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方塊,可以說應該幾乎每個人都玩過。但你有沒有想到過,俄羅斯方塊其實是一個蘇聯數學家發明的呢?
1984年6月,在俄羅斯科學院計算機中心工作的數學家帕基特諾夫利用空閒時間編出一個遊戲程序,用來測試當時一種計算機的性能。由於帕基特諾夫愛玩拼圖,所以他從拼圖遊戲裏得到靈感,設計出了俄羅斯方塊。
到了1985年,他把這個程序移植到個人電腦上,俄羅斯方塊從此開始傳播開來。
但是,衆所周知,蘇聯當時的日子並不好過,民用工業可以說是十分拉跨,連日常消費品都得不到充足供應,更不要說個人電腦了,所以俄羅斯方塊當時在蘇聯國內並沒有人發現其潛力。
結果PC版俄羅斯方塊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被當地的一羣電腦專家移植到了Apple II 和Commodore 64上,這些版本的軟件引起了當時英國一個叫Andromeda的遊戲公司經理羅伯特·斯坦恩(Robert Stein)的注意,他決定向帕基特諾夫以及匈牙利的電腦專家們收購了俄羅斯方塊的版權。
然而斯坦恩和帕基特諾夫經過談判,就版權收購問題未取得成果。斯坦恩甚至直接飛到莫斯科和帕基特諾夫面談,但是空手而歸。由於蘇聯人對於已經在西方興起的電子遊戲產業知道不多,斯坦恩乾脆決定竊取俄羅斯方塊的版權,於是他放出謠言說這是匈牙利人開發的遊戲。並把它們倒手賣給了英國的Mirrorsoft以及美國的Spectrum Holobyte。
後來由於1988年1月,俄羅斯方塊在電腦平臺的熱銷,一時造成“洛陽紙貴”的局面。而當CBS晚報採訪了俄羅斯方塊之父帕基特諾夫之後,斯坦恩盜竊版權的計劃就徹底露餡了。此後就俄羅斯方塊的版權問題,一系列公司進行了開撕,在長達幾年的扯皮後,最後卻是半路殺出亨克·羅傑斯以及其背後的任天堂獲得了勝利,在此之後,俄羅斯方塊爲任天堂帶來了數不清的財富。
至於蘇聯方面,除了蘇聯政府(因爲蘇聯是公有制,俄羅斯方塊的版權其實是在帕基特諾夫工作的計算中心手中,而對於俄羅斯方塊版權的談判其實主要交涉方也是蘇聯政府),誰也沒有從俄羅斯方塊那裏得到多少好處。
而頗具黑色幽默的是,俄羅斯方塊之父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也幾乎沒有從俄羅斯方塊上賺到一分錢。ELORG(蘇聯的外國貿易協會)本來打算給他俄羅斯方塊的銷售權,但是旋即取消了這筆交易。不過帕基特諾夫仍然爲自己能夠製作出這麼一個世界聞名的優秀遊戲而欣慰。他從科學院裏得到一臺286作爲獎勵,而且分到了比同事們家寬敞明亮的房子。
直到蘇聯解體後的1996年,亨克·羅傑斯支付給他一筆報酬,使得帕基特諾夫組建了Tetris Company LLC 公司,他才終於能夠自己創作遊戲,並且收取版權費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