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血版旗艦卡是何體驗?RTX5090到手開箱與性能實測 就是功耗嚇人

過年的時候就到手了5090,作爲今年的旗艦級顯卡,RTX 5090承載着衆多玩家對極致遊戲體驗的期待,可惜的是目前咱們這還是特工的版本,名字裏也帶D,也是“D”之一族啊~

全新的環保友好理念,讓包裝摒棄了塑料材質,不僅更加環保,體積也僅有4090 包裝的一半 ,顯得十分低調。

撕開類似蘋果 iPhone包裝封條的密封條,“Inspired by Gamers. Enhanced by AI. Built by NVIDIA.(玩家啓發,AI 增強,NVIDIA 打造)”就是不敢寫價格···

打開包裝,內部還有一個印有顯卡線條設計的紙盒,上方清晰地印有GEFORCE RTX5090字樣,而顯卡的各種配件則巧妙地藏在下層。

取出顯卡,它與上代4090公版有幾分相似,都有着獨特的X框架,採用全金屬材料打造,質感十足。兩組大面積的散熱鰭片緊密排列,爲顯卡的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從正面看,5090配備了兩顆11.5c 的軸向式風扇,風扇表面有着細膩的紋理設計,不僅增加了摩擦力,能更有效地帶動空氣流動,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顯卡的整體質感。通過縮短置中的電路板,讓兩顆風扇的氣流可順利穿透顯卡,大大提高了散熱效率,即使在高負載運行時,也能讓顯卡保持冷靜。

轉到背面,顯卡採用了一體化的金屬背板,這不僅爲內部元件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保護,有效防止了物理損傷和電磁干擾,還在外觀上起到了很好的裝飾作用,讓顯卡看起來更加精緻。背板上的鏤空處理,不僅沒有破壞整體的美感,反而巧妙地形成了獨特的視覺效果,並且有助於熱量的散發,確保顯卡在長時間運行時性能穩定。

顯卡側面有着90°斜開的 PCIe 12V - 2×6供電接頭,這樣的設計搭配原生線材更容易走線,不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遮住側面“GEFORCE RTX”字樣的燈效。此外,顯卡還附帶了一個 4x PCIe 8 針轉 1x 16針的適配器,方便用戶連接不同的電源接口。

在接口方面,5090提供了3個 DP2.1b UHBR20,支持 4K 480Hz或 8K 165Hz DSC,以及 1個HDMI 2.1支持4K 480Hz或8K 120Hz DSC 和 Gaming VRR、HDR等功能。在多屏幕輸出時,也有着不同的規格支持,如同時使用4個屏幕輸出時,最高解析度爲4個4K 165Hz(DP 或 HDMI);若是2個屏幕輸出時,最高可提升到 4K 360Hz 8K 100Hz DSC(DP 或 HDMI)等。

5090的尺寸約爲304mm x 137mm,採用雙槽設計,高度 40mm,可以輕鬆安裝在多種兼容的小型機箱。

5090 基於最新的Blackwell架構,擁有強大的性能核心。32GB顯存相比前代在處理複雜遊戲場景和大型數據時有進步的,還是第一款支持新DLSS 4多幀生成技術的英偉達GPU。

DLSS 4多幀生成技術,利用最新的A 圖形模型,由和ChatGPT同源的更新版Transformer架構驅動,每個傳統渲染幀可以生成最多三個額外幀。這使得GPU中的Tensor Core接收渲染幀後,能夠快速計算下一個到三個幀應該是什麼樣子,生成這些幀,並在下一個渲染幀之前插入它們。在實際遊戲中,這項技術可以帶來巨大的幀率提升,讓玩家在 4K 分辨率下開啓完整光線追蹤時,也能享受到高價顯卡帶來的遊戲流暢度加成。

R9 9800X3D+5090+4K顯示器實測了包括《黑神話:悟空》《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6》《刺客信條:幻影》《賽博朋克 2077》等一些喫性能的遊戲。所有遊戲都在5090上使用了非常高或超高設置進行測試,在支持的遊戲中啓用了各種光線追蹤和升級選項,同時也測試了不支持 DLSS或光線追蹤的遊戲。

