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盒友,好久不見(半個月沒更新了),我是寫生活與遊戲雜談的老狄。今天我不寫歐洲遊記,不講述我在維也納軍博裏的見聞,而是聊一聊騎兵在歷史策略遊戲中所扮演的角色。
問題的提出
一個多月前,我在某個遊戲社區裏看見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很多遊戲裏騎兵那麼強?”
被題目勾起了好奇心,我點進去看了帖主的問題描述。
比如說EU4裏全騎兵流是很強的;在《文明6》中小馬一波也是很強的戰術,PVP中往往也是騎兵在大放異彩;就算是騎砍戰團這種開放世界角色扮演,騎兵也是巨強無比,幾百斯瓦迪亞騎士就能橫行大陸。
但現實中雖然騎兵也很強,比如翼騎兵在維也納之圍大破奧斯曼,但大多數國家仍然是步兵作爲主力,更不要說全騎兵了(可能也只有遊牧是這樣),那是什麼造成遊戲中騎兵比現實中更受用呢?
老實說,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問題還挺有價值的,而且其描述的遊戲我也大都玩過。恰好我最近又讀完了軍事史學家阿徹瓊斯的《西方戰爭藝術》,收穫頗多,正好能排得上用場。
正是在這些機緣巧合之下,我寫下了一條長長的回答,得到了包括帖主在內的一衆玩家的認同。我想這麼好的回答,如果盒友們看不到實在是太可惜了因此把它改爲文章,與衆位分享,謹以拋磚引玉。
與我最早寫的遊戲雜談刺客信條系列一樣,先寫歷史上的騎兵,再寫遊戲裏的騎兵,最後做個小結。
參考文獻
照例先疊個甲:本人學識、能力均屬有限,觀點或許存在諸多偏頗不妥之處,歡迎各位朋友在評論區商榷。
另外文章沒有配什麼圖,說理部分比較長。因此缺乏耐心的盒友直接跳到結論部分即可。
歷史上騎兵的作用與侷限性
我寫文章時,秉持“先問是不是,再問爲什麼”的觀念。因此我們先問,歷史上的騎兵是一種很強的兵種嗎?
在討論歷史上的騎兵作爲一種兵種的強度問題時,最好先區分成輕重騎兵分別討論。這種分類方式存在一定爭議,但至少有助於我們回答題目中的問題。
翻開我最近在重的大塊頭鉅著《西方戰爭藝術》,作者關於輕步兵(無甲或者只有輕型盔甲,通常依賴弓弩、投石索等投射武器作戰)、重步兵(身披重甲,通常依靠突擊行動作戰)、輕騎兵、重騎兵四種武器系統彼此剋制關係的理論雖然有些武斷,但背後支撐的理由還是大體站得住腳的。
(老狄的吐槽:作者原著中有不少筆誤,比如高盧緊鄰着太平洋。譯者的翻譯更是糟糕,比如把“雅典的”翻譯成“雅典娜”,把神羅皇帝翻譯成教皇,還整出了“征服者威廉征服羅馬”這樣的令人哭笑不得的低級錯誤。儘管如此,這本書還是值得一看。)
比方說,他認爲輕騎兵剋制重騎兵。因爲輕騎兵機動性強,可以採取經典的hit and run戰術(打了就跑,即風箏戰術)消耗重騎兵。後者裝備較重,正常情況下追不上前者。
同理輕騎兵剋制重步兵,因爲重步兵跑的比重騎兵還慢。典型戰例就是公元前53年羅馬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殞命的卡萊戰役。這一戰中儘管羅馬士兵用了龜甲陣,但還是被帕提亞的騎射手消耗致死。
但是輕騎兵被輕步兵剋制。理由是輕騎兵不僅要開弓射箭還要駕馭馬匹,因此會分心,影響射擊精度和準確性,而輕步兵只需要射擊,不會分心。
另外輕騎兵的發射平臺——馬匹,相比輕步兵發射平臺——地面,不夠穩定,也影響射擊精度。做個海戰裏的類比,就是戰艦因爲風浪等因素,射擊平臺顛簸,炮擊時對線不過位於陸地上的岸防炮。
