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紋海豹:ribbon seal
是海豹科的一種中型鰭足類動物,也是環海豹屬中唯一現存的物種。
它們以其醒目獨特的身體顏色,而被人們所熟知。深色的皮毛上通常有着四條白色斑紋,總體看去,形成了黑白相間的有趣圖案。
也被人們稱爲:綬帶海豹和環海豹。
不知道爲什麼,我看見它們總是想起來小時候喫的一種冰棍兒...
大致外貌:
每隻帶紋海豹均有4條白色環紋:一條圍繞頸部,一條圍繞尾部,兩條圍繞前鰭肢。
像其他鰭足類動物一樣,帶狀海豹有圓柱形的身體,四肢強健適合游泳。
鼻子很短,內鼻孔又寬又深,眼眶又大又圓。具有彎曲、間隔較寬的牙列和較小的牙齒。
具有性二態性,雄性帶狀海豹通常比雌性大一些。
雄性的體色對比特別強烈,而雌性亮部和暗部之間的顏色差異,通常不太明顯。
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看它們的鼻子就可以分辨出來。因爲雄性的鼻孔開口比雌性的鼻孔開口大得多。
帶狀海豹有一個大的可充氣氣囊,它連接着氣管,並從右側延伸到肋骨上方。可用於水下發聲。
據推測,鼻孔開口較大的雄性有更好的機會與多隻雌性一起繁殖。因爲鼻孔開口越大,代表着健康水平越高。
與北太平洋其他三種海豹相比,帶狀海豹體型中等,比環斑海豹大,比髯海豹小,與斑點海豹相似。
帶紋海豹通常有三個發育階段。
剛生下來的帶紋海豹寶寶,體長通常爲73~98cm,體重爲6~10kg。幼年時,體長約128~134cm,體重爲40~50kg。大約2~3歲時的帶狀海豹被視爲成年個體,體長約爲 145~155cm,體重約爲55~70kg。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帶狀海豹仍可以繼續生長,最大長度可達165~175cm,體重可達 72~90kg。
這種成年後仍不斷增加的原因是:持續發育和脂肪的額外積累,以及繁殖後的變化。
另一個成長之路上的顯着特徵是:
重要器官體積佔體重的比例更高。主要器官佔比如下:22%肝臟、17%肺、8%心臟、7%隔膜和2.7%腎臟。
這樣的變化有助於提高它們的潛水和游泳能力。
帶紋海豹的身體顏色,會隨着慢慢成熟而逐漸變化。
剛出生的帶狀海豹幼崽是白色的,出生時有一層厚厚的羊毛狀白色被毛(胎毛),會在3~5周後蛻掉。
這些幼崽在胎毛完全消失之前不會進入水中。
之後,它們的背部顏色會變爲藍灰色,肚子變爲銀色。
在三年的過程中,每次蛻皮後毛皮的一部分就會變得更暗,而其他部分則變得更亮,在四歲左右時纔會出現條紋圖案。
人們對人工飼養的帶狀海豹的壽命知之甚少,但帶紋海豹在野外的壽命通常爲25~30年。
分佈及棲息地:
帶紋海豹原產於北極地區,遍佈北太平洋和南北冰洋的冰冷水域。
現主要分佈於北太平洋的北極和亞北極地區,尤其是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
目前存在三個帶紋海豹種羣:兩個在鄂霍次克海,一個在白令海。
帶紋海豹是相對獨居的,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開闊的海洋中度過。
春季,它們會在浮冰上形成鬆散的小羣體來分娩、哺育幼崽。
因此,它們對海冰形成和破裂的時間及範圍,還有環境變化很敏感。
但隨着溫度升高,冰層消退,一些豹會向南移動。這段時間內,人們對其習性知之甚少,因爲它們會遠離陸地,很難被觀察到。
