《碧藍》,他們對於校園感、青春感的塑造都是極爲成功的,甚至要遠超一般的青春校園題材作品。
傳統青春題材作品中,作者往往會將故事聚焦於主角的成長與冒險,講述主角多姿多彩的校園戀愛物語。
我並非說這樣不好,但捫心自問一下,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能像校園漫畫主角那樣在校園裏面縱橫四方,還能抽出空來談場甜甜的戀愛。
那根本就不是什麼真正的校園生活,那本質上就是龍傲天套了層校園皮。
當然,也有很多優秀的校園題材作品不在此類範疇之內,但由於篇幅有限,我看得也少,在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碧藍之海》並沒有按照傳統套路去刻畫主角的校園日常,反而很巧妙地將視角轉換到了校園外,着重去塑造故事的青春感。
這種青春感並不在於主角做了多麼驚天動地的事,而在於他的行動與邏輯都像極了還處於青春時期的我們。
井上堅二筆下的主角往往不是什麼無所不能的人,他們有自己的缺點,有自己的小毛病,但也正是因爲這些不足才讓他筆下的角色相比偶像,更像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縮影。
青春或許並不是什麼大事,它只是我們每一個人日常的每一天。
就像《日常》中所說:我們所經歷的每個平凡的日常,也許就是連續發生的奇蹟。
這兩位作者都是當代搞笑漫畫領域最傑出的人才,而作爲他們兩位攜手合力創作的作品,《碧藍之海》無疑是他們二位風格的集大成之作。
那麼廢話少說,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下一個板塊
3·日常與反日常
在正式開聊《碧藍》的劇情設計之前,還是先說一說它的背景設定
bilibili註釋
雖然現在來看,這個介紹多多少少帶了點詐騙那味,但倒也確實較爲準確地陳述了《碧藍之海》的主線劇情,即主人公們在大學時期的青春物語。
那既然要描繪大學生活,就不可避免地要去觸及到一個命題——如何塑造校園生活的日常感
剛剛我們提到,井上堅二非常善於去塑造作品中的日常感,那麼這種日常感究竟從何而來呢?
我們之前在聊《真的要結婚嗎?》時稍微對這個話題提了一嘴,但受限於當時並非是《碧藍之海》的主場,所以沒能展開來說。
作爲《碧藍之海》最顯著的特徵之一,邏輯的生活化顯然是不可忽視的。
在這裏可能有人會問了:你管把生命之水當醒酒水喝,天天不穿衣服玩野球拳的邏輯叫生活化?
在這裏再次重申一遍,邏輯生活化並不代表角色行爲的合理,而在於其行爲動機的立足點足夠堅實,富有生活氣息。
試想一下,你平常看到你自己的兄弟整自己,你會不會想找個機會弄死他?和你約好了一輩子單身的朋友突然脫單了,你會不會想給他送上點“美好”的祝福?
你個癟三算計我!
