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500Hz 刷新率、0.03ms 原生灰階響應、QD-OLED 面板、AI 視覺傳感器、DisplayPort 2.1a 與 98W 全功能 Type-C 全部塞進一臺 27 英寸 2k 顯示器裏會得到一臺什麼怪物?微星這次給出的答案名字叫做 MPG 271QR QD-OLED X50流光(下文簡稱“X50”)。隨着《無主之地4》和《戰地風雲6》等已經或者即將發佈的大作,一臺有着500Hz超高刷新率的顯示器對於遊戲玩家(尤其是FPS類)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一、500Hz 的“體感”到底強在哪?
1、強大的硬件
在Blur Busters 的 UFO Test 裏,把相機的快門設置成1/50,X50 在 500Hz 下 UFO 邊緣幾乎看不到拖影,500fps的UFO圖像是密集連續的。原因是500fps每秒會刷新500個UFO圖像,相機在1/50快門下可以拍到10個UFO圖像,所以在高刷新率下圖像的連續性更好,反應到眼睛裏就是畫面更流暢。
2. 遊戲體驗
要想體驗流暢的遊戲,除了顯示器的刷新率以外,電腦主機的性能也要非常強大才可以。我是用了intel 酷睿 Ultra 7 265K和 索泰ZOTAC GEFORCE RTX 5080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顯卡的搭配來儘量提升遊戲幀數。
索泰的這款RTX 5080顯卡有着16GB的GDDR7顯存,256bit位寬,10752個CUDA核心,顯存頻率可以達到約30Gbps,GPU核心頻率能跑到2670MHz,只要CPU不拖後腿,目前的射擊類遊戲大概都能有超過X50刷新率的幀率表現。
這款顯卡的散熱系統用料很足,搭載了ICE STORM 3.0散熱系統。厚實的金屬背板除了可以增強顯卡的耐用性,配合密集的散熱鰭片和環刃風扇,高負載遊戲也不用擔心過熱的問題。
《CS2》+RTX 5080,平均幀率約582fps。在衆多類型的遊戲中FPS遊戲玩家更需要高幀率,遊戲本質拼的就是反應和手速,高幀率下可以帶來更低的畫面延遲,減輕運動模糊,對提升遊戲勝率都是非常有幫助的。500Hz的體驗確實是非常絲滑的,如果你主玩 3A 單機,60Hz可能就夠了,但是要想在FPS中衝榜,X50的500Hz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二、AI 傳感器:不是噱頭,是“懶人包”
X50 正面徽標下方藏有一顆 30 萬像素 CMOS,它給顯示器帶來了少有的AI輔助,從節能、保護顯示器和護眼等角度提升用戶體驗。
只採集景深與輪廓,不保存圖像。它帶來的三項體驗,按實用度排序:
1. 自動喚醒/休眠
人離開座位 1.2m 外,屏幕 3 秒後熄屏;回座瞬間點亮。省去了手動開關顯示器的步驟。
2. 自適應調光
當傳感器檢測到你的目光離開屏幕後,顯示器會降低亮度,既護眼又延緩 OLED 老化。
3. AI 色溫
針對白天夜間等不同時間段用光的特點,根據環境光冷暖自動偏移色溫,夜裏刷網頁不再刺眼但是在 sRGB/Display P3 模式會鎖死色溫,保證創作色彩的準確性。
三、OLED Care 3.0:把“燒屏焦慮”壓到最低
OLED屏幕的色彩表現和亮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很多人會擔心燒屏的問題。微星的工程師早就考慮到這項重要的問題,通過OLED Care 3.0技術降低燒屏的幾率。
在OSD菜單裏預置了豐富的防老化機制,比如像素位移、任務欄檢測、多重圖標檢測等功能默認就是開啓的狀態,對於延長屏幕壽命非常實用。同時微星還給出了三年燒屏的保修政策,完全不用再糾結燒屏的問題。
四、畫質出彩,用過再也回不去
自發光、真正的純黑、超高對比度、微秒級響應、色域高、色準好這些都是OLED顯示器的優點。很多用戶都是衝着這些吸引人的特性入手的OLED顯示器。
上圖是X50的參數信息,這些是它畫質優秀和顏色出彩的基礎。
蘋果設備的屏幕素質向來有着不錯的口碑。這次直接拿X50搭配Mac mini(M4)和MacBook Air (M4)的顯示效果來進行對比。兩塊屏幕亮度都調整到肉眼觀感基本一致,X50選擇DCI-P3模式。
MacBook Air 13英寸的分辨率爲2560×1664,而X50的分辨率爲2560×1440,在顯示同比例的圖片時MacBook Air 上下會有黑色邊框,觀感上不太舒服。X50的對比度更高,但是二者的色彩表現非常接近。
MacBook Air 13寸的亮度只有500尼特,需要亮度全開才能接近X50約70% HDR的亮度。
再放一組兩款顯示屏在紅綠藍、青品黃等不同色彩的對比。從色彩的一致性上二者是非常接近的,肉眼基本很難看出明顯的差別,但是X50的畫面看起來更加通透。
雖然X50定位是電競顯示器,但是因爲自身亮度和色域的素質都很高,也很適合拿來做視頻剪輯、圖片編輯等專業性工作。而且這次X50專門附送了磁吸遮光罩,配合sRGB、Adobe RGB和Display P3模式可以變身成一臺準專業顯示器。
五、延續經典,龍味十足
用過微星產品的用戶一眼就能看出X50延續了XPG系列經典的包裝風格。X50和MPG A1000GS PCIE5電源、MPG CORELIQUID P13 360水冷散熱器簡直就是一奶同胞。
包裝裏的配件提供了2條視頻線(HDMI 2.1/DP 2.1a)、一條USB-B數據線、電源線、VESA固定螺絲以及專用的擦拭布。紙質文件包括使用指南、保修卡之外還有和這臺顯示器對應的出廠校色報告。
附送磁吸式遮光罩是我第一次在微星的顯示器上看到。可見微星對於它做爲一臺準專業的設計用顯示器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底座、支架採用了分體式結構,可以免工具徒手安裝。
底座看起來很佔桌面,但是因爲它很平整,所以並不妨礙放鍵盤、手柄等物件,實際並不會降低桌面的利用率。
顯示器的背面設計延續了經典的龍魂味造型,硬朗的線條配合微星的龍盾logo,都是熟悉的味道。
顯示器的操控通過背面的兩個按鍵和一個五維搖桿控制,位置就在微星msi logo的後面,非常容易上手,可以很快實現盲操。
除了電源接口外,顯示器的接口全部集中在顯示器的左側(從正面方向看),依次是2個HDMI、DP接口、Type-C接口、USB-B數據上行接口、2個USB-A接口和3.5mm音頻接口。
背部中間的msi logo支持RGB燈效,可以通過 Mystic Light進行同步。
至於升降、水平、俯仰以及豎直方向可以旋轉調節是很多微星顯示器的傳統藝能,這裏就不做過多贅述了。
用後小結:
微星MPG 271QR QD-OLED X50 流光顯示器把電競級 500Hz、影院級 QD-OLED、 AI 視覺交互全部縫合進 27 英寸的小鋼炮裏。它或許不是每個人的第一臺 OLED,卻可能是未來兩三年高刷電競顯示器的“參考答案”: 超低響應與極低拖影,讓“電競”不再只是專業選手獨享的東西; AI 傳感器與 OLED Care 3.0 把“燒屏焦慮”降到歷史新低。如果你願意爲極致的流暢付出,X50 可能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不留遺憾的選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