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和微論件不能碰系列之CPU篇。
最近一兩個月的DIY市場是真的魔幻啊,顯卡這邊因爲SUPER系列即將發佈,價格是下來了一些,但是三大件這邊價格都快漲到天上去了,直接抹平了顯卡降的價格,C36的無論長鑫還是美光都已經來到了800左右,Adie更是破千元,4開頭買C36,7開頭買Adie的日子可能因爲Ai產業的發展很難回去了。不過目前二級市場的價格暫時沒有受到過大的影響,建議大家最近多看看海鮮市場的Adie,還是有不少7開頭的。
CPU這邊,intel近期將酷睿Ultra 200S系列的價格下調了不少,不過在這同時,將12、13、14代等CPU的價格進行了大幅度上調,玩家沒得選,只能上200S系列,AMD這邊價格受到市場影響,價格也是上來了不少,所以近期入門CPU市場的價格很是不美麗。
如果你是遊戲玩家,只要CPU沒有出現在這個圖中,那就不推薦購買,就算在這個圖中,也不是全都值得購買,我們利用圖表下方的算法,得出了最後一列的綜合性價比,然後將綜合性價比進行排序,得到了這種綜合性價比倒置天梯圖,從上到下,再一一進行覈驗,看看到底哪些U不值得碰。
(注:榜單具有時效性 只看當前時間段能夠買到的全新CPU)
9950X3D
9950X3D在此性價比榜單中排名最低是因爲“大三緩”的核心優勢未在表格中體現。 它作爲AMD的旗艦型號,同時登頂遊戲與生產力性能巔峯,沒有直接競品。目前價格已從首發5499元降至約4600元,若雙11能用券則可逼近4200元。作爲綜合性能最強的CPU,是預算充足或遊戲/生產力雙修用戶的終極選擇。
7950X3D
遊戲用戶會選更便宜,遊戲性能更強的9800X3D,生產力用戶也會選更便宜的9950X,所以,非常不推薦入手.
9900X3D
本質上是“一顆9600X3D + 一顆9600X”的6+6核心拼接方案,其遊戲性能必然遜色於採用完整8核CCD的9800X3D,因此不推薦購買。 目前真正能兼顧生產力與遊戲的僅有9950X3D。希望AMD下代R9 X3D處理器能改進核心配置。
9800X3D
在當前市場中是默認狀態下的“遊戲性能王者”,只要9950X3D不自行關閉一半CCD,其遊戲表現便無人能及。 目前價格約3000元,雙11期間疊加優惠券後有望進入2700元區間,十分值得遊戲玩家入手。
7800X3D
目前價格已降至史低約2100元,遊戲性能僅次於9800X3D與9950X3D,是搭配5070Ti等顯卡的高性價比選擇。 在同價位CPU中其遊戲性能無出其右,計劃選購9700X的網遊用戶若預算允許,強烈建議考慮此型號,能爲遊戲體驗帶來顯著提升。
285K
285K是酷睿Ultra 200S系列中唯一未大幅降價的型號,因此依然不推薦購買。 與同定位的對手AMD 9950X相比,後者採用全大核設計且價格更低;與自家產品線相比,265K僅減少4個小核,價格卻近乎其一半,性價比優勢明顯。
7900X3D
跟9900X3D不推薦入手的原因一樣,6+6的雙CCD組合再堆疊大三緩,可謂是遊戲、生產力、性價比用戶三方都不討好。
7950X
雖然多核性能競爭力依舊很強,但是跟9950X差價並不大。加不到200就能上9950X,怎麼可能選7950X呢?