我們之所以不會做出《碧藍之海》裏面角色的舉動,是因爲我們會在決策前最後加上一層保險,加入人情世俗的考量,最後得出一個沒那麼偏激的結果。
《碧藍之海》省略了最後一步考慮的過程,將角色的直覺與慾望非常直接地表達了出來,也就使得《碧藍》中很多角色的行爲看上去非常出格,卻並不會引起讀者的反感,甚至能讓觀衆共情,還感到好笑。
甚至我們換個角度來說,就是因爲角色邏輯上的生活化與行爲上的反日常化間的反差感,就是《碧藍之海》之所以好笑的核心原因之一。
那麼在這,我們也能引出另外一個核心議題,即《碧藍之海》的反日常化。
這種手法其實在大部分喜劇作品(如小品,相聲,搞笑漫等)都有廣泛的應用,畢竟這可是喜劇作品成立的根本原因之一。
可一旦反日常化的手法一旦處理不當,就會讓人覺得與生活脫節,沒有實感
這麼說可能有些難以理解,還是讓我們結合實例來談。
在這裏,就讓我們再次請出我們最最親愛的可燃烏龍茶,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梗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其實客觀來講,這個梗的形成其實並不複雜,其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即不可燃的烏龍茶與打火機(bushi)
按照正常的生活邏輯,肯定不會有人閒的沒事去拿打火機點烏龍茶,因爲我們都知道那玩意你點不着。
所以當主角真的點着烏龍茶時,那種強烈的錯位感立刻就會引爆我們的笑點。
更爲重要的是,這個結果在之前的故事中是預留了足夠的蓄勢空間的。這樣就使得觀衆在笑完之後,這個梗仍然值得起推敲,有一種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也正因如此,纔給了可燃烏龍茶這個梗在日後的使用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根基。
這纔是井上堅二最厲害的一點,他可以將很多本應只做個過場的細節化爲日後劇情發展的重要因素,不管是伊織說“中獎了就帶你去潛水”,還是“單純的人更易受到催眠”,這些不經意的細節總會帶給觀衆意想不到的驚喜與快樂。
而也正是這簡單的樂趣,構成了《碧藍之海》有趣但又不落於俗套的劇情發展。
而井上堅二似乎也用日常與反日常交織的方式詮釋着年輕人的生活:我們總是在拼盡全力想要到達些莫名其妙的地方,卻總是在最後回到最開始的起點,過着平常但又不平凡的每一天。
4·再來聊聊人物塑造
聊了這麼多,也是時候來說說《碧藍之海》中另一個相當重要的要素——人物塑造。
之所以要專門開出一欄聊一聊,也是因爲《碧藍之海》中的人物塑造確實算得上是近些年來我見過最好的範例之一。
雖然《碧藍》的人物設定遠沒有像推子,剃鬚那般炸裂;也並沒有出現類似星野愛,電次,阿尼亞那般性格突出,可以擔當起一個作品排面的角色。
但《碧藍》所擁有的,只是用最純熟的筆法,將每一個人物形象塑造出來,並賦予其靈魂與價值。
在這裏我想先問一個問題,各位hxd覺得一個作品中角色塑造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
我相信很多人會回答:立體感,多面性。
客觀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成功的角色塑造所必然擁有的屬性,但絕不該是一個角色塑造的絕對核心。
立體感應該是人物塑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物,但不應該成爲角色塑造的支點或目標。
我一直保有一個觀點:一個再怎麼真實的人,哪怕是一個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人,都一定會有一個或多個較爲顯著的性格特質。
而一旦一個角色的核心內核缺失,就會導致角色的行爲和邏輯沒有合適的立足點,更無從談起真實二字。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國王排名》,作者就犯了一個相當典型的錯誤,即人物邏輯與人物行爲的錯位。
說人話就是:作者太執着於所謂人的複雜性與多面性,讓原本已經塑造好的人物根基與後續的人物補充形象出現了巨大分歧。
在《國王排名》中,不管是什麼角色,不管正派反派,作者都一定要安排一個與當前角色性格截然相反的側面展示,但卻完全忽略了人物塑造中一個相當核心的要素,即人物邏輯與行爲一定是要有其核心動機作爲立足點的。
《國王排名》缺少這一立足點,導致所有角色的“多面性”大抵都變爲只流於表面的呈現而非塑造。
所以你越往後看越覺得裏面的人物一個比一個降智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並不意味着一個壞人他一定有顆柔軟的心,而是在說一個人的“惡”是這個人過往無數經歷與經驗的總和,正是他過去的遭遇或悲痛才鑄就了他現在的人格。
我並不是說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不能有矛盾之處,恰恰相反,我是相當認同角色的複雜性塑造的,前提是你一定要讓這種複雜有跡可循。
小到推子裏星野愛的愛與謊言,大到傳統萌屬性傲嬌的傲與嬌,都是典型的人物特質帶有矛盾性的例子。
但無論如何,你都會發現這些矛盾之所以成立就在於他們的核心都是統一的,一定有個更底層的動機在推動他們表現出這些矛盾。
不過(劃重點)《碧藍之海》的人物塑造似乎並沒有向着複雜性的方面一路狂奔,這並不意味着井上老賊沒有這個實力去塑造複雜角色,而是他選擇了另外一條同樣很有挑戰的道路——在保證角色強特質不變的前提下,強化其行爲動機並提高角色豐富度。
很拗口是吧?還是讓我們結合實例來看。
這裏就讓我請出我認爲《碧藍之海》中塑造最成功的角色之一——毒島櫻子
毒島sama天下第一!!