德國重巡布呂歇爾就是被岸防炮命中而沉沒,同理可見輕騎兵在輕步兵前的脆弱性
最後輕騎兵所騎的馬匹作爲射擊目標比較巨大,更容易被射中。
而重騎兵則剋制輕步兵。因爲輕步兵薄弱的防禦無法抗擊重騎兵的衝擊,而他們的機動性儘管強於重步兵,卻比不過重騎兵的馬匹。
但重騎兵不僅被輕騎兵剋制(理由如前所述),也被重步兵剋制。因爲重步兵一旦結成方陣(尤其是在有長矛兵的情況下),就能正面抵禦重騎兵的衝擊。儘管如此,重騎兵還是可以迂迴到方陣的側翼與後方進行襲擊,或者攻擊陣型混亂的重步兵。
以上是輕重騎兵在戰術層面的各自優劣勢。如果不區分輕重騎兵,而將它們視作一個整體,那麼騎兵相對於步兵還具有以下優勢:高機動性,無論是戰術層面(比如輕騎兵放重步兵風箏)還是戰略層面(可以執行戰略範圍的偵查、追擊、蒐集補給、襲擊對方散兵遊勇和輜重隊)。
比如騎兵不必進行長時間的部署和準備就能迅速投人戰鬥。因爲騎兵更多依靠個人武藝和勇氣而非像步兵需要以方陣進行攻擊,從行軍隊形展開爲戰隊隊形要快得多。
當然,騎兵也是具有相當大的侷限性的,比如說維持費用高(養馬要費錢,養駿馬要費更多錢,給馬配馬鞍、馬鐙和鎧甲要更多更多錢),訓練時間長(騎馬是技能需要培訓),後勤負擔重(馬要喫飼料,喝的淡水也多)。
比如說騎兵是攻擊性兵種,不擅長防禦作戰(因此中世紀的將軍有時甚至會讓重騎兵下馬變成重步兵以增加防禦強度)。
比如騎兵不能攻城(所以帕提亞擊敗克拉蘇的羅馬軍團後無力大規模入侵羅馬東方行省)。
比如騎兵作戰對地形有較高的要求,適合在平地作戰,不利於在山區和林地作戰等。
再次強調,這些基本上都是阿徹瓊斯總結的規律。我只是做個概括,並做些類比,把他那一長串論述給簡化,使之通俗易懂。
正是因爲這些無法克服的兵種固有侷限性,所以歷史上大多數國家仍然是步兵作爲主力。哪怕是以騎兵長距離機動著稱的蒙古帝國,部隊中除了騎兵外也有步兵等兵種(畢竟要攻城嘛)。
至於匈奴、帕提亞、匈人這些比蒙古更早的古典時期的遊牧是否是全騎,我手頭沒有足夠史料,不能把話說死。
遊戲裏騎兵的作用與侷限性
以上講了這麼多,無非是強調“歷史上的騎兵很強,但也有侷限性”,而且爲分析遊戲中騎兵與其他兵種的剋制關係做鋪墊,現在來討論“爲什麼遊戲裏的騎兵那麼強”。
還是先問是不是,再問爲什麼。原帖主舉了EU4、文明6和騎砍三個例子,嘗試着一個個具體分析。
EU4是大戰略遊戲,全騎流在戰略機動性和作戰中確實很強。但到了後期各國陸續解鎖高等級軍科,全騎流野戰可能不敵步騎炮多兵種協同的部隊,攻城(尤其是攻擊堡壘城市)顯然不如全炮流快。
(二度疊甲,我玩的最終版本是1.29,可能該經驗已經不適用於最新版本了。)
文明6是4X,我玩的少,姑且不提。騎砍算是rpg,騎兵確實優勢突出,比如在大地圖上騎兵佔軍隊比例越大移動速度越快,作戰時無論輕騎兵風箏還是重騎兵全軍衝鋒,都能較爲輕鬆地擊敗缺乏騎兵的敵人。
請忽視右上角的“p社遊戲”分類
但是,騎砍中的全騎流維護費也是相當高的。他們同樣不善於攻城,一旦強攻會損失大量精銳騎兵,嚴重影響攻城後的後續戰力。
我再舉兩個我玩的時間比較長的遊戲例子,首先就是全面戰爭系列。其實全戰中的騎兵強度是要分作品的,比如中世紀2裏的重騎兵的強度很高,被稱爲罐頭老爺(因爲披甲率高),能在正面衝擊中輕鬆擊潰手持叉子的農民軍。
但是在羅馬2裏,重騎兵的強度低很多(對應歷史上的羅馬軍團多用盟友提供的以輕騎兵爲主的輔助騎兵),通常不能正面衝擊步兵方陣,而要側衝和背衝。尤其是衝擊開了陣型的長矛兵方陣,其結局只能是被串成刺蝟。
