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自美國密歇根州霍頓縣卡柳梅特鎮 Osceola mine 的自然銅(小塊上的紅棕色小晶體)綠纖石族(多半爲鎂綠纖石 綠色針狀晶體)綠簾石(黑色/草綠色半透光晶體)葡萄石(白色/淺綠色晶體)可能還有孔雀石(極微小藍色晶體)和一些微斜長石(橙色底巖)共生
Osceola mine在卡柳梅特鎮附近,由十一個礦區組成,最早的開採歷史可以追溯到1873年(同治12年),礦業公司也於此時成立,隨後礦區產權幾經合併和轉手,持續運營到1931年關閉,50年代重新開採後直到1968年因爲礦工罷工隨後永久關閉
礦區的多數廢石堆因當地公路建設及其他改造工程已被清除。最佳礦物採集點位於3號與4號豎井殘留的廢石堆,此處可見葡萄石中留存的銅礦晶體。1號與2號豎井區域也比較值得探索,或許可以發現絲狀銅礦晶簇,自然銀晶體及硅硼鈣石。當然mindat的介紹可能寫於數十年前,今天我們再去造訪應該就什麼都不剩下了。
今天的其他共生礦物算是比較常見了,重點來介紹一下綠纖石族,其化學式爲Ca2XAl2[Si2O6(OH)][SiO4](OH)2A,X = Mg, Fe2+, Fe3+, Al, Mn2+,A = OH, O,以二價鐵綠纖石和鎂綠纖石爲最多,化學式和綠簾石(CaCa)(AlAlFe3+)O[Si2O7][SiO4](OH)相似度很高,長的也比較像,我拿到手不做研究的時候就誤認爲綠纖石是綠簾石,這二者常常也共生在一起。
本塊標本到我手上的時候其實是圖7樣式,剛好像個甜筒一樣晶體被外圍的橙色長石層層包圍,不開手電完全不能探知內部情況,爲了讓晶體更好的呈現,嘗試地質錘砸了一下後面的長石,很容易就砸開修出來兩塊標本。有點遺憾的是原先完整的葡萄也因此受到了一點損傷,小塊綠纖石從小標本脫落(沒想到那麼好敲最後勁使大了)
雖然是衝着自然銅買的最後沒發現多少自然銅,但標本整體還是很美麗的,顏色搭配非常豐富,大標本的綠簾石不強光呈現爲黑色生長在淺綠色葡萄石上,小標本的大量綠纖石中穿插了小小的自然銅/孔雀石/綠簾石,即使是說成園林微景觀也足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橙色長石底巖也帶來強烈的對比,如果可以再來一些絲狀自然銅就太完美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