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效仿生化危機?《戰甲劇情研究錄》:黑暗地帶與“T病毒”

大家好,我是戰甲區劇情up主銀罅。我將從這期開始逐步在小黑盒補上往期劇情解析的圖文版並加以潤色。懇求大家點贊喂電加關注

這期文章將溯源DE的歷史——《黑暗地帶》,介紹科技細胞(Technocyte)的各個菌株,也就是遊戲中的感染者派系。但由於信息的侷限性,本次不會去研究1999的科腐者菌株以及科技細胞與虛空、時間絲線之間的關聯。

德國boy meme梗

21世紀初的互聯網,誕生了‘德國boy’這個經典的網絡迷因。讓這位德國男孩歇斯底里的電腦遊戲,正是加拿大遊戲工作室 Digital Extremes 聯合 Epic工作室 用虛幻引擎打造的 風靡一時的《虛幻競技場》系列。

《虛幻競技場》

Warframe聯動《虛幻競技場》

在持續的合作下,因雙方工作室的規模大幅增長,遠程合作變得愈發艱難,這時候的DE和Epic幾乎快要合併了。可當時加拿大政府強制徵收大筆稅款的政策終結了這場聯姻,DE與Epic被迫分道揚鑣。之後的Epic合夥微軟創作了戰爭機器系列,而另一邊 DE也在醞釀一個大計劃,他們想打造一款受到合金裝備、魔水晶、沙丘等作品啓發的科幻動作MMO 大作。2005年,失去了Epic的DE在E3遊戲展上公佈了他們的下一部作品——《黑暗地帶》。

《黑暗地帶》

DE將畢生學識傾注於這個項目,期盼它能成爲工作室開啓新紀元的鑰匙,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迎頭痛擊。在那個時代,爲了讓遊戲能夠發售,開發者們都得對發行商唯命是從。

那時還沒有像Steam這樣的數字分發平臺,遊戲上架的成本極高,開發者們根本負擔不起費用。 DE帶着演示DEMO,走遍各大發行商的展會,將想法推銷出去,寄希望於用發行商的錢打造心中的理想大作。發行商們都讚歎於DE的技術力,但同時也都拋出質疑:

哇,做的真不錯,那你們該怎麼推出續作,繼續壓榨這個IP的價值呢?市場上都青睞於現代戰爭題材,沒有人喜歡科幻,我們不會幫你賣的。

在接下來的漫長日子裏,DE只能無奈地“爲他人做嫁衣”,靠接外包來維持生計。以下展示DE外包過的部分作品:

《光環》4

《生化奇兵》系列

《國土防線》

《星際迷航》

《黑暗》2

團隊不懈努力,試圖讓《黑暗地帶》這個項目保留一線生機。終於,他們與一家日本發行商—— D3出版社 達成協議。

D3出版社

在討價還價的煎熬中,DE不得不做出妥協,太空科幻?改!外骨骼忍者?改!2008年,問世的黑暗地帶和DE構想中的完全是兩個遊戲,變成了一款銷量不佳的類生化危機現代背景打喪屍遊戲,被當時的IGN評價爲“被低估的佳作 帶回旋鏢的《生化危機4》”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黑暗地帶》

這並非DE的本意

此時的DE陷入了財務危機,艱難地繼續做着外包工作,瀕臨瓦解,是他們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但也正是在這段時期裏,他們破釜沉舟,做出了心目中真正的黑暗地帶——《WARFRAME》。

關於DE如何憑藉《WARFRAME》逆境求生的故事,B站有字幕組翻譯了2018年的一個紀錄片,我在這裏附上鍊接,這裏就不贅述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W411g7gb/

雖說後來的WARFRAME纔是DE心目中的那個遊戲,但他們倒也不排斥那被改的面目全非的黑暗地帶。WARFRAME中有非常多前者的要素。既然黑暗地帶做成了類生化危機,那當然少不了感染者和病毒,而WARFRAME也以奇怪的方式繼承了這個設定。生化危機中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T-Virus T病毒了,而DE在黑暗地帶中也整了個T病毒,Technocyte Virus,科技細胞病毒。

