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外賣大戰三巨頭的財報,感覺燒的那幾百億跟白菜似的。。。

外賣大戰,打得咋樣了?

這場戰役由京東率先發起,美團應戰,兩家正打得不知天地爲何物時,阿里從暗地殺出,開大參團。

三方打得不可交,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關於其完整的時間線和關鍵節點,我們用微博智搜整理了一下:

向上滑動查看

由於這輪 “ 三國殺 ” 的巨頭們都太有實力,這半年來,各種補貼也好、爭議也好,幾乎沒停過。

也讓無數網友調侃自己成外賣大戰第一批受害者,快喝出糖尿病了。。。

0.01 元一杯的奶茶,誰頂得住?

應該也有人好奇過,這得燒掉多少錢啊?可能也好奇過,外賣大戰到底打出了個啥?總不能純做慈善?

而最近,隨着這三家陸續發佈25 年 Q2 財報(自然年),答案,逐漸浮出水面。

嗯,早在今年五月,淘寶閃購剛推出時,差評君就說過,這事有看頭,因爲阿里有點像即時零售的宗門老祖,從沒下過牌桌,實力深厚。

就憑藉 10 億年活躍買家數量,阿里下場搞外賣、搞即時零售的競爭力,恐怕也不是誰輕易能比的。

接下來,咱們就具體看看這三家的新財報。

先看這場外賣大戰的發起人,京東。

京東外賣屬於新業務板塊,該板塊主要包括京東外賣、京東物業、京喜及海外業務。

一季度外賣業務還沒完全鋪開的時候,新業務的經營虧損僅 13.27 億。

但二季度 “ 外賣大戰 ” 全面打響之後,新業務的虧損直接飆到 148 億。

遙想今年 4 月,京東外賣百億補貼上線的時候,曾經表示一年內要投入超百億。

誰能想到呢,這 100 億連一個季度都沒撐過。

外賣還把二季度整個集團的經營利潤拉下了水,去年二季度,京東經營利潤還有 105 億,今年則是虧了近 9 億。

由盈轉虧,而隔壁京東零售和京東物流辛辛苦苦賺回來的錢,大多數都被丟到外賣裏花掉了。

但,在外賣的助力下,京東的季度活躍用戶數量和購物頻次,都實現了超過 40% 的同比增長。

在京東電話會議裏,京東 CEO 許冉表示:“ 本季度強勁的用戶增長勢頭得益於京東零售自然用戶羣的加速增長,以及京東餐飲外賣和京喜業務的增量貢獻 ”。

在問答環節,京東管理層也再次提到,非常看好外賣向即時零售和 B2C 電商的交叉銷售。

所以,整體來說算是有得有失~

另一參戰巨頭,美團,儘管依然穩穩保持着外賣一哥的行業地位,但二季度財報同樣慘烈。

美團七年前設定過一個目標:到 2025 年,每天的訂單可以增長到 1 億單,每筆訂單將賺取 1 元人民幣的利潤。

現在這個目標算是實現了一半吧。。。

今年美團營收同比增長 11.7% 至 918 億元,總月活躍用戶( MAU )超過 6 億,年交易頻率創歷史新高,7 月實現了日訂單量 1 億,峯值達到了 1.5 億單,業務增長還不錯。

但每單賺 1 元的目標沒有達到,甚至還有點走遠了。

二季度經營利潤和淨利潤直接血崩,經營利潤同比下滑 98% 至 2.26 億元,經調整淨利潤同比下滑 89% 至 14.93 億元,比去年同期少賺了 121 億。

直接原因,就是銷售成本、銷售及營銷開支的增加,這兩筆費用的增項主要流向外賣大戰中的騎手補貼、業務推廣、用戶激勵等。

核心本地商業模塊經營溢利同比下降 75.6% 至人民幣 37 億元,經營利潤率同比下降 19.4 個百分點至 5.7% 。

簡單來說,去年每做 100 塊錢的生意(總收入),刨去所有成本後,能到手 25.1 元的經營利潤,今年經營利潤就只剩 5.7 元。

平臺交易量在漲,但賺到手的錢大幅下降,盈利能力被幹麻了。

同樣,阿里爲了這場外賣大戰也付出了不少的代價。

作爲集團利潤核心的 “ 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 ”,經調整 EBITA 同比下降 21%至 384 億元。

其自由現金流,由去年同期流入 173.72 億元轉爲流出 188.15 億元,這部分主要是因爲對雲計算以及淘寶閃購的投入。

可以推測,阿里在淘寶閃購上的投入同樣在百億量級。

此前,有一個論調,外賣是薄利多銷的行業,考驗運營效率,美團在這塊有着深厚護城河。

高強度補貼戰之下,阿里的花費可能遠超美團,說不好虧着虧着就被美團幹破防離場了。

然而,目光只聚焦在外賣本身,那完全誤判了阿里和京東的真實意圖 —— 他們投入巨資,掀起戰爭,所圖遠不止於此。

先聽聽阿里在電話會議上咋說的。

阿里巴巴集團 CEO 吳泳銘表示:“ 8月,我們即時零售業務的月活躍消費者接近 3 億,推動淘寶應用的月活躍消費者增長 25%。我們中國電商集團的日訂單量持續創下新紀錄 ”。

阿里電商事業羣 CEO 蔣凡說的就更直白了:“ 即時零售作爲一個更高頻的場景,帶動了手機淘寶大盤活躍用戶活躍天數的提升 ”。

這會間接爲阿里帶來廣告和客戶管理收入,並且幫助減少之前爲了拉新投入的市場費用。

類似的協同空間不少,電話會議上還提到了兩個點。

盒馬在接入淘寶即時零售後,線上訂單整體突破200萬,同比增長70%。未來線下門店也會接入,從而把線上跟線下打通,誕生新的想象空間。

有個詞怎麼說的來着,生態化反。

所以,一定程度上,阿里把以前投流的錢拿來搞外賣,一鍋兩喫,說不定內心還在狂喜。。。

而要比燒錢,放眼中國互聯網,阿里根本不怵。

外賣大戰三巨頭,本季度一個已經由盈轉虧,一個利潤快跌沒了,但阿里呢,賺了 300 多億,下個季度就算再瘋狂一把,可能還能賺點。

截止 Q2 如果以現金、現金等價物以及短期投資等衡量,阿里兜裏還有 5857 億,京東總計 2234 億,美團則爲 1710 億。

這就好像大家組團一起打怪,論技術都是頂尖的職業選手,但有個人直接帶了一個巨型錢箱,說哥們可以無限開火。。。

如果繼續這種百億補貼的力度,那麼很有可能誰能燒到最後,就能笑到最後。

自從市場監管總局喊了悠着點以後,最近美團跟阿里,也稍微消停下來了。

而京東呢,雖然發起了戰役,但上個月打得最激烈的 “ 外賣大戰 ” 也是選擇缺席了,應該是不打算再摻和所謂的惡性補貼了。

這一通打下來,目前市場上局勢怎麼樣也是初具端倪,美團還是穩,但是餓了麼實打實地走起來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場 Q2 財報還只是前菜,7 月開始的補貼戰況遠比二季度更激烈。

上個月,高盛也對 “ 外賣大戰 ” 進行了一波推演,預計今年二季度,美團、京東、阿里三家在外賣方面的投入會達到 250 億元。

還預言家了一波從今年 7 月到明年 6 月,三家在外賣業務上的虧損可能會超過千億元。

下個季度的財報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撰文:渡渡鳥武士

編輯:莽山烙鐵頭 & 面線

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新浪微博

淘寶閃購

阿里巴巴、美團、京東財報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