按照傳統意義來說,毒島的首次出場顯然是會引起讀者反感的。
她茶裏茶氣,不尊重耕平的愛好,還似乎帶點拜金主義的影子。
在一般的作品中,這類惡役女配的核心作用主要是推動故事發展的工具人,主要負責給故事提供爽點與衝擊。
甚至還被男主倒過水
但井上老賊顯然沒有想止步於此,所以很多觀衆根本就沒想到毒島這個角色日後竟然會成爲主線的重要角色之一,甚至很多人真心喜歡上了這個角色。
讓我們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其實仔細來看,井上堅二似乎從來都沒有過真正地去洗白過毒島這個角色,也從來沒有傳達過“雖然我毒島做過那麼多令人不快的事,但我是個好女孩”這樣的思想。
井上老賊只是非常純粹地運用大量的筆墨去描繪出了這個角色更爲全面完整的形象,既沒有過度醜化,也沒有爲了反套路而去美化這個角色過去的每一個錯誤。
她的每一個行爲都在宣告着:我毒島就是有着這麼多的缺點與不堪,但這就是我最真實的模樣,無關你們喜歡與否。
而我們也會看到毒島的每一項缺點似乎都可以找到依據。
她的我行我素,是她對於自己熱愛事物的執念;她的個性張揚,是她本身強烈的自尊與驕傲;至於她的拜金主義……說實話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把那玩意叫做拜金,畢竟她可是會爲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去工作併爲之付出努力。
但這也並不意味毒島一點成長都從未有過,她在後來也會因爲對耕平的歉疚跑去自己並不熟悉的二次元領域買下一點小小的道歉禮。更是在發現自己好像喜歡上伊織之後,全然拋棄了自己以前設立的一切標準,向所有人宣告着自己的愛意。
毒島成神二連擊
毒島可能不是什麼好女孩,但在那之前,她首先是個有着自己慾望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除了毒島,《碧藍》中的很多角色都在按照這種方式去塑造,他們可能從頭到尾都沒有過特別大的改變,但你確實能從中看到角色的弧光。
那既然說到這了,就再來聊聊《碧藍之海》角色塑造的另一個重要要素——熱愛。
《碧藍之海》很多角色都有着自己的執念或者說熱愛。
比如耕平對於拉拉子和水樹茅的執着(聽說是neta自水樹奈奈);是千紗對於大海與潛水的熱愛;也可以是毒島對於奢華貴重物品的審美偏好……
但不管是那種熱愛,都是這些角色最爲根本的底色之一。
他們會爲了這些熱愛去付出很多,甚至將其當成生活的支點去不斷追求。
我們的主角北原伊織也是如此,但比起單純的熱愛,他似乎還承擔了作者更多的期願。
他也有自己的熱愛,但那並不是這個人物的核心所在。北原伊織的真正核心,在於他能「尊重和包容他人的真心喜歡」。
這可能是全書北原最帥的一刻
這說起來簡單,但在如今這個時代裏面又顯得如此難能可貴。我們會因爲小小的分歧而黨同伐異,我們會因爲不理解某件事物而鄙夷他人。
可別人的喜歡真的都那麼不堪嗎?如果他既沒有違法,也沒有背德,甚至沒有妨礙到他人,這樣的熱愛又有什麼可恥的呢?