我可沒因爲單純首字母是T就把兩個遊戲強行關聯,給大家看看當年黑暗地帶的官方攻略手冊,介紹科技細胞病毒的版塊上直接就寫上了浣熊市,演都不演了。

如今,WARFRAME已經繼承這個“T病毒”走過了12個年頭,去年更是推出了致敬黑暗地帶的1999版本。就讓我們看看,起於17年前發行的黑暗地帶,到如今12週年的WARFRAME,DE把他們的“T病毒”,玩兒出了什麼花樣。

《黑暗地帶》前傳漫畫

侷限於時代背景,科技細胞的設定在當年的黑暗地帶中略顯平庸。典中典,蘇聯科學家在冷戰期間開發的生化武器泄露啦,病毒在一個虛構的東歐國家拉斯瑞亞爆發(1999的虛構東歐國家霍瓦尼亞就是致敬的這個),感染的人都變成了喪屍,還有幾率變異成新物種,進化出超強的拋瓦。而我們的主角Heyden Tenno,一名美國中情局特工,因患有罕見的先天性無痛症,在任務中雖被感染但仍能保持理智,隨着感染的加深,他變異出了許多新技能,比如從變異的手臂中生長出迴旋刃,玩家就這麼操控主角一路殺穿遊戲。

而在WARFRAME中,科技細胞擁有多種變體菌株,不僅構建出了Infested感染者這一敵方派系,其中的一種菌株更是玩家操控的WARFRAME 戰甲 的核心技術,繼承了黑暗地帶中 敵我同源的設定。WARFRAME中的科技細胞是一種納米機器人,一種科技有機寄生蟲。它們將自己寄生在天然或人工合成物上,以融合的形式緩慢消化並在分子級別上轉化宿主。用遊戲內午夜電波NPC 諾拉·夜的奇妙比喻來說:

感染者是遊戲世界觀中讓各大派系都頭痛不已的共同敵人。當然,這種背景下怎能少的了典中典的瘋狂科學家呢,遊戲中有一名叫做Alad V的科學家,私下打破禁令研究感染者以供他的商業計劃,在當時的遊戲活動中,玩家要剿滅他培育的感染巢囊來阻止他的計劃,這反倒幫助他篩選出了最強大的種羣,誕生出了異融菌株

異融Alad V

這個病毒的特性是讓本就可以消化機械的科技細胞更加精通於操縱機械甚至感染人工智能。搭載火炮的恐鳥部隊,放置地雷的無人機魚鷹,甚至下到傳統的弓箭,上至採礦用的高科技量子切割器,通通成了異融株的宿主。

更有甚者,這個病毒感染過一艘飛船,連同飛船中樞,造就出一隻巨型感染者。感染中樞會向外發送求救信號來誘導受害者進入陷阱從而進食。

被感染的飛船

被感染的飛船中樞

新玩家在遊戲初期的主線任務中就會首次遭遇感染者派系,其中就有描述:感染者曾侵略過世界觀中覆滅了的Orokin帝國,以及感染者具有令人難以理解的智慧形態,這便可以引申出科技細胞的其他三種菌株。

初期主線:《悲劇的開端》

在早期的感染者BOSS口中,玩家會聽到BOSS說:

這正是因爲我們所操控的戰甲,也是感染者。這得追溯到導致Orokin帝國覆滅的 遠古之戰。由於Sentient極強的適應能力,他們將帝國的武器和科技反過來對抗帝國自身。帝國的成果越先進,輸的就越悽慘。正如Excalibur的戰甲檔案中所描述的。

戰甲檔案-Excalibur

直到有一天,戰況出現了轉機。一位低等克隆人勞工在挖礦時意外撞上了攻打而來的Sentient,陰差陽錯間,克隆人用他的鏟子竟成功擊敗了敵人。原來高科技的弱點是返璞歸真。

Grineer勞工的第一視角

既然要靠非常原始的武器才能與敵人抗衡,那該派誰上戰場呢?Orokin帝國將目光投向了那些被科技細胞摧殘的殖民地。他們要將這些曾經懼怕過的血肉與疾病變成武器。帝國培養出了Helminth菌株,實驗者們無論自願與否,被強制注入了病毒。他們蛻變了,皮膚綻放出瞭如鋼劍般的尖銳堅硬。他們的器官,以無法形容的復原能力互相連接在一起,並且心智不會受到感染的影響。這 便是戰甲。

