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錢辦小事!《小小夢魘3》成《生靈重塑》替身了?

  最近,遊戲圈上演了一出“真假美猴王”。

  擁有官方頭銜、投入大量營銷資源的《小小夢魘3》,一經發售便收穫了大量差評。截至目前爲止,該遊戲在Steam國區僅收穫12%的好評率。

  然而,沒有一刻爲“正統”續作《小小夢魘3》的褒姒感到悲傷,立刻趕到現場的是——由原班人馬打造的《生靈重塑》(英文名REANIMAL)試玩Demo。

  沒想到啊沒想到,前腳剛送走《小小夢魘3》,後腳《生靈重塑》就在Steam拿下了96%的好評率,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

  《小小夢魘3》作爲系列第三部正統續作,國區定價178元,數字豪華版更是高達268元。

  但是,高昂的價格並未帶來應有的遊戲體驗。

  毫不誇張的說,3代是對1代和2代的拙劣模仿。如果說初入遊戲時那熟悉的畫面尚能帶來一絲驚喜,那麼後續乏味的劇情、重複的解謎設計以及程式化的操作流程,很快就會將這僅存的期待消耗殆盡。

  更別提不少玩家反映,遊戲頻繁出現BUG,經常無法正常觸發劇情,大家不得不反覆讀檔重來,極大地消磨了耐心與遊玩樂趣。

  再加上游戲首發即降價,提前預購豪華版的玩家花費三百多元,而遊戲發售後豪華版卻迅速降至268元,無疑是對核心支持者的一次沉重背刺。

  這款曾承載玩家高度期待的作品,最終淪爲笑談。

  與此同時,由《小小夢魘1&2》原開發團隊打造的全新作品《生靈重塑》卻以黑馬之姿驚豔全場。儘管只是試玩版,但玩家們都在評論區直言:“這纔是真正的小小夢魘3!”大家紛紛感慨道:“玩過小小夢魘3來體驗demo的,才知道差距有多麼巨大。”

  不少未曾體驗遊戲的玩家朋友可能會疑惑:兩款遊戲的差距究竟在哪裏?

  究其根本,還在於創新。

  《小小夢魘》系列原本由Tarsier Studios打造,但在第二部後,發行商將開發工作交給了新團隊萬代南夢宮,而原團隊則着手開發《生靈重塑》。

  事實證明,跳出原有框架的原團隊,將其最擅長的壓抑氛圍塑造能力帶到了新作《生靈重塑》中,展現出更強的創新力。他們不僅帶來了雙主角視角、本地分屏與在線協作模式,更通過共享動態視角增強了沉浸感,並一舉解決了前作備受詬病的“缺乏本地合作”這一核心痛點。

  反觀接手IP的新團隊,則因過度保守而讓遊戲失去了系列的靈魂。在貧瘠的想象力下,解謎設計變得如同白開水一樣索然無味。大量互動物件因缺乏必要指引而形同虛設。這種畏首畏尾的開發心態,最終導致整個遊戲體驗停滯不前,淪爲一部毫無生氣的平庸之作。

  如果說《生靈重塑》是在“向前進步”,那麼《小小夢魘3》無疑就是在“原地踏步”。新的製作組害怕出錯,以爲只要仿照1和2的內容就能高枕無憂,收穫銷量和口碑。殊不知玩家們想要的一直是“New”,而不是“Copy”。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你問《小小夢魘3》難道就沒有什麼優點嗎?或許我還可以回答你:畫面不錯?

  當官方續作淪爲替身,而精神續作反成正統,“鼎鼎有名”的萬代也只能仰天長嘆一句“糟了,我成替身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