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棒球運動在中國大陸是比較冷門的,大多數人們對棒球的認知仍停留在棒球服、棒球帽以及美劇裏開肌肉跑車且打棒球的校霸。不過上大學以來鼠鼠因爲二次元進了學校的棒球隊,雖然至今也只打了一年,還是菜鳥,卻感受到了棒球的魅力,因此第一次寫文章爲hym科普一下,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這項運動之中,若有什麼錯誤遺漏的地方歡迎指正
我大學的球隊
1.運動起源及流行地
棒球(Baseball)是以球棒擊球進行攻守對抗的競技項目。棒球最早起源於15世紀,即當時流行於英國的板槳球。後來傳到美國。1839年,美國紐約州古帕斯敦舉行了首次棒球比賽。1992年棒球被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
棒球在全球範圍內的流行地區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北、墨西哥、古巴、委內瑞拉等國家和地區。而我們所熟知的MLB,即美國職棒大聯盟,不僅僅是商場裏的服裝品牌,更是最大規模的棒球賽事,類似於NBA,紐約揚基與洛杉磯道奇便是期中比較出名的隊伍,如果你不認識,看看這兩個帽子就認識了。(側面反映mlb的商業化做的確實好)
洋基隊棒球帽
道奇隊棒球帽
3.玩法規則
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向別人講解棒球規則,因爲相對於足籃排之類的運動,棒球規則顯得太過複雜,因此這裏首先建議感興趣且時間充沛的盒友去看看“棒球101”系列視頻去了解規則,也可以選擇聽我簡單描或跳過。
棒球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得分直接與人相關而不是與球直接相關。
進行比賽的兩支隊伍要輪流進行攻守交換,一局內雙方都一攻一守,總共進行9局。攻方隊員的目的是在本壘儘可能的將守方投手的球擊飛,越遠越好,爲自己和隊友創造跑壘時間,繞逆時針跑完三個壘包後回到本壘即可得分,隨後其隊友上本壘繼續擊球,期間要避免被淘汰(淘汰方式後面講);而守方則需要投手直接淘汰對方,或是接住攻方打出來的球再去淘汰對方,阻止對手前進。每當守方拿到三個出局數時,攻守交換。
攻方作爲打者擊球后跑壘,守方則用球淘汰攻方
淘汰方式:
接殺:指打者打出來的球在未落地的情況下被守方隊員借到,打者直接出局。
接殺
封殺:指攻方隊友跑壘時因後面隊員推進而自己只能選擇前進時,守方隊員已經拿到球並觸及你前方的壘包時,你就出局了(簡單來說就是守方的人與球封住了你的前進路線和後退路線,你被擠死了而出局)。
封殺一壘
觸殺:指防守隊員的持球手直接觸碰到攻方隊友,直接出局。
觸殺
三振出局:指投手用三個“好球”直接淘汰打者。投手規則實在太多,這裏不再贅述。
其實現場的規則還有好多,只要接觸棒球后慢慢了解就行。
4.特點及趣味
在我看來(新手觀點),棒球運動最大特點就是容錯率很低,例如三壘手一個小失誤讓球掉出了手套,此時再撿起來就來不及把球傳到一壘,又或是一旦漏球就給了對手很多的時間去跑壘。這就意味着即使你站的位置半天沒有球來也容不得半點鬆懈,萬一這一球你的細節沒處理好就會影響整個局面。所以好多人可能覺得棒球比賽無聊,可場上每個球員都是全神貫注的。
除投手外,不同於其他運動,棒球對體力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而是更注重於爆發力,這體現在棒球運動對球速和跑壘速度上。因此即使是女生也不用擔心體力不支的問題,找到正確的發力也能享受比賽。
不僅如此,棒球給了球員更多的時間用於對局勢和戰術的思考。投手和打者都需要準備時間,而場上的人就可以思考如何對應各種情況,以減少球打出後需要的思考時間,再加上隊友的指揮,新手不用擔心自己在場上手忙腳亂。
而對於我來說,當初願意打棒球則是因爲傳球很解壓,看着自己扔出去的球劃過漂亮的曲線並砸進隊友的手套,發出清脆的響聲,這感覺堪比籃球三分刮過球網。
球場上的緊張刺激不是幾句文字能體現的,只有走上球場的那一刻才能體驗到棒球的樂趣,希望更多的盒友大膽嘗試,感受棒球文化
5.結語
雖說棒球⚾是比較冷門的運動,但在中國的人口基數下找到同好和組織並不困難,我們學校社團招新一下子招了40多個新人沒有守備思路的也可以多看看mlb的比賽來學習,抖音上都有直播。
第一次寫文章歡迎盒友指正,感興趣的也可以問我和評論區的大佬,感謝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