Helminth

Warframe戰甲

Orokin將他們投入戰場,當做指揮下的生物無人機。然而此時的戰甲,都是失敗的,儘管科技的力量阻擋了感染對意識的侵蝕,但Orokin失去的是民心。戰甲們對帝國充滿了憎恨,不受控制。帝國對他們使用藥物,折磨他們,將他們開膛破肚,摧殘了他們的心靈,不過這些都沒用。直到一羣孩子的到來。

戰甲檔案-Rhino Prime

發生過一起不便詳述的事件,帝國從扎裏曼號回收了大量有着看透醜陋、破損事物本質,並能治癒其心靈創傷能力的孩子們。一次犀牛戰甲的失控事件,憤怒的戰甲在研究設施內追殺曾施虐過它的研究員。研究員慌不擇路跑到存放孩子們的房間,戰甲停止了追殺,研究員陰差陽錯的發現了孩子們的特殊能力。

儲夢池

隨後,Orokin對孩子們使用了一種叫做傳識的技術,將孩子們放入休眠倉(儲夢池),孩子們在夢境中遠程操控戰甲,這便是我們玩家,這便是  Tenno。

後續戰甲是否還被保留自我意識,全憑Orokin決定。例如,某些戰甲有特定的職業,需要讓他們保持意識來工作。如:

Dante-歷史抄寫員

Limbo-數學家

Lavos-獄卒

或是一些戰甲遭到了Ballas的私刑,讓其飽受永世的折磨。

遭到私刑的黑咖喱

要用到不受控制的戰甲時,Orokin會試圖讓戰甲的意識進入休眠狀態。比如遭到私刑的Jade的回憶中,還有過裝睡的經歷,騙過了Orokin。

遭到私刑的Jade

所以在這個遊戲的背景故事中,有的戰甲是以本體意識爲視角,而有的則是以操控他們的Tenno爲視角。至於在遊戲中通過收集藍圖造出來的戰甲們,其主體意識僅有的殘存,只剩下展現他們生前個性的站姿動畫了。

漂泊者和昆西談論戰甲意識的殘存

遠古之戰的某個時期,Sentient已進軍至具有戰略意義的小行星——火衛二。這顆小行星上居住着Orokin帝國的首席虛空科研家族-英擇諦。但當時爲了趕走敵人,Orokin在火衛二上引爆了生物炸彈,造成了整顆星球徹底的感染。隨着時間的推移,這顆星球上的感染者變異爲灰種菌株,灰種在外貌上的特徵是大,比一般的感染體都大。而更不尋常的是,灰種的蜂巢思維似乎是分裂的,代表太陽與月亮的兩頭感染蛟龍從未停止過爭鬥,魚類生物羣系似乎沒有糾纏在共同意識中,野生的感染者動物經常會被敵對感染者攻擊。星球上住着的科研家族雖遭到了感染,但除了略有失憶外仍保有自我意志。灰種菌株好似正常的生物羣落,整個星球形成了獨特的感染者生態環境。

火衛二

世界觀中的鬩神星,不知何時起就遭到了感染,行星軌道上充斥着被消化到一半,偏離原始外型的遺棄船艦。這裏是被世人所遺棄的扭曲墳場。這種情形,用“養蠱”一詞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

鬩神星

被消化到一半的遺棄船艦

來自鬩神星的使者,使徒菌株,它是目前遊戲中感染者智慧形態的典型代表。病毒的目標,說白了就是繁殖,通過物質上的感染不停地擴張自己的存在。

那麼使徒菌株是如何擴張感染的呢?一名被感染後遭到放逐的老者甦醒於鬩神星,意外遇見本應在3年前的感染爆發中死去的啞巴男孩。這個男孩擁有匪夷所思的治癒能力,只需用手觸摸,就能治癒感染,甚至能讓老者之前患上的絕症痊癒。

老者在之後的日子裏成爲了男孩的代言人,在整個星系宣揚他的治癒之手。消息傳開後,吸引了大批信徒蜂擁而至,甚至集結出武裝勢力變爲了宗教狂熱。

在一場大集會上,男孩突然異變,開始轉化它的信徒。

使徒菌株以希望爲誘餌散播其更隱蔽的感染,信徒們都淪爲了它的寄生大軍,將威脅向整個太陽系蔓延。這個病毒正是通過傳播模因來更進一步地傳播自己。

諾拉·夜:這世上傳播性最強的疾病,其實來自於我們的大腦。我們的思想。人們看到了他們想要的,聽到了他們希望聽到的……而剩下的事情,則會交由人性來完成。

線上時代On-lyne

1999版本-科腐者安可中的“I系玄骸”“I痘”線上時代On-lyne,不正是通過音樂這種模因媒介來傳播感染嗎?