9950X
推薦生產力用戶購買,參考現在7950X的價格,你用到下一代旗艦發佈,虧不了多少,換了CPU,主板甚至還能繼續兼容。
7900X
跟降到1開頭的265KF相比,多核性能劣勢非常大,不推薦入手。
12900KF
單核性能太落伍了,一大把比它強的,多核性能才600多,下面的147、13700KF都比他強,甚至不到1200的14600KF都跟它差不多,所以一定是不能碰。
9900X
主要面向生產力用戶,但在同價位競品中性價比明顯不足:對比Intel 265KF時性能價格均處於下風;遊戲性能也受其雙CCD 6+6核心結構拖累,表現不盡理想。綜合不推薦入手。
14900KF 13900KF
均爲24核32線程設計且支持超頻,性能屬同一梯隊,但兩者均存在較高“縮缸”風險,原則上都不推薦。 考慮到Intel LGA1700主板兼容三代CPU的特殊性,價格更低的13900KF可作爲已有 LGA1700主板用戶的最終升級選項。
14700KF 13700KF 265KF
13700KF、14700KF與265K三款板U套裝同爲3000多元價位的情況下,265KF性價比最高且無縮缸風險。 雖然其遊戲表現平平,但生產力性能極爲突出,強烈推薦有專業需求的用戶選擇;而存在穩定性隱患的13700KF與14700KF則不予推薦。
5700X3D
價格過於逆天了,就算你有AM4的老主板,也不值得買。
9700X
8核16線程,單CCD,遊戲性能僅次於那幾顆X3D的CPU,是非X3D的大哥,1600多的價格,同級別無替代品,可以入手。
245KF
245KF作爲14600KF的繼任者,性能表現基本持平,核心改進在於徹底解決了前代存在的“縮缸”風險。 目前該價格已出現顯著下調,是注重穩定性的性價比生產力用戶的理想選擇。
7700
幾乎跟9600X同價,比9600X的多核性能略強一點,但是遊戲性能弱了很多,不推薦入手。
12700KF 13600KF 14600KF
在12700KF、13600KF與14600KF三款處理器價格相近的情況下,12700KF因架構相對老舊、二級緩存僅爲核心數量一半而明顯落後;雖然13600KF/14600KF近期價格有所上調,但逆版本選擇舊款並非明智之舉,此價位段目前確實唯有從根本上解決了穩定性問題的245KF值得考慮。
9600X 9500F
近期價格被小幅推高,明顯是爲新品9500F進行價格錨定。 雖然這種營銷策略令人不悅,但兩者開啓PBO後性能差距確實有限,200多元的差價完全無法匹配微小的性能提升——建議不要逆版本購買,爲這點性能多花錢並不值得。
7600X 7500F 7400F
7600X、7500F與7400F實爲同源架構,開啓PBO後性能差距微乎其微,選購時直接對比價格即可。 當前7600X價格已高於9500F,完全不值得考慮;7400F因採用硅脂連接導致積熱問題突出,除非比7500F便宜100元以上才略有入手價值——綜合而言,這三款中僅有價格840元左右的7500F具備推薦價值。
12600KF 14490F 13490F 14400F 13400F
均爲6大核+4小核的10核16線程配置,近期價格出現大幅異常上漲(如13400從600元漲至近千元)。 考慮到這幾款處理器性能差距有限,當前千元預算下:若主要玩遊戲建議選擇AMD 9500F,若需多核性能則Intel 230F是更明智的選擇。
225F 230F
命名看似i3級別,實則爲i5規格——225F對應14400F,230F對應14490F。當前價格已降至三位數,Intel意圖明確引導用戶轉向新品。 不過230F遊戲性能仍不及同價位AMD 9500F,其主要優勢在於能效表現,建議極限ITX裝機考慮;至於與230F同價的225F則完全不推薦。
5700X
價格也伴隨intel回到了800出頭,這個價位爲什麼我不買7500F呢?不推薦入手。
12490F 12400F
價格從500多來到了700多,夢迴23年還是22年?這個價格也是不如直接入7500F了。
5600 5600X
5600跟5600X這邊,也漲了100左右,但是沒有intel那麼浮誇,更建議入手5600X,畢竟差價只有十塊錢。
12100F 13100F 14100F
他們互爲馬甲,12100F又是成功保住了性價比之王的寶座,是支持PCIE4.0的入門平臺,只有12100F可以入手。
5500
5500他也漲了!5500雖然補足了121 131 141這幾顆U線程數少的缺點,但是不支持PCIE4.0也是硬傷,但他們都這個價格了,大家只能根據自己的需求二選一咯!
到此,目前市面上主流的CPU,我已經分析完畢了,我還把把不能碰的CPU總結在了這張表格中.大家可自行暫停查看,高清大圖,也可去我們的公衆號“和微數碼”聯繫客服自取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