爲了驗證我的說法,順手開了一局遊戲。我方全斯巴達長矛兵開方陣,對面全羅馬輔助騎兵。因爲是守城門(騎兵無法迂迴其側後只能衝正面),這一隊長矛兵在自己毫髮無損的情況下殺死了相當於己方兩到三倍人數的騎兵,很快升到了四級。
到了阿提拉里,因爲匈人等遊牧派系強度高,所以全騎流也很強。至於在拿戰中,騎兵通常也是攻擊線列步兵的側後方,因爲正面進攻會喫火力打擊。但一旦線列步兵展開爲上刺刀的空心方陣,騎兵又不能硬衝,否則又要重蹈羅馬時代的串串香了。
總之,全戰系列的騎兵戰鬥力不能一概而論,而且也和歷史上的真實騎兵一樣具有維護費高、攻城乏力、不擅長全地形作戰,不利於防守等特點(在全戰的部分作品裏騎兵甚至可以像歷史上一樣下馬作爲步兵使用)。
(老狄的題外話:如果一個全戰玩家有耐心認真讀完翻譯很差的《西方戰爭藝術》的前七章,那麼他在不看任何類型的遊戲攻略的前提下,便可以輕鬆應對中等以上難度的遊戲開局了,畢竟此時的他已經掌握了西方世界三千多年戰爭史的基本兵種剋制關係及對應戰術。)
再說另一款我最近玩的比較多的rts遊戲帝國時代3。它的遊戲時代背景與拿破崙全面戰爭相似,也是殖民時期的歐洲、美洲與亞洲。
與阿徹瓊斯老爺子在《西方戰爭藝術》裏琢磨的這套四大兵種鬥獸棋不同,由於加入了炮兵(還區分普通炮兵和長管炮),並把重步兵區分成了近戰步兵和火槍步兵(兼具輕步兵和重步兵的特色),近戰帝國時代3裏的兵種剋制關係要更加複雜。
圖片來源帝國3攻略類博主藝術家託總,但他也是找的網圖
帝國時代3裏的騎兵(不算僱傭兵裏的馬穆魯克和美國的卡賓槍騎兵這種數值怪與機制怪,只說通用騎兵)說強是很強,切對面炮兵,迅速支援友軍,偵察,偷襲農民,追逃都很有用。
說弱也很弱,一旦接近不了炮兵和輕步兵,很容易被集火射死。而他們近戰又很容易被長矛兵和切刺刀近戰的火槍兵扎倒。因此從平衡性的角度看,帝國3的騎兵並非特別強力的兵種。
總結
最後做個小結吧。首先,歷史上的騎兵很強,但是也有很多侷限性。但是遊戲裏的戰鬥是簡化了的情形,比如騎兵的建造成本與維護費與現實中的騎兵相關成本(養馬費用+馬鞍、馬鐙、盔甲費用+飼料的收集、儲存與運輸+騎手培訓費)遠不匹配,像地形與後勤條件對騎兵的限制也很難做出來,所以遊戲中騎兵顯得比現實中更強(更別提戰地1裏的超人騎兵了)。
什麼,在想我的事?
阿徹瓊斯還提到一點,騎兵是兩個腦袋(人和馬各一個),騎手並不能完全駕馭騎兵(比如戰馬會因爲畏懼長矛、刺刀等銳利武器或畏懼象兵而拒絕衝鋒,一因而不受控制),但遊戲裏騎兵只有一個腦袋,馬與騎手都無條件服從玩家的指揮,哪怕是去送死。
其次,遊戲中的騎兵雖強,但並非沒有剋制之道。原帖主舉的例子裏EU4和騎砍裏的騎兵都不擅長攻城(騎砍裏的騎兵也不擅長防禦戰),而我舉的全面戰爭和帝國時代3的例子裏騎兵總有相應的剋星兵種。
最後,歷史上也好,遊戲中也好,沒有一種軍兵種、武器系統或者發射平臺是毫無破綻的。多兵種協同不僅是現代戰術的根基,更是各類歷史策略類遊戲中制定戰術的基礎與關鍵破敵之道。
既然小結裏提到了戰地,那麼下一期還是結合維也納軍博聊一聊真實歷史中的“戰地奇兵”。
寫這類題材的雜談要讀很多文獻,還要下回很多已經卸載的遊記,創作不易,覺得本文寫得好,能增長知識,對你們打遊戲有幫助,或者有助於你們聊天吹水的朋友還請一鍵三連,點個關注,下次更新不迷路。
往期推薦:驅逐艦“四大金剛”線下打卡攻略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