包容他人的真心喜歡是北原最難得的品質,卻也可能是我們本應該做到的事情。
人類的偉大正在於我們能夠包容與接納,正是無數次的兼併與吸收,才促成了一切的發展與創造。
井上堅二借《碧藍》中的每一個角色說出了他對年輕人的期盼:
喜歡就大膽地熱愛吧,這無關他人,無關現實,只因這是我們僅此一次的人生
5·在日常的碎片中尋找改變的力量
沒想到一不小心就已經聊了這麼多,看來也是時候進結語部分了呢
停什麼停,還有核心主旨沒聊呢!
那行吧,我就勉爲其難地再寫一個章節吧。
正如上面所說,熱愛是《碧藍之海》中相當重要的核心。
但《碧藍之海》的主旨難道就僅此而已了嗎?
當然不是,《碧藍之海》除了熱愛以外還有一個主要內核,也是這一板塊的標題——改變。
這個改變涉及到《碧藍》的很多方面,就比如最開始男主初登場時的劇情。
伊織初到伊豆時其實並不會游泳,所以對潛水有着近乎天然的恐懼。
哪怕前輩一再強調潛水不一定要會游泳,他還是不願意去體驗這件事,只想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過自己的生活。
直到千紗託奈奈華姐帶伊織去自己打工的水族館遊玩,在那裏,伊織第一次近距離地感受到了水下的世界,第一次對那個世界產生了好奇。
“你錯了伊織,這不是水中的世界,只是「很接近水中的世界」。這世界上還有比這裏厲害得多的美景,能讓你全身心感受到震撼。”
奈奈華姐的這番話,又或者是千紗和前輩們的暗中努力,讓伊織終於開始理解了“那個世界”的美好。
他好像有些理解前輩們的感受了。
他選擇了改變,選擇邁出了進入潛水世界的第一步,也是那最困難的一步。
這樣的改變不僅僅存在於伊織身上,更存在於每一個主要成員之上。
耕平對水樹茅以及拉拉子有着近乎狂熱的熱愛,但在水樹茅結婚之後,哪怕他的心已經滿目瘡痍,他仍然願意做出改變,去祝福這一對新人的結合。
我雖然不能肯定耕平真的放下了一切,但至少那一刻,他纔是真正的“粉絲”
《碧藍》的角色都有着這樣的魅力,他們會在一次次的改變中成長,展現出自己生命的弧光。
不過《碧藍之海》中的改變,還遠遠不止呈現在角色方面,它更是貫穿全文的重要議題,是推動故事發展的核心組件。
說個很多觀衆都已經發現的細節:在《碧藍之海》中,主角團和前輩們是有着非常明顯的對應關係的。
北原對應着時田學長,耕平對應着壽學長,愛菜對應着梓學姐,千紗對應着奈奈華姐。
至於毒島……各位應該也記得梓學姐曾經提到過時田學長有個社團外的女朋友,毒島就對應着那個角色。
雖然不能說前輩們和主角們是完全等質的,但前輩們仍然可以說是主角們沒有嘗試改變的那個未來。
梓學姐曾經坦言自己喜歡奈奈華姐和時田學長,但因爲沒有提到的原因最終變爲了一場沒有結果的愛戀。
時田是因爲有了女友,奈奈華姐嘛……懂得都懂
他們中可能也曾有人想要嘗試過改變自己關係的僵局,卻最後礙於種種原因選擇了維持現狀,也使得似乎每一個前輩都有着自己的遺憾。
而當伊織一行人齊聚在Pab時,我相信前輩們多多少少都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們本可以選擇旁觀,但梓學姐選擇出手想要改變伊織他們走向自己這樣的未來。
她並不希望伊織他們也像自己這樣在本就不長的青春之中留下遺憾。
所以她纔會鼓動伊織和千紗組成假情侶,纔會在他們關係停滯的時候推動他們的抉擇。
但改變這件事歸根結底還是伊織他們自己的事情,無論梓學姐再怎麼出手,也無法改變這件事情的本質。
伊織他們當然也察覺到了這段關係的問題,可他們每個人都猶豫了。
他們在害怕,害怕一旦有人做出改變,這段看似穩定的關係就會畫上句點,他們至今所積累的友誼就會倒塌。
就從這點來說,他們和前輩們是一樣的。
但他們和前輩們又不一樣,他們不僅有梓學姐的幫助,還迎來了那個女人,毒島櫻子的闖入。
毒島雖說和時田前輩的女友是相對應的,但她們又截然不同。她並非是一個完全的場外人,她爲了追求伊織直接闖進了他們原本穩定的關係之中。
正是毒島的到來,讓所有身處這段關係的人都不得不去正視眼前的問題:必須有人要做出改變了,不然一切都將會按照自己並不期望的那個方向奔去。
所以愛菜行動了,開始尋找能讓伊織動心的方法,甚至突破自己原有的羞恥心。
千紗也逐漸意識到了自己對伊織真正的感情,他是她心中僅次於大海的存在,在她弄清自己那淡淡的情愫究竟是何物之前,她不想讓任何人帶走伊織,所以她纔會做出“還沒打算分手”的宣言,正式思考這段關係的意義。
那我們的主角北原伊織呢?