生活習性:
帶紋海豹是一種北極海洋哺乳動物,它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寒冷的水域中度過。
帶紋海豹更喜歡較深的水域,因爲那裏的海冰不太堅固並且呈較小的塊狀。在這些區域裏,在冰上打洞進入水中相對容易。
它們更喜歡待在食物來源附近,而不是長途跋涉去尋找獵物。
可以潛下600m的深度獲取食物。
帶紋海豹在冰面上移動的方式,與其他海豹類似“毛毛蟲”的運動截然不同。
它們在冰上的移動方式非常專業。
在以蛇形運動快速擺動身體的同時,會用爪子抓住冰,並使用交替的鰭狀肢划動將自己拉過冰面。
呆在冰面上時,帶紋海豹對周圍環境明顯漠不關心,就擱那一躺一趴。
據觀察,帶紋海豹母親們,在一段時間後,就會離開幼崽。這表明,相對於其他海豹,它們很少受到天敵或人類等陸地食肉動物的捕食。
當這些海豹被網捕獲時,它們會進行裝死行爲。
雖說...被捕食者盯上的時候也會用這一招。所以...就笨笨的洗掉了啦。
帶紋海豹的呼吸系統是獨一無二的,它們的肺部沒有肺葉。取而代之的是發達的氣囊,據信有助於浮力和發聲。
氣囊在行成熟之前不會形成,並且雌性的比雄性的小得多(上文已經提過,所以此處草草帶過)。
帶紋海豹有很長的觸鬚,對水中的振動很敏感,可以用來定位獵物。
由於對潛在威脅的反應,帶紋海豹在陸地上的視力很差。
所以比起其他的豹豹,人們更容易接近它們。
當帶紋海豹感覺到可能存在威脅時,它們會以比其他鰭足類動物更長的時間觀測打量該區域。呃,有送人頭的傾向...
離開水時視力不佳,被認爲是這種花長時間去觀察的原因。
飲食方面:
帶紋海豹是晝夜活動的,飲食習慣,會因年齡、季節和地點的變化而改變。
它們的食物幾乎完全由遠洋生物組成,例如:鱈魚、鰻魚和魷魚、章魚等頭足類動物,也喫甲殼類動物。
每天會消耗約7.7kg食物。
說來你可能不信,帶紋海豹的主要捕食者除了北極熊、大白鯊和逆戟鯨(虎鯨)以外,還有人類。
1956~1992年,狩獵幾種生活在冰上的海豹是當地人一項很流行的運動。這大大減少了帶紋海豹的數量。
現今,人類仍在捕獵帶紋海豹,但已不像從前那麼普遍了。
繁殖:
一夫多妻制,雄性會與多隻雌性交配。
帶紋海豹通常在不與陸地相連的浮冰和海冰上交配並生育。
雄性會用叫聲(你吼那麼大聲幹嘛嘛),來保衛繁殖地或吸引配偶。
雄性在三至六歲時性成熟,雌性在二至五歲時性成熟。
繁殖每年發生一次,通常發生在5月下旬至 6月。
生下幼崽後,雌性會在浮冰上照顧它們的幼崽大約四到六週。雌性餵奶來爲幼崽提供高蛋白質和脂肪,這使得它們生長得非常快。
在哺乳期間,雌性帶紋海豹不會外出覓食,而是依靠體內儲存的脂肪生存。幼崽斷奶後,雌性就會開始教幼崽如何潛水覓食。
與大多數海豹不同,雌性帶紋海豹會長時間不理會它們的幼崽。這種行爲的一個原因可能是,相對缺乏天敵。
保護現狀:
之前,它們因皮毛而被獵殺。自從1969年限制對帶紋海豹的捕獵以來,它們的數量已經恢復。目前總數量約爲250000只。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將當前保護狀態標記爲“數據不足”。
與所有海洋哺乳動物一樣,帶紋海豹也受到《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的保護。
真的是黑黑白白像斑馬呢
豹豹那麼可愛就不要喫豹豹了哦!可惡
我是奇怪的bot,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