科技細胞的起源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只在《悲劇的開端》主線劇情中留有一句:

輻射戰爭在遊戲中的資料也僅是隻言片語———第十八次輻射戰爭因北極巢囊的毀滅而結束

難道曾經人類動用核武炸了至少十八次來試圖消滅感染者,最終從嚴重毀壞的地球中誕生了Orokin帝國?

埃莉諾:

我知道 2000 年對你來說,已經是相當遙遠的過去了,但你能告訴我,我們這個小星球的未來會發生什麼嗎?

漂泊者:

恐怕,不太好。

據我所知,科腐者成爲了一個全球性問題。人們用核武器來解決它——或者嘗試這麼做。

第一次“輻射戰爭”就是這麼開始的。

致敬《黑暗地帶》的1999版本,劇情一定還尚未完結,因爲它帶來了更多的問題,

而非答案。

來自2018年WARFRAME遊戲紀錄片

[DE]Rebecca:

我覺得這是一個奇怪的、有機的科幻世界。這是《Warframe》獨有的。人們第一個看到的絕對就是藝術風格。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不願意離開。每個角色的獨特性,每個角色的可自定義程度,還有那些怪怪的東西,它們怪的很棒。

[DE]Geoff:

我真的很喜歡它發展出這種強烈的審美的過程。你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爭議的美學。你會找到喜愛的人,我也看過有些人評論,他們只是想玩玩看遊戲,但他們無法接受這種美術,在某種程度上,我其實蠻喜歡這樣,我喜歡我們做出的強烈的設計感,而不僅僅是某種,大衆口味的東西。

R.I.P. Mynki

2024年10月15日,參與過早期 黑暗地帶 設計,前WARFRAME美術總監,WARFRAME美術風格的奠基者Mike "Mynki" Brennan於家中因癌症在慶祝完50歲生日後不久安詳離世。

(以下展示部分Mynki的作品)

DE在官網緬懷道:

Mynki是一位才華橫溢、謙謝有禮、溫柔善良的藝術家。他熱愛電子遊戲,藝術家 Moebius,《怪形》、《異形》和吉卜力工作室的大多數電影是對他啓發最大的作品。2012 年,Mynki 在 DE 獲得了與一個小團隊合作的機會,爲電子遊戲《Warframe》做着藝術風格和藝術指導的工作。他能夢想出真正奇異、美妙的生物和世界,並幫助該項目取得了巨大成功。Mynki 在《Warframe》中的工作是他職業生涯的最高成就,他的創意、影響力和藝術作品至今仍能在遊戲中找到。在過去的幾年裏,Mynki以沉着冷靜的態度與癌症進行了英勇的鬥爭。

征服紀念T恤

鳥姐豪皮廢案

煥新的征服癌症鳥姐

DE曾在他們的周邊商店推出了一款征服紀念T恤,上面印有 Mynki 對 Lotus 符號的原創概念之一。DE將這件T恤的所有收益都捐贈給瑪嘉烈公主癌症基金會,爲抗擊癌症做貢獻。

2016年,Mynki曾畫過一張鳥姐豪皮的方案,而在今年的Tennocon上,DE宣佈將她抹上那象徵 征服癌症的粉色,在今年十月份的征服癌症活動中送給玩家。這是Mynki抗擊癌症的證明。

1999版本-科腐者安可中的線上時代On-lyne,以及即將於2025年末推出的《舊日和平》版本中的新戰甲 烏列爾,是Mynki最後的作品。

從黑暗地帶延續至WARFRAME舊日和平,謝謝你,Mynki,讓我們能夠參與到這場,終生難忘的派對。

謝謝你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