在《黑神話:悟空》中,4K 畫質拉滿並開啓光追,不開DLSS時,RTX 5090只有29幀 ,而 4090約有22幀,5090有一定的提升,但並沒有達到一些宣傳中所說的2倍性能提升,傳統性能提升大約在30%左右。然而,當開 DLSS 4後,幀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輕鬆突破120幀,但是對於數毛黨來說,你可以看到某些毛髮是糊的···得等後期老黃優化下了。

《賽博朋克 2077》 4K分辨率、開啓最高畫質和光線追蹤的情況下,不開DLSS時幀率較低,難以滿足流暢遊戲的需求。但啓用 DLSS 4後,幀率甚至能達到 200fps 以上。

5090、4090和AMD的7900 XTX進行了對比測試。在4K分辨率下,對於支持 DLSS 4 的遊戲,5090憑藉多幀生成技術幀率大幅領先4090和7900XTX。而在不支持DLSS 4的遊戲中,5090的純算力提升雖然不如 4090相對於3090 那樣顯著,但依然在性能上優於4090 和7900 XTX。

RTX 5090的功耗表現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之一。在不同的工作狀態下,它的功耗數值有着較大的差異。在待機狀態時,顯卡較爲“安靜”,功耗僅約30W ,幾乎不會對整體的電力消耗產生較大負擔。但一旦進入工作模式,功耗便開始攀升。在進行3D創作時,功耗達到了350W,在遊戲場景中,功耗更是隨着分辨率和畫質設置而變化。在1080p全高清遊戲中,平均功耗已接近400W;當分辨率提升至4K高清時,功耗迅速飆升至500W左右 。在烤機狀態下,顯卡全力運行,最大功耗更是逼近600W 。

5090的瞬時峯值功耗在10 - 20毫秒內,可達到627.6W;在5 - 10毫秒時,提升至738.2W;而在1 - 5毫秒的瞬間,功耗高達823.6W;最誇張的是,在不到1毫秒的幾乎瞬間,功耗竟然達到了901.1W 。雖然這些瞬時峯值功耗仍在ATX3.1規範允許的範圍內,該規範允許在最長1毫秒的時間內承載200%的功耗,即最高支持1200W的瞬時功耗,但如此高的瞬時功耗對電源負擔太大了,考驗你上不上水冷的時候到了···

在開啓DLSS 4和多幀生成技術後,情況稍有不同。短時平均遊戲功耗顯著下降至500W出頭,這得益於AI技術對運算量的優化,使得顯卡不需要全力運行就能達到不錯的遊戲幀率 。然而,瞬時峯值功耗依然多次接近900W,這意味着即使在相對節能的模式下,電源也需要具備應對突發高功耗的能力。

總的來說,RTX 5090的高功耗特性,決定了玩家若想使用這款顯卡,必須配備一款高品質、高功率的電源。建議玩家至少選擇額定功耗爲1200W的ATX3.1電源 ,並且最好是配備有原生12V 2x616針供電接口的電源,以確保顯卡在各種工作狀態下都能穩定運行,避免因供電不足導致性能下降甚至硬件損壞的情況發生。

5090作爲 NVIDIA 的新一代旗艦顯卡,強大的核心性能和對 DLSS 4多幀生成技術的支持,遊戲上確實有提升,But瞬時峯值超900W的功耗和國行16499元起的高昂價格,就有點難繃了。總的來說,5090是一款爲追求極致遊戲體驗的玩家打造的高端顯卡,如果你對遊戲畫質和幀率有着極高的要求,且預算充足,同時能夠爲其配備合適的高功率電源,那麼RTX 5090無疑是你的最佳選擇。

PS:以上體驗均爲首發時候的實測數據,經過有些版本跟新和顯卡驅動更新,功耗和遊戲體驗不可同日而語了,後面發5080/70/70Ti/60實測體驗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