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柄玩《忍龍 4》簡直不要太爽了!但爲什麼叫好不賣座呢?

雙擊圖片,爲瀨織小姐姐加油👆

首發加入了 XGP 的《忍者龍劍傳 4》我也在第一時間就下載體驗了,玩了兩天可以用以下幾個詞總結 - 血腥、暴力、戰鬥爽!作爲擁有 37 年曆史的老牌 IP 並時隔近 13 年的正統續作,《忍龍 4》承載了太多玩家的期待。Team Ninja 與白金工作室的強強聯手,究竟能否讓它重現當年動作遊戲天花板的輝煌?

先疊個甲,我是第一次接觸《忍龍》這個 IP 的遊戲,對我個人來說比較硬核,戰鬥系統略微複雜。主角的武器有非常多的連招組合,高速戰鬥中需要玩傢俱備極高的反應速度和操作精度。在這種情況下,用手柄無疑是最佳選擇。不過我玩了幾天愣是沒記住幾個連招,遇到敵人直接亂搓爽就完事兒了。

手柄我用的是百元不到的澳加獅大聖二代雙霍爾版,在這幾天《忍龍 4》的遊玩中非常跟手不拖後腿。它採用了雙霍爾配置,在測試中搖桿畫圓錯誤率均控制在 ≤0.2%,這個數據甚至超過了許多上百元價位的手柄。對於《忍龍》這種需要頻繁調整視角和精準走位的遊戲來說,這種精度帶來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外觀設計上,澳加獅大聖二代延續了品牌標誌性的 RGB 炫彩燈光風格,這一設計理念與《忍龍 4》的視覺美學不謀而合。遊戲裏可以大致分爲三類核心場景 - 科技都市、荒廢神社與冥界深淵,巧妙點在於官方將傳統忍者元素與賽博朋克風格融爲一體,構建出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未來廢土世界,毫無違和感。

在技術層面,《忍龍 4》的優化還是比較不錯的。我使用的顯卡是 RTX 2070 8G,在中等畫質下,遊戲的畫面非常絲滑流暢,平均幀數大於 60 幀,沒有明顯的卡頓和掉幀現象。這種流暢的畫面表現爲快節奏地戰鬥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讓每一次的連招組合都能夠精準執行。

本作最大的創新在於引入了雙主角系統,玩家將在隼龍和八雲之間切換,體驗兩種截然不同的戰鬥風格。 "血楔" 機制是《忍龍 4》戰鬥系統的核心創新,通過消耗血楔量表,玩家可以改變武器至“奴延鳥之型”的形態,這時角色的攻擊距離更長而且還能打破敵人格擋,使對手進入短暫的眩暈狀態。

不得不說澳加獅大聖二代手柄的雙霍爾配置在遊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控銀霍爾搖桿的精準控制讓玩家能夠在高速戰鬥中準確地觸發血楔攻擊。特別是在面對敵人的紅光不可格擋攻擊時,需要在極短時間內判斷並釋放血楔攻擊進行打斷,而最高 1000Hz 的回報率爲玩家提供了完美的操作體驗。

《忍龍 4》保留了該系列經典的斷肢系統,而且戰鬥場面依舊非常血腥。當敵人斷肢後,靠近發動“滅殺之術”,可直接斬殺敵人。本作在防禦系統上也做了不少優化,除了傳統的格擋外,還加入了完美格擋和完美閃避機制,讓玩家能夠在戰鬥中獲得更多優勢。

在震動反饋方面,手柄提供的多級可調馬達,震手不麻手。《忍龍4》中刀劍碰撞的鏗鏘、重擊命中的沉悶,都能通過合適的力度傳遞到手中,增強了戰鬥的臨場感,又不會因爲過度震動而干擾操作的穩定性。

大聖二代的兩個背鍵也在《忍龍 4》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剛在開頭提到過遊戲中有很多複雜的連招需要多個按鍵的組合,通過手柄宏編程可以將這些複雜操作簡化爲一個背鍵的按壓。特別是在高難度戰鬥中,這種功能能夠大大降低操作難度,讓玩家能夠更專注於戰鬥策略。(我是喜歡一通亂搓,感興趣的寶子們可以試試)

經過幾天的遊玩體驗,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忍龍 4》不僅沒有辜負玩家的期待,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系列的巔峯之作。Team Ninja 與白金工作室的合作堪稱完美,他們在保留系列精髓的同時,成功地融入了現代動作遊戲的先進理念。

遊戲的雙主角系統、血楔機制、亂殺槽設計,都爲動作遊戲的戰鬥系統開闢了新的可能性。而澳加獅大聖二代手柄的出色表現,則讓這些設計理念得到了完美的呈現。霍爾搖桿的精準操控、霍爾扳機的線性響應、震動馬達的細膩反饋,都讓每一次戰鬥都成爲一種享受。

目前遊戲在 Steam 上的評價爲“特別好評”,好評率 91%。但是該作在 Steam 上的最高玩家峯值僅有 1.1 萬人,大家覺得《忍龍 4》遇冷的原因是什麼呢?

最後我想安利一句,《忍龍 4》絕對是 2025 年必玩的動作遊戲之一!而澳加獅大聖二代雙霍爾版手柄無疑是一個極具性價比的選擇,它的性能表現完全能夠匹配《忍龍 4》這樣的 3A 大作。忍者歸來,血與鋼的傳說仍在繼續,你準備好迎接這場超忍的挑戰了嗎?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