作爲被稱爲“陸地戰神”的男人,他幾乎擁有着全劇最高的情商,也是最早意識到這段關係問題所在的人。但到了這個階段,他卻成爲了最止步不前的人。
他比任何人看起來都要灑脫,卻又比任何人都要留戀這段簡單而又純粹的關係。
但改變已然發生,身處其中的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撇清干係。他也被推上了選擇的路口,只不過他仍在猶豫,想要去找到一條兩全其美的道路。
可選擇之所以被稱爲選擇,正因爲它有得有失,你總要放下些什麼才能走上通往未來的道路。
伊織他暫時還沒有做出抉擇,但他的抉擇卻是必然的。
他必須找到那個能讓他改變的契機。
現在的《碧藍之海》暫時沒有給出答案,但我相信,井上堅二一定會用他的方式去詮釋這個故事。
而故事中的他們,或許也可以是屏幕面前的每一個我們,也必將在那日常的碎片中找到改變的力量。
結語·來,一起幹了這杯可燃烏龍茶!
說了這麼多,看來也到要說再見的時候了
寫《碧藍之海》可以說是我人生當中最想做的幾件事情之一(這絕不是誇張),所以當我真正開始執筆書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是真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我很害怕我有哪一點說得不夠好損害了大家對《碧藍》的印象(損害我自己的就無所謂了),很害怕沒能將這部作品的魅力展現給各位。
我記不清中間有多少地方反覆刪了重改,改了再刪。哪怕現在已經寫完成稿,再回顧這篇文章時也能感到諸多不足,但這也確實應該是我所能做的極限了。
我很喜歡《碧藍之海》這部作品,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大部分在之前的介紹中也都有過提及。
不過現在,我並不想再去剖析什麼,只是想和各位一起回到最初的原點。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喜歡上了這部作品?
內涵和深度是他優秀的原因,但卻不是我們真正愛上它的開始。
我們喜歡《碧藍之海》,是因爲他足夠好笑,足夠有趣,足夠貼近我們的生活。
井上堅二一直在用笑聲與歡樂去結構日常中的每一個細節,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故事去消解生活的瑣碎。
我們的生活也許並非一帆風順,但在這最後,我還是希望我們能像《碧藍之海》中的每一個角色那樣,即使遇到何種不堪,仍會笑着面對未來的每一天,然後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說出那句銘記在心的話語:
來,一起幹了這杯可燃烏龍茶!
熬夜寫文不易,如果喜歡就給可憐的作者一個免費的點贊收藏充電三連吧,這真的對我很重要
還有就是如果有什麼想和作者聊的動漫,歡迎在評論區裏提出,未來的【無名說】欄目將會從中挑選題材。
有興趣的hxd也歡迎加羣聊天,提前寫好的文也會發在裏面。
我是無名,我們下期《少女歌劇》再見
(笑哭的